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3)
- 2023(15678)
- 2022(13182)
- 2021(12079)
- 2020(10178)
- 2019(23225)
- 2018(22843)
- 2017(43427)
- 2016(23010)
- 2015(25840)
- 2014(25842)
- 2013(25252)
- 2012(23282)
- 2011(21158)
- 2010(21417)
- 2009(20107)
- 2008(18658)
- 2007(16240)
- 2006(14698)
- 2005(13350)
- 学科
- 济(113033)
- 经济(112919)
- 管理(65005)
- 业(60517)
- 企(51785)
- 企业(51785)
- 方法(42757)
- 数学(36847)
- 数学方法(36401)
- 中国(31674)
- 融(28773)
- 金融(28771)
- 地方(26735)
- 财(26597)
- 银(26395)
- 银行(26359)
- 行(25455)
- 业经(24805)
- 农(24712)
- 制(23302)
- 学(20826)
- 理论(17904)
- 体(16880)
- 农业(16761)
- 务(16210)
- 财务(16156)
- 财务管理(16108)
- 贸(15959)
- 贸易(15944)
- 地方经济(15697)
- 机构
- 学院(324573)
- 大学(323441)
- 济(144685)
- 经济(141845)
- 管理(120748)
- 研究(112107)
- 理学(102853)
- 理学院(101793)
- 管理学(100036)
- 管理学院(99437)
- 中国(90633)
- 财(67921)
- 京(67212)
- 科学(64482)
- 所(55804)
- 财经(53104)
- 中心(52617)
- 农(50166)
- 研究所(50033)
- 江(49879)
- 经(48135)
- 经济学(46588)
- 业大(44385)
- 北京(42451)
- 经济学院(41632)
- 范(40930)
- 院(40658)
- 师范(40464)
- 州(39762)
- 财经大学(39465)
- 基金
- 项目(210232)
- 科学(165465)
- 研究(155705)
- 基金(152266)
- 家(132149)
- 国家(131027)
- 科学基金(112571)
- 社会(100519)
- 社会科(95444)
- 社会科学(95422)
- 省(82870)
- 基金项目(79283)
- 教育(71579)
- 自然(70565)
- 自然科(68892)
- 自然科学(68873)
- 划(68464)
- 自然科学基金(67661)
- 资助(63005)
- 编号(62212)
- 成果(50549)
- 重点(48117)
- 发(47302)
- 部(46551)
- 创(44511)
- 课题(43795)
- 国家社会(42218)
- 创新(41672)
- 教育部(40576)
- 科研(39959)
- 期刊
- 济(166676)
- 经济(166676)
- 研究(103209)
- 中国(67137)
- 财(54440)
- 管理(48396)
- 学报(47724)
- 农(45288)
- 科学(44125)
- 融(43738)
- 金融(43738)
- 大学(37598)
- 学学(35501)
- 教育(35198)
- 技术(30671)
- 农业(29590)
- 财经(28058)
- 经济研究(27516)
- 业经(25004)
- 经(24435)
- 问题(21146)
- 技术经济(17065)
- 贸(16277)
- 统计(15725)
- 理论(15616)
- 业(15116)
- 世界(14702)
- 国际(14685)
- 商业(14473)
- 现代(14369)
共检索到505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堃
本文通过对日美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认为日本与美国的金融危机有着共同的特征,两国的金融危机均是在实体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趋势时爆发的,实体经济的衰退与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因果关系。而实体经济衰退又是由主导技术(体系)进入衰退期而新技术创新不足所引起。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IT产业革命之后缺乏新的技术创新,致使其实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资金流向股市、房市等虚拟经济,诱发金融危机。汇率战无助于美国经济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新技术创新,在实体经济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周期 创新 产业革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丽娟
文章在对美国经济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尝试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认为信用制度缺失、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业资产配置不当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文章探讨了金融危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并最终引发经济衰退的原因,认为无赖经济模式、美联储措施不力和全球化下的危机传导机制等因素使得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演变为经济衰退并进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对于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国内仍存在诸多担忧,文章在分析了美国政府面临的解救困境后,提出美国应当"反思"的经济体系、经济增长方式和无极时代的国际新秩序等问题,但认为美国资本主义并未终结,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仍将是美国一以贯之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衰退 美国资本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俊妍 陈漓高
50年一个循环的长周期本质上可以说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周期。这样的周期分为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在周期的繁荣阶段,创新占主导地位;在周期的衰退阶段,成本竞争成为主要特征。本文从长周期的发展角度说明了不同国家的创新活动及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并分别以美国二战至今的经济波动和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变化,尤其是此次经济衰退以及东南亚国家曾创造的经济奇迹和1997年金融危机为例,说明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在长周期中的不同表现。最后指出,要避免经济衰退的发生,无论是先进国家还是后进国家,都应注重技术创新。先进国家的技术创新具有先导性的意义,后进国家的技术创新具有赶超意义。对我国在任何时候都应注重技术创新,以便能够充分抓...
关键词:
长周期 创新 成本竞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民 王家强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次危机也给世人带来了一次重新审视过去的经济与金融理论、重新审视各国的发展方式、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和行为模式的机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阿维纳什·佩尔绍德 王璞 王辰
金融危机的背后似乎总隐含着房地产泡沫崩溃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问题的根源在于监管规则的不合理导致了金融机构间流动性风险承担上的错配,如今被牵涉其中的已远非一个抵押贷款市场这么简单,不同流动性资产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配置平衡亦已受到了影响。系统性改革的最佳时机已然错过,适度调整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建议金融机构应在维持合意长期稳定融资比率的基础上对长期资产的定义做出同步调整,在计算资产的风险加权值时应对负债期限因素加以考量。调整将有助于激励寿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推出自动调整抵押贷款产品,鼓励银行减持非流动性资产,或降低对短期资金的依赖,从而起到维持金融系统安全与稳定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维纳什·珀森德 程覃思
房地产市场是全世界银行业危机的一大中心。伴随这些银行业危机的,通常是比普通经济衰退更为严重和持久的衰退。持续攀升的高房价和不断增长的失业率是导致社会不平等的一个主要来源。更多的资本可以使银行在面对经济周期变动时更加安全,但这并不能完全切断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间的关系。资本结构良好的银行不会一直等待着资本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飞
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全年2.2%的经济增长创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不利的外部环境给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2016年拉美地区经济衰退幅度进一步扩大,地区分化加深。受制于经济衰退,拉美货币持续贬值,通货膨胀加剧;虽然金融市场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潜在风险依然较大。此外,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以及特朗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国平 王飞
自国际金融危机开始,拉美国家一直致力于刺激国内需求,尤其是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但是,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以及拉美国家经济结构性问题难以缓解,导致拉美各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不断被侵蚀,金融风险日益凸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飞
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全年2.2%的经济增长创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不利的外部环境给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2016年拉美地区经济衰退幅度进一步扩大,地区分化加深。受制于经济衰退,拉美货币持续贬值,通货膨胀加剧;虽然金融市场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潜在风险依然较大。此外,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以及特朗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礼辉
2008年,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洛华 田立
作为经济周期的一种自然现象,经济衰退是任何一个经济体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造成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总需求的不足所造成的总供给的减少,因此,扩大需求刺激经济是缩短衰退期实现经济复苏的政策选择。现代金融学理论则认为,经济衰退的本质是产出效率的下降,扩大需求增加投入并不能改善经济发展现状,也无法缩短衰退周期,正确的政策选择应该是激励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关键词:
刺激需求 经济效率 财政手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春航 王清容
本文对房地产周期与收益率曲线反转对经济衰退的预测两个变量的联合预测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周期和收益率曲线反转的联合预测力远大于单变量预测力。将本文实证结果应用于2006年以来经济数据的分析表明,从预测角度看美国经济将在2007-2008年间进入衰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洪飞 姜诚
文章以1990年以来的近200次货币危机为样本,对货币危机后的经济衰退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危机前的经常账户状况、外债余额占GDP比例、国际流动性指标等经济变量以及危机后的汇率制度都不会显著影响到危机后的经济衰退。另外,危机后的经济衰退与危机国政府在危机中是否抛售外汇储备、是否采取汇率贬值都没有明显关系。但是经济分析的结果表明,危机前的失业率和汇率制度以及危机中是否提高利率等因素对危机后的经济衰退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货币危机 经济衰退 外汇市场压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亮亮 苗永旺
文章基于经济学文献的理论与经验分析,回答了主要经济指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是否存在规律性波动这一命题。为回答这一命题,文章从文献评述的视角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后资产价格的波动趋势、GDP的波动趋势和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例的波动趋势进行了考察。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从上述三个角度来看,主要经济指标的波动趋势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存在规律性和相似性。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指标 规律性波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纵观人类的经济史,金融危机必然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剧烈波动甚至是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传统的周期理论却无法解释金融市场变化如何能够大幅度改变真实经济变量。伯南克等提出的"金融加速器"理论为理解金融市场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本文在对金融加速器理论的思想源头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资产价格泡沫与产出波动、经济周期的非线性、非对称性特征以及信贷的超常增长与金融不稳定性的关系等现实问题基于金融加速器的视角进行了透视。随着现代经济表现出愈来愈明显的金融经济周期特征,有必要高度关注金融加速器效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