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3)
2023(5462)
2022(4862)
2021(4818)
2020(4049)
2019(9401)
2018(9637)
2017(20191)
2016(11114)
2015(12482)
2014(12883)
2013(12873)
2012(12358)
2011(11290)
2010(11596)
2009(11129)
2008(11281)
2007(10314)
2006(9351)
2005(8692)
作者
(30663)
(25021)
(24981)
(24116)
(16216)
(11747)
(11744)
(9542)
(9528)
(9365)
(8525)
(8201)
(7980)
(7939)
(7861)
(7785)
(7471)
(7462)
(7357)
(7297)
(6425)
(6132)
(6122)
(5798)
(5795)
(5735)
(5680)
(5666)
(4931)
(4876)
学科
(45901)
经济(45849)
管理(35405)
(31230)
(24870)
企业(24870)
方法(18102)
数学(16597)
数学方法(16392)
(15527)
中国(14150)
(12952)
(12403)
(10865)
贸易(10856)
(10718)
银行(10711)
(10694)
(10266)
(9622)
(9466)
财务(9446)
财务管理(9422)
(8949)
金融(8949)
企业财务(8896)
(8385)
业经(8319)
税收(8046)
(7997)
机构
学院(158567)
大学(158163)
(70873)
经济(69235)
管理(60354)
研究(53592)
理学(49961)
理学院(49483)
管理学(48856)
管理学院(48550)
中国(46606)
(39644)
(33570)
财经(29683)
科学(27644)
(27119)
(26774)
中心(25005)
(24594)
研究所(23527)
北京(22314)
经济学(21946)
财经大学(21893)
(20869)
(20026)
经济学院(19814)
(19767)
师范(19640)
(18872)
业大(18039)
基金
项目(88308)
研究(69894)
科学(69309)
基金(63528)
(52884)
国家(52412)
科学基金(44470)
社会(43525)
社会科(41313)
社会科学(41306)
(32918)
教育(32649)
基金项目(32297)
编号(29969)
(28252)
资助(28207)
成果(27188)
自然(26736)
自然科(26047)
自然科学(26041)
自然科学基金(25573)
(21392)
课题(20914)
(19520)
重点(19373)
(18969)
教育部(18739)
项目编号(18417)
人文(18172)
(18010)
期刊
(83214)
经济(83214)
研究(55880)
中国(30734)
(30470)
(26675)
金融(26675)
管理(23499)
(19551)
教育(17106)
学报(16719)
科学(16660)
财经(14752)
经济研究(14097)
大学(13704)
农业(13192)
业经(13174)
技术(12900)
学学(12692)
(12630)
问题(11487)
(11456)
国际(10410)
理论(9854)
实践(8837)
(8837)
现代(8079)
商业(7891)
世界(7757)
(7676)
共检索到258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晶磊  张亮  
日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由于长期低息政策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资产价格上涨,并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在实体经济不振的时候,为刺激经济而运用的低息政策实施时间不宜过长。在央行准备实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时,要注意改变投资者对风险敞口和远期利率的乐观预期,从而避免金融风险的进一步增大;要防止影子银行利用"以短贷长"和"以长贷短"的循环模式不断腾挪和增强市场流动性,从而避免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遭到削弱。另外,为避免央行加息后市场陷入流动性紧缩恐慌,央行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应提前采取必要的金融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冬梅  屠梅曾  曹坤  
为了探讨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有效性,首先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宏观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现阶段的发展特点,构建了一个小型的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的主要结果为:信贷手段可以直接地影响房地产市场中的需求与供给,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该以信贷政策为主,而当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势头尤其是泡沫极度膨胀时,应辅之以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外汇储备对商品房销售额具有较高的弹性并且影响非常迅速,应提高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门槛;紧缩货币供应量在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同时也作用于实体经济,应在政策实施的成本与所带来收益的比较中选择最优的货币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军山  
货币政策并非引发泡沫经济的最主要原因,单纯依靠货币政策也不足以防止资产泡沫的出现,监管机构要正确识别过度放贷所伴随的风险。我国2003年以来对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很多。随着我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敏感程度增加,调控手段的正负效应值得关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小梅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带来的是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不景气境地。对此,日本银行(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采取了相应政策和措施,从1991年开始,日本银行多次下调再贴现率和短期利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1999年初,采取了零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恢复为目的。随着日本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宗怡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货币政策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教训、比较中日两国针对房地产泡沫决策的宏观经济指标以及货币政策不作为的宏观经济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日两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相似背景,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也呈现出与日本资产泡沫形成期类似的特征。考虑到两国银行体系在房地产融资中的相似地位以及同样较高的房地产家庭财富占比,中国在货币政策的应对方面应该紧缩货币以挤压泡沫。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宗怡  
通过分析日本货币政策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教训,并比较中日两国针对房地产泡沫决策的宏观经济指标以及货币政策不作为的宏观经济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日两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相似背景,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指标也呈现出与日本资产泡沫形成期类似的特征。考虑到两国银行体系在房地产融资中的相似地位以及同样较高的房地产家庭财富占比,在货币政策的应对方面应该紧缩货币以挤压泡沫。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如曦  李东坤  
从综合视角系统检视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及破灭的原因与机制,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及膨胀,源自金融信贷扩张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转向、财政体制结构失衡以及土地相关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是地方政府与多元市场行为主体基于自利动机进行合作博弈的结果。日本政府强力干预下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灭,对日本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与之相比,中国现阶段出现的房地产市场(局部)过热及其多元成因,与当时的日本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本质差异。中国应坚持稳中求进基调,着力构建长效性房地产市场调控及激励约束机制,综合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深化和制度机制完善,不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炜  
本文运用房价收入比对各省份的房地产泡沫进行合理测度,并以房地产泡沫值为基础,构建消费者购房选择与房地产泡沫模型,运用2006—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对货币政策因素、预期因素、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与人口因素等方面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预期、货币政策与非住房消费是影响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因素,其中消费者预期对房地产泡沫变动的影响最大,这种影响程度在初期效果逐渐增强,其后缓慢衰退,最后进入平稳期。因此,需要在预期的初期及时进行调控,加快进入预期衰退周期,维持平稳期状态。可见,引导消费者预期与合理控制房地产市场信贷量增长是有效抑制房地产泡沫过快膨胀的有效方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炜  
本文运用房价收入比对各省份的房地产泡沫进行合理测度,并以房地产泡沫值为基础,构建消费者购房选择与房地产泡沫模型,运用2006—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对货币政策因素、预期因素、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与人口因素等方面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预期、货币政策与非住房消费是影响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因素,其中消费者预期对房地产泡沫变动的影响最大,这种影响程度在初期效果逐渐增强,其后缓慢衰退,最后进入平稳期。因此,需要在预期的初期及时进行调控,加快进入预期衰退周期,维持平稳期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丽平  郭薇  
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较强,这种高依赖性很容易导致房地产业超常规投资,投资规模不断上升,以及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文章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近年来我国货币供给量、利率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动态调控,进一步验证了数量型货币政策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华  杨刚  
本文通过采集我国宏观月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析研究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变化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利率正的变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正,长期内为负;而货币供应量比利率的调控对房地产的影响更显著一些。最后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调控房价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骏  
当前,西班牙因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本文剖析了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原因,阐述了泡沫破灭的严重后果,最后指出我国从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教训中应汲取的一系列警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本文分析了美联储应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的货币政策,认为美联储成功之处在于泡沫破灭之后进行的强有力干预,其对资产价格给予的密切关注也得到普遍认可,但是美联储在泡沫形成时期奉行的不干预政策则一直饱受争议。本文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和美元的特殊地位,美联储的政策不具有普适性。从美国应对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中,我国央行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除了要密切关注资产价格外,还需要对资产价格实行对称干预,同时干预手段要多样化,政策措施也要连续,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干预资产泡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宁  
A股还有35倍到40倍估值,创业板跌了之后还有90~100倍的估值。同样公司港股现在只有20~25倍的估值,但是类似的公司如果在美股上市只有10~12倍估值,关键你采取什么样的参照系来评价我们股票的估值水平,为什么出现这种估值水平?很多投资者包括监管部门本身都认为它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就和促进中国股市上涨是同一个目标,都认为监管层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股市只上涨不下跌。如果我们真的放开了上市的节奏之后,大量的上市公司毫无疑问会压低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芳  
房地产价格泡沫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价格泡沫的破灭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我国房地产价格破灭后的影响进程出发,分析香港1991年至2011年历经的两次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的数据,探索房产价格破灭对金融危机、实业危机及社会危机的影响机理,并提出降低价格破灭危害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