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5)
- 2023(10950)
- 2022(9766)
- 2021(9406)
- 2020(7764)
- 2019(18097)
- 2018(18079)
- 2017(35894)
- 2016(19611)
- 2015(21991)
- 2014(22132)
- 2013(21820)
- 2012(20190)
- 2011(18261)
- 2010(18213)
- 2009(16493)
- 2008(15966)
- 2007(13784)
- 2006(12195)
- 2005(10630)
- 学科
- 济(74431)
- 经济(74351)
- 管理(56699)
- 业(53418)
- 企(44641)
- 企业(44641)
- 方法(35310)
- 数学(30762)
- 数学方法(30368)
- 农(20745)
- 财(19519)
- 中国(18990)
- 业经(16473)
- 学(16117)
- 地方(15275)
- 贸(15138)
- 贸易(15133)
- 易(14743)
- 农业(13535)
- 制(13513)
- 理论(13154)
- 策(12596)
- 务(12345)
- 财务(12282)
- 财务管理(12262)
- 和(12221)
- 技术(11793)
- 环境(11704)
- 企业财务(11603)
- 银(11590)
- 机构
- 大学(273464)
- 学院(272777)
- 管理(111972)
- 济(108005)
- 经济(105484)
- 理学(96867)
- 理学院(95855)
- 管理学(94291)
- 管理学院(93815)
- 研究(90639)
- 中国(67986)
- 京(58166)
- 科学(55986)
- 财(50078)
- 所(45287)
- 农(41357)
- 研究所(41218)
- 中心(40961)
- 业大(40520)
- 财经(39950)
- 江(39313)
- 北京(37137)
- 经(36335)
- 范(36021)
- 师范(35763)
- 院(33326)
- 州(32240)
- 农业(32202)
- 经济学(31072)
- 财经大学(29711)
- 基金
- 项目(187251)
- 科学(146764)
- 研究(139076)
- 基金(135045)
- 家(116865)
- 国家(115870)
- 科学基金(99475)
- 社会(85195)
- 社会科(80659)
- 社会科学(80640)
- 省(72550)
- 基金项目(71896)
- 自然(65462)
- 自然科(63879)
- 自然科学(63866)
- 教育(63659)
- 自然科学基金(62711)
- 划(61396)
- 编号(58027)
- 资助(56435)
- 成果(47647)
- 部(41318)
- 重点(41277)
- 课题(39740)
- 发(39501)
- 创(38593)
- 项目编号(35895)
- 创新(35866)
- 科研(35673)
- 教育部(35476)
- 期刊
- 济(117422)
- 经济(117422)
- 研究(82790)
- 中国(48165)
- 学报(40718)
- 管理(40434)
- 科学(38494)
- 农(37218)
- 财(36160)
- 教育(31363)
- 大学(31059)
- 学学(29124)
- 融(27041)
- 金融(27041)
- 农业(26077)
- 技术(23390)
- 业经(19511)
- 财经(18647)
- 经济研究(18405)
- 经(15743)
- 图书(15199)
- 问题(15074)
- 理论(14657)
- 实践(13646)
- 践(13646)
- 科技(13377)
- 技术经济(13032)
- 现代(12780)
- 业(12674)
- 贸(12028)
共检索到397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支南 葛阳琴
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以日本银行为典型的"定量宽松"政策和以美联储为典型的"信贷宽松"政策在操作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的量化宽松政策,其目标指向不同,应根据经济运行的具体状况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我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应建立在对经济基本面的科学判断基础上,考虑金融体系和市场结构的特殊性,合理借鉴其他国家实践中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目标明确、操作审慎、可预期性强,并且前瞻性地考虑政策的退出方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金梅
日本是最早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强国,比较日美两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理解美国当前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鉴于此,本文在分别介绍日本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背景、具体操作和政策效果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与日本相比,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关注货币供应量,而且更加侧重对资产进行结构性调整,但目前效果不甚理想,且对全球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小荣 杨东
本文从研究每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不同背景及措施入手,研究该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深入探讨了该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造成冲击的途径:分别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两个途径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并进行预测。通过分析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的通货膨胀带来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防范正在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造成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日本银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成夫
全球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此,本文在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金融危机 流动性陷阱 零利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成夫
全球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随着短期利率接近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此,在对量化宽松政策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当前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的的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金融危机 流动性陷阱 零利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本文以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逻辑起点,研究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和运行机制;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阐述了政策的两种类型——"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其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
政策利率 量化宽松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爱俭 武常命
面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冲击,中国应加强外汇流入流出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流入中国热钱冲击目标、渠道和方式的分析及评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原本是拉动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水平,然而就是在这两方面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开始以每月400亿美元规模购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此举标志着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俊领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量化宽松政策概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采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时,中央银行可以使用QE政策工具,比如,从商业银行和其他私人机构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提高金融资产的价格,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长期利率(伯南克,2009),防止通货紧缩。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