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9)
2023(2383)
2022(2056)
2021(1810)
2020(1617)
2019(3562)
2018(3593)
2017(7841)
2016(4156)
2015(4679)
2014(4724)
2013(4924)
2012(4870)
2011(4367)
2010(4481)
2009(3975)
2008(4008)
2007(3715)
2006(3246)
2005(3080)
作者
(12869)
(10781)
(10586)
(10169)
(6817)
(4974)
(4938)
(4218)
(4085)
(3896)
(3681)
(3677)
(3539)
(3457)
(3371)
(3364)
(3245)
(3109)
(3082)
(3040)
(2768)
(2698)
(2614)
(2402)
(2384)
(2357)
(2331)
(2324)
(2206)
(2206)
学科
(23018)
经济(23001)
(10817)
管理(8845)
(8343)
企业(8343)
产业(7818)
方法(7786)
数学(6478)
地方(6427)
数学方法(6426)
业经(5941)
(5434)
结构(5005)
技术(4426)
(4345)
地方经济(4254)
中国(4156)
(3925)
贸易(3925)
(3799)
农业(3670)
产业结构(3669)
(3404)
(3096)
(3086)
金融(3086)
(3085)
(2898)
环境(2801)
机构
学院(64205)
大学(64081)
(30280)
经济(29743)
管理(24365)
研究(23878)
理学(20899)
理学院(20673)
管理学(20429)
管理学院(20319)
中国(16989)
(14348)
科学(14275)
(12569)
(11859)
研究所(11444)
(11355)
中心(10435)
业大(9928)
(9764)
财经(9568)
经济学(9563)
北京(9230)
农业(9186)
经济学院(8755)
(8569)
(8557)
(8104)
师范(8009)
(7879)
基金
项目(42823)
科学(33584)
研究(31394)
基金(30311)
(26527)
国家(26348)
科学基金(22087)
社会(20286)
社会科(19424)
社会科学(19420)
(17151)
基金项目(16023)
(14325)
自然(13493)
自然科(13141)
自然科学(13139)
自然科学基金(12901)
教育(12878)
资助(12424)
编号(12312)
(11275)
重点(9800)
发展(9463)
(9437)
成果(9432)
(9430)
(9340)
创新(8862)
课题(8647)
产业(8584)
期刊
(33724)
经济(33724)
研究(18570)
中国(11658)
(10320)
管理(9104)
科学(9072)
学报(9029)
(7872)
农业(7585)
大学(6412)
学学(6018)
业经(6001)
经济研究(5375)
技术(5255)
(5183)
金融(5183)
问题(5065)
(4548)
财经(4452)
(4143)
(4043)
国际(4041)
教育(4018)
世界(3933)
技术经济(3633)
资源(3619)
科技(3459)
商业(3452)
现代(3329)
共检索到96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为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发达国家实施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财税支持偏重产品消费环节,创造宽松金融和创新环境,组织协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借鉴这些经验,我国应放松产业准入管制,强化产品认证制度;弱化"事前"选择性财税支持,健全事后竞争性激励机制;完善支持创新的金融环境,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减少对竞争性技术研发的干预,加强基础和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破解技术创新瓶颈制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晶  李施雨  
新能源汽车产业兼具战略型和新兴型双重特点,在其培育和发展阶段,亟需政府的税收政策支持。我国现行新能源汽车产业税收政策存在优惠总量不足且方式单一等缺陷,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税收支持经验,对现行税收制度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安排,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历时约100年的日本汽车工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日本汽车制造业长期雄踞世界。日本汽车产业的成长具有各产业的协调发展、要素市场发达、产业聚集、劳动生产率高、国内市场大等特点。日本政府选择了贸易保护政策、较积极的财政政策、现代公司制度、现代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日本汽车产业成长的特点和制度选择对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福中  周晓娜  
本文以全球化特征显著及产业关联度较强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考察不同FTA模式对中日韩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日本加入中韩及东盟的FTA之后,将提高3国整体福利水平;伴随着GDP的大幅增长,日本将出现贸易收支赤字;加入中韩FTA后,日本汽车及大部分相关产业部门将会面临巨大挑战,而韩国的汽车产业将会从中获益;中国的汽车产业所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但与之相关的行业部门可能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对于培育该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晓华  秦川  
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影响着上下游企业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流动,对于协调与处理产业链上的纵向关系,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对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考察,以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产业为例比较分析了三种共生关系的特征,讨论了不同共生关系下的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即科层式治理适用于寄生共生关系,领导-市场型治理符合偏利共生关系,模块-关系型治理则有利于互惠共生关系。进而,根据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的选择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春霞  王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劲  
日本、韩国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在"贸易立国"战略的指导下,通过不断改变和提升要素禀赋,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福利增长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比较优势部门呈现交替转换的动态演变。日韩经济奇迹的发生,也因为没有停留在静态比较优势的低技术部门上,而是选择了具有未来动态比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志军  
利用外资和国家产业安全———美、日、韩、墨四国的政策及借鉴国家计委政研室综合处(童志军执笔)引进外资有助于弥补本国资金缺口,促进技术、管理各方面的进步,从而有利于发展本国经济。因此,世界各国大都积极吸引国外资本的流入。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利用外资也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武   宋晓晴  
本文基于中、美、日、韩近30年在锂电池汽车领域的专利数据,选取20个关键指标构建“技术-经济-法律”三维分析模型,并划分出关键核心专利,在此基础上应用景气综合指数法计算四国在锂电池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指数,并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日、韩在锂电池汽车领域的总体发展布局已基本到达顶峰,且于近两年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美国获得竞争优势时间最早且指数发展趋势最为稳定,连续多年稳居第一;中国获得竞争优势时间最晚,但指数发展速度最快,截至2021年末,中国总体竞争优势指数与美国持平,远超日、韩两国。分维度来看,中、美分别于经济、技术维度具有绝对竞争优势;韩国在经济、法律维度发展较为稳定,但技术维度影响整体,导致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日本在各维度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仅在技术维度下降幅度较小。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发展带动整体,已基本实现锂电池汽车产业的技术赶超,技术维度的发展是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应在保持现有锂电池汽车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注重相关技术轨道的跨越与变迁,以获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远鹏  
韩国、中国大陆在发展汽车产业上起步时间基本相同,产业政策看上去大体相似,而今,一个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和大国,一个成为世界汽车大国却不是强国。这和两国汽车政策的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待外资、自主开发及发展家用汽车上两国的产业政策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以得到如下启示:①单靠高度、长时间的保护无法取得汽车产业的持续进步;②鼓励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开发是汽车产业政策的根本;③产业政策应该具体化和出台相关配套的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东哲  
面向21世纪的韩国汽车产业李东哲汽车制造是韩国主导产业之一。面向周世纪,韩国为发展自己的主导性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汽车制造业新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着眼大发展提出新目标据预测,面向21世纪,韩国的汽车产业将以12.7%的速度增长,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峻峰  
外资并购一方面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在外资并购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对外资并购我国汽车产业所涉及的汽车产业的股权控制、品牌控制及技术控制等问题进行分析,从产业安全和经济主权的高度出发,对汽车产业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汽车产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与汽车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相适应,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与跨国汽车企业的互动作用中,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得到发挥,使我国汽车产业在自立型的发展道路上,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恩娇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地缘位置相近和相同的儒家文化的中韩两国,2002年开始讨论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2012年5月2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朴泰镐在北京举行中韩经贸部长会议,宣布正式启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从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并且汽车产业作为代表一个国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马涛  
当前的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演变为一个复杂的、具有多层级供应商并高度依赖外包的生产贸易体系。发达国家的贴牌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几乎控制了汽车产业的所有价值链创新活动,以此创造更多知识资本。发展中国家也需要不断提升高端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份额,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汽车产业要实现快速升级,就要与国际领头汽车企业紧密合作,通过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提升其产品、工艺流程、功能和价值链所包含的要素质量。中国的汽车产业应该构建全方位的国内外价值链体系,依靠加大研发投入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向国内增加值含量更高、技术更复杂的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环节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