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7)
- 2023(9362)
- 2022(8017)
- 2021(7585)
- 2020(6605)
- 2019(15584)
- 2018(15281)
- 2017(29565)
- 2016(15782)
- 2015(18501)
- 2014(18645)
- 2013(18914)
- 2012(17820)
- 2011(16363)
- 2010(16378)
- 2009(15380)
- 2008(15604)
- 2007(14011)
- 2006(12082)
- 2005(10977)
- 学科
- 济(75984)
- 经济(75922)
- 业(49029)
- 管理(47591)
- 企(38819)
- 企业(38819)
- 方法(37927)
- 数学(33771)
- 数学方法(33568)
- 农(21908)
- 中国(21160)
- 贸(18796)
- 贸易(18791)
- 易(18382)
- 财(16884)
- 技术(15128)
- 学(14388)
- 业经(14250)
- 制(13432)
- 农业(12993)
- 地方(11847)
- 银(11330)
- 银行(11299)
- 和(11036)
- 行(10835)
- 融(10494)
- 金融(10492)
- 环境(10426)
- 出(10015)
- 务(9856)
- 机构
- 大学(246018)
- 学院(243430)
- 济(111939)
- 经济(109987)
- 管理(94302)
- 研究(87045)
- 理学(81490)
- 理学院(80568)
- 管理学(79404)
- 管理学院(78946)
- 中国(66572)
- 京(52418)
- 科学(51546)
- 财(47090)
- 所(44997)
- 农(42339)
- 研究所(41099)
- 中心(39053)
- 财经(38473)
- 业大(35967)
- 经济学(35869)
- 经(35148)
- 江(34753)
- 北京(33735)
- 农业(33641)
- 经济学院(32546)
- 范(30505)
- 院(30485)
- 师范(30231)
- 财经大学(28526)
- 基金
- 项目(159118)
- 科学(125643)
- 基金(117959)
- 研究(114817)
- 家(103388)
- 国家(102631)
- 科学基金(86939)
- 社会(74853)
- 社会科(71148)
- 社会科学(71126)
- 基金项目(61836)
- 省(59181)
- 自然(55355)
- 自然科(54140)
- 自然科学(54122)
- 自然科学基金(53221)
- 教育(52502)
- 划(50788)
- 资助(49452)
- 编号(44652)
- 部(37343)
- 重点(36105)
- 成果(36103)
- 发(34484)
- 创(33360)
- 教育部(31985)
- 国家社会(31954)
- 创新(31387)
- 中国(30992)
- 课题(30759)
- 期刊
- 济(117879)
- 经济(117879)
- 研究(71591)
- 中国(45818)
- 学报(38098)
- 农(37977)
- 科学(36415)
- 财(35804)
- 管理(33456)
- 大学(28514)
- 学学(26908)
- 农业(26248)
- 技术(22807)
- 教育(21236)
- 经济研究(20369)
- 融(20324)
- 金融(20324)
- 财经(19742)
- 业经(17809)
- 经(17069)
- 问题(16337)
- 贸(16244)
- 业(15522)
- 技术经济(14961)
- 世界(14185)
- 国际(14070)
- 统计(12410)
- 科技(11381)
- 理论(11339)
- 商业(11334)
共检索到358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岩
利用产品相似性指数、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日美高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日美两国高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程度较低;日本该类产品的竞争力强于美国。其原因在于中日经贸关系更为紧密以及美国对华出口高技术产品的限制。这为中国发展高技术产品提供了机遇:企业通过走产品差异化路线来避开日美的竞争,并以某些产品为突破口建立起竞争优势;而政府也要进行适度的保护和补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储昭昉
自1999年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已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动力。但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自主创新少,本土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小等。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基于1991~2008年的数据,首先利用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实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状,然后基于"钻石模型"着重探索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给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 竞争力 钻石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江兵,夏晖,刘洪
建立了高技术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 28个国家分析计算了近年来的竞争力情况,结果表明我国仍较落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分析得出影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就这些因素初步分析了我国存在的差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灼亮,赵兰香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在资源转化和市场化两个维度上的竞争实力及其演进态势。通过分析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资源转化能力仍然较弱,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增长,增加值率和利税率呈振荡下滑态势;市场化能力优势明显,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贸易竞争力和显示性比较优势不断提高,新产品竞争力振荡上升,部分产品质量与档次有所提升,绝大部分产品低价格竞争力仍得到维持。中国未来应推动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转化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莉 谢皓
基于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转移份额分析法,对中国与主要竞争对手在美国高技术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表现与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在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市场上主要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竞争;总体上,中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核心技术缺失、出口结构不均衡等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 出口相似度 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桂春 佟春杰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系统,本文设计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四个梯队进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进而得出重要结论,为了解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实际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区域竞争力 评价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阳 程惠芳 李凯
文章采用2002—2012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全国及三大经济区域的高技术产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人力资本和创新如何影响出口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出口竞争力较低时,全国的人力资本要素和创新要素、东西部地区创新要素中的专利、中部地区人力资本要素中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出口竞争力有着显著影响。出口竞争力较高时,全国人力资本要素中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东部地区人力资本要素中的每十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和创新要素中的R&D投入,中部地区的创新要素、西部地区人力资本要素中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创新要素中的R&D投入对出口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显著。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高技术产品 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莉 谢皓
本文以中国和墨西哥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规模、速度、出口相似度等方面对两国对美高技术产品贸易进行了比较,进而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将两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大于墨西哥,但差距在缩小。文章最后就如何提升中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光瑞
本文首先利用Ellison和Glaeser构造的衡量产业集聚度的指数测算了2000-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的集聚指数,并选取体现高技术产业的产出、获利、创新、出口等各方面能力共计8项指标测算了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随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产业集聚指数、R&D人员、资本存量、科技经费中政府资金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全文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旺春 吴福象 刘琦
基于技术进步及战略性贸易理论,构建了R&D补贴对应用互动型高技术行业和科技创新型高技术行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的理论模型,解析了研发补贴对两类高技术行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利用1998—2013年高技术行业的分组数据,对研发补贴提升高技术行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差异化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R&D补贴对高技术行业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应用互动型高技术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相反,对科技创新型高技术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则比较微弱。为此,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要从根本上提升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政府可选择差异化的高技术产业R&D补贴方式,优先补贴应用互动型高技术行业,避开科技创新型高技术行业这一敏感领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东林 杜永飞 夏碧芸
高技术服务业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高技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主要影响因子,并测算出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高技术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区域高技术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内各省市高技术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也参差不齐,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均存在不合理之处。
关键词:
三大区域 高技术服务业 因子分析 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红安 刘丽娟
在分类并量化影响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竞争力两大类因素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贡献最大,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开发区增加值这三个因素为主导因素。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竞争力 灰色关联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成林,陈伟忠
高技术风险企业竞争策略的系统分析李成林,陈伟忠西安交通大学当今社会,高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多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高技术企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其重要地位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由于高技术企业所从事的是一种具有开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寿鹏
一、技术进步支撑着日本的战后经济日本是一个面积仅37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不多、而人口却有1.2亿的国家。在这块面积居世界第50位的狭小国土上,要承受居世界第7位的人口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客观环境迫使他们别无选择地通过技术引进、并通过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取得技术进步,以加速实现其发展。日本在50年代东西方对峙中获得了特别的发展。加上近30年来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日本利用西方技术实施了工农业的改造,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了技术进步。196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只占世界的3%,目前已上升到10%。早在1980年日本的GNP已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从战后的50年代到80年代,引进技术从每年的200多项增加到2000多项,总共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牛卫平 庄丽娟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通过划分指标层、子系统层、分系统层、目标层四个层次,对广东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测度,以发现广东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集聚点,并寻求保持和增强广东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因素。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业国际竞争力 广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