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1)
2023(12626)
2022(11179)
2021(10481)
2020(8770)
2019(20282)
2018(20291)
2017(38974)
2016(21075)
2015(23781)
2014(24021)
2013(23636)
2012(21593)
2011(19503)
2010(19377)
2009(17965)
2008(17618)
2007(15197)
2006(13456)
2005(12072)
作者
(60308)
(50217)
(49821)
(47340)
(32004)
(24017)
(22669)
(19539)
(18987)
(17895)
(17151)
(16822)
(15948)
(15781)
(15476)
(15374)
(14891)
(14890)
(14387)
(14260)
(12389)
(12297)
(11956)
(11391)
(11153)
(11071)
(11038)
(11026)
(10041)
(9743)
学科
(82059)
经济(81938)
管理(64345)
(58531)
(50174)
企业(50174)
方法(37571)
数学(31726)
数学方法(31357)
(23706)
贸易(23690)
(23022)
(22988)
(21283)
中国(20770)
(19163)
业经(19134)
(17583)
地方(17474)
理论(14384)
(14383)
财务(14316)
财务管理(14282)
农业(13546)
环境(13539)
(13467)
企业财务(13411)
(13132)
技术(12978)
(12863)
机构
大学(301499)
学院(298797)
(120664)
管理(119225)
经济(118011)
理学(103356)
理学院(102180)
管理学(100540)
管理学院(100000)
研究(99618)
中国(72773)
(63963)
科学(60294)
(56487)
(49198)
财经(44759)
研究所(44566)
(44556)
中心(44197)
(43541)
业大(43203)
(40542)
北京(40269)
(39040)
师范(38723)
(36710)
经济学(35855)
(35098)
农业(34792)
财经大学(33261)
基金
项目(204296)
科学(160293)
研究(151939)
基金(148076)
(128033)
国家(126993)
科学基金(109015)
社会(95017)
社会科(90031)
社会科学(90010)
(79013)
基金项目(78943)
自然(70352)
教育(69143)
自然科(68658)
自然科学(68644)
自然科学基金(67390)
(66403)
编号(62417)
资助(60615)
成果(51273)
(45514)
重点(45425)
(42924)
课题(42778)
(42655)
(40515)
创新(39832)
教育部(39327)
科研(38853)
期刊
(132376)
经济(132376)
研究(90665)
中国(55983)
学报(45661)
管理(44570)
(43114)
科学(41773)
(40629)
大学(35013)
教育(33415)
学学(32835)
农业(28243)
技术(25061)
(24755)
金融(24755)
财经(21569)
业经(21450)
经济研究(21232)
(18300)
问题(18295)
(17687)
图书(15382)
理论(15094)
国际(14928)
(14444)
科技(14412)
实践(13860)
(13860)
技术经济(13611)
共检索到440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贺平  周英华  
"市场导向的个别领域谈判"、"日美结构性障碍协议"、"日美经济框架对话"是战后日美双方缓解贸易摩擦的三大谈判机制。对三大谈判机制及其各自内部子议题的对比研究发现,贸易谈判中外压强度和谈判有效性之间并不存在对称关系。在这些谈判机制中,美国对日外压与日本国内的内压之间形成了动态的双层博弈。内压的结构与价值诉求、利益指向是分析贸易谈判的重要变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日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具体涵义即指在双方的贸易关系中,由于日方贸易顺差的扩大和美方贸易逆差的增加而导致的贸易冲突和争执。战后至6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曾出现巨额的顺差,几乎垄断了日本的对外贸易,比如1946年,美国对日本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97.4%和74.8%。但是,从60年代中期起,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开始出现逆差,而且是每况愈下,相反,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则急剧增加。1965年,日本方面的顺差仅为4.4亿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贺平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日本异质论及美国"对日修正主义"是日美经贸摩擦延伸至体制领域的重要表现。它既是冷战结束前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和美国国内政治气候变迁的产物,又具有深刻的学术和舆论背景。美国"对日修正主义"者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差异、日本政治经济体制及其相应政策手段的特殊性、美国对日贸易策略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其理论观点,在美国舆论界、学术界和决策层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家栋  
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在中美贸易之间持续且巨额的贸易逆差,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扩大的累积效应招致了美国的报复,美国期望以此抑制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势头。借鉴欧洲、日本等国应对美国贸易摩擦的经验,我国应建立扩大进口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机制,以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倒逼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平衡进出口贸易差距。具体路径包括扩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影响,提高我国进口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加快数字化贸易平台建设,构建扩大进口贸易的有效载体与路径;充分依托自由贸易区建设,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扩大进口贸易的辐射范围,丰富我国进口产品的供给体系,满足我国居民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力  
日美贸易摩擦与战略贸易论刘力战略贸易论是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产生的一种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学说。这一学说以现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主张国家采取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以改善市场运行的结果,实现本国经济福利最大化。战略贸易论产生之后,对世界各国尤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力  
日美贸易摩擦与战略贸易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刘力战略贸易论是本世纪7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学说,这一学说以现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主张国家采取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以改善市场运行的结果,实现本国经济福利最大化。战略贸易论产生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捷  齐颖妮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日渐增多,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对华实施贸易保护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度无论从保护的范围还是强度上都是十分典型的国家,本文在对印度对华贸易摩擦的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印度对华贸易摩擦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高外部依赖性和两国要素禀赋相近的共同作用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厚双  
面对美日贸易摩擦,日本除了重视对美谈判、调整对外经贸战略以外,还十分重视对美国政界、企业界及公众的公关工作,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防卫性与进攻性的公关工作,日本在处理日美贸易摩擦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经验值得认真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成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出口贸易急剧扩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贸易顺差膨胀与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美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其最大的贸易盈余来源地,日美的贸易摩擦尤为严重。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贸易平衡等问题,日美之间展开了长达30年的"攻防战"。在20世纪80年代的高潮期,处理对美贸易摩擦问题成为日本外贸政策的中心课题。日美贸易摩擦始于日本个别出口商品的剧增,后来转变为包括经济、政策制度和文化在内的"复合摩擦"。日本克服摩擦的对策,也由"自主限制"出口升级为开放市场和调整经济结构。美国在日美谈判中对日本提出的要求,在客观上有促进日本进行经济结构和政策调整的作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蕾  
进入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旷日持久的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西方盟国“共同的敌人”已经消失,世界经济由“两极时代”进入“多极时代”,据有关专家预测:90年代将是一个大动荡、大调整、大转变时代,是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的“冷战后时代”,是“既有秩序又无秩序”的时代。无论怎样说,冷战结束以后,全球范围的军事对抗暂时不会成为主流,争夺世界霸权的重点将转移到经济领域,特别是美、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争夺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战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宝珍  
日美经济贸易的摩擦和协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宝珍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竞争。因此,日美不仅由昔日的从属"同盟关系",逐渐转向"伙伴关系",而且经济领域的摩擦和协调日趋激烈和深化,也更为世人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侯俊军  王耀中  
基于对日美、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状况的回顾,本文提出在贸易摩擦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利用贸易摩擦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借鉴日本贸易谈判应对经验,抵制贸易摩擦给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压力,更多地运用世贸组织等多边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等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宣晓影  
半个多世纪以来,日美两国在密切的经贸往来过程中摩擦不断。然而,在此过程中,日本主动或被动地完成了国内产业和产品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海外供应链的搭建与完善,促进了日本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并通过内外改革极力规避贸易摩擦风险,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时至今日,日美两国在贸易观方面的隔阂依然较大,贸易失衡的问题也是根深蒂固,特别是在美国企图重塑世界贸易格局的大旗下,日美新型贸易摩擦再次暗流涌动,其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