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9)
- 2023(9747)
- 2022(8073)
- 2021(7786)
- 2020(6214)
- 2019(14317)
- 2018(13666)
- 2017(26058)
- 2016(14211)
- 2015(15856)
- 2014(15599)
- 2013(15679)
- 2012(15020)
- 2011(13759)
- 2010(13896)
- 2009(12958)
- 2008(12684)
- 2007(11193)
- 2006(10120)
- 2005(9339)
- 学科
- 济(64291)
- 经济(64224)
- 管理(37499)
- 业(36502)
- 企(27780)
- 企业(27780)
- 方法(23325)
- 中国(21329)
- 数学(20908)
- 数学方法(20680)
- 农(19925)
- 财(14985)
- 业经(14936)
- 贸(14905)
- 贸易(14896)
- 易(14619)
- 地方(13849)
- 农业(13101)
- 制(13039)
- 策(11250)
- 产业(10964)
- 银(10899)
- 银行(10874)
- 行(10604)
- 融(10503)
- 金融(10503)
- 发(9607)
- 环境(9403)
- 学(9225)
- 技术(9049)
- 机构
- 大学(200551)
- 学院(200111)
- 济(97830)
- 经济(96085)
- 研究(77976)
- 管理(75474)
- 理学(63689)
- 理学院(62947)
- 管理学(62280)
- 管理学院(61881)
- 中国(61175)
- 财(44443)
- 京(43312)
- 科学(41185)
- 所(38426)
- 中心(34476)
- 研究所(34446)
- 财经(34195)
- 经济学(31637)
- 经(31346)
- 江(29824)
- 农(29651)
- 北京(28578)
- 经济学院(28477)
- 院(28371)
- 范(26618)
- 师范(26472)
- 财经大学(25314)
- 业大(24279)
- 州(23299)
- 基金
- 项目(127248)
- 科学(101992)
- 研究(98423)
- 基金(94072)
- 家(81215)
- 国家(80606)
- 科学基金(68526)
- 社会(65501)
- 社会科(62375)
- 社会科学(62364)
- 基金项目(47644)
- 省(46099)
- 教育(43927)
- 自然(40404)
- 划(40323)
- 资助(39560)
- 自然科(39445)
- 自然科学(39429)
- 自然科学基金(38780)
- 编号(38491)
- 成果(32639)
- 部(30495)
- 发(30079)
- 重点(28905)
- 国家社会(28337)
- 课题(27758)
- 中国(27139)
- 创(26508)
- 教育部(26484)
- 发展(25557)
共检索到321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甘旭峰
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需萎缩和内需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长期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日韩两国产业政策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 韩国 产业政策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钱雪松 康瑾 唐英伦 曹夏平
近年来,如何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一冲击导致实验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而且与选择性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直接干预手段发挥作用的经济直觉一致。基于地区和所有制视角的分组检验显示:(1)与政府干预程度较弱地区相比,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相对更大;(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产业政策冲击导致实验组企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敏感程度下降,而且该效应对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及国有企业而言更为显著。这揭示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通过资本配置效率渠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施加了影响。本文不仅识别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厘清产业政策导致实际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而且对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怡安 肖敏 李贵平
近年来,如何有效提升企业创新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焦点。本文以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为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且产业政策冲击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呈逐渐增强趋势。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对非高科技行业企业的创新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产业政策通过税收、政府补贴和市场竞争3种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卫宏 郭寿良
本文基于2009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构造准自然实验,根据十大战略产业中每个产业与其所涉及的高校一级学科进行匹配,结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识别该学科具有A级的高校从而构建处理组,采取双重差分模型对重点产业政策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检验与分析。本文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向影响同时也呈现出高校间和地区性差异。重点产业政策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在“211高校”和其他高校中更为明显,更多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高校,而对“985高校”以及中部地区高校则没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雷根强 孙红莉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2006~2011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利用双重差分(DID)方法考察了我国于2009年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及其具体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税收优惠是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以上研究结论对于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技术创新 税收优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甘旭峰 一诺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9月,文化部颁布《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文化产业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内容。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在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后,继而成为世界第二文化产业强国。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给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以下启示:在制度建设上以法律的形式做保证;在时间上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措施上要充分利用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在组织体系上坚持"产、官、学、研"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日本 文化产业 发展经验 振兴规划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虽然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扩大内需的政策,但实现2009年"保8"的目标仍是困难重重。在此情况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火线出炉,以降低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收入为目标。短期来看,这些规划将有利于解决这些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长远来看,又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来军 陈衍泰 刘畅 罗雨泽
为了更好地探讨我国十大规划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构建数理模型和计量模型,利用产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出口绝对数量对产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而出口比重起负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显示正作用大于负作用;就业与投资均出现转向信号,某些产业和领域的就业边际增加和投资边际增加会伤害增长与效率;装备制造业、纺织产业和船舶产业的人力资本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余产业的情况均不好;在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汽车产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产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能力,而另外四个产业能力不足;钢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石化产业对国外研发溢出的吸收较好,另外...
关键词:
产业 就业 投资 转向信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鹏 刘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在回溯日本和韩国的乡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乡村发展经验与教训,并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从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和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关键词:
日韩 乡村振兴 借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文玺
通过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日韩两国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呈现出"三二一"型结构。虽然不同时期两国产业政策也存在许多问题,但合理化、高级化的总体发展趋向使其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典范。中国目前仍属于"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滞后于日韩两国。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应借鉴日韩经验,制定正确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利用关税政策,重视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推动科技进步,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中国 日本 韩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仁安
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环境的长远发展,要求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和科技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区域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英国和美国农村区域规划的成功经验。研究发现,英美农村区域规划有法律体系健全、支持力度较大、土地使用原则先进以及重视居民参与性等特征。最后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中国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区域规划 农村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昭沄 江金启 孙学涛
韩国新村运动对韩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韩国在快速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的局面,对中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韩国新村运动发起的背景出发,系统梳理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演进,探讨其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开展系列新村教育、完善新村组织结构、完善法律保障、开发区域特产品及观光农业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依据韩国新村运动的重要经验,中国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构建健全的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特色农业园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的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从注重建设共同农业市场、推进农业现代化到广泛关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就业和生活、资源环境保护等多元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过程。目前,欧盟正着力创新竞争导向的多元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构建魅力导向的农村社区发展政策,增强创新导向的农村组织培育政策,完善兼容导向的自然环境保护政策。欧盟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主要体现为:注重建立城乡平等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框定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自下而上激发各方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增强不同政策之间的互补性,增强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策略性,简化冗余政策、废止过时政策来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关键词:
欧盟 农业农村政策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燕晓春
1982年,韩国引入中期财政规划及配套预算改革,通过严肃财政纪律、改进财政资金配置机制,不仅成功解决了赤字扩大、债务高企等问题,同时优化了支出结构,助推了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是韩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制度因素之一。但由于早期韩国中期财政规划仅作为经济企划院内部的指导性文件,并不向国会报告,因此约束力不够,在2004年引入中期预算时进行了完善,增强了约束力。作为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韩国与我国在经济治理方面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江飞涛 王宏伟
2009年年初,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汽车等十个产业实施调整与振兴规划。调整振兴规划是短期应对危机措施(保增长)和中长期产业发展政策(调结构)的结合,其中,"调结构"政策是原有产业政策的延续,具有直接干预市场、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机制和限制竞争的管制性特征,是典型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从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效果来看:1、振兴规划在保增长、扩内需方面作用显著。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保增长的政策应转向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衡健康发展方面来。2、振兴计划在调结构上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过于依赖行政手段,政策存在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并由此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