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5)
- 2023(3617)
- 2022(2982)
- 2021(3037)
- 2020(2480)
- 2019(5899)
- 2018(5737)
- 2017(10885)
- 2016(5558)
- 2015(6525)
- 2014(6118)
- 2013(6259)
- 2012(6021)
- 2011(5711)
- 2010(5436)
- 2009(5028)
- 2008(4968)
- 2007(4052)
- 2006(3597)
- 2005(3455)
- 学科
- 济(27954)
- 经济(27930)
- 方法(12657)
- 管理(12162)
- 数学(11982)
- 数学方法(11956)
- 中国(11284)
- 业(11124)
- 贸(8920)
- 贸易(8915)
- 易(8843)
- 企(7611)
- 企业(7611)
- 农(6282)
- 财(5477)
- 关系(5353)
- 出(5196)
- 制(5156)
- 银(5099)
- 银行(5099)
- 行(5028)
- 融(4915)
- 金融(4915)
- 环境(4230)
- 发(4187)
- 出口(4154)
- 出口贸易(4154)
- 口(4154)
- 业经(4104)
- 农业(3889)
- 机构
- 大学(83720)
- 学院(79946)
- 济(46314)
- 经济(45900)
- 研究(34942)
- 中国(28937)
- 管理(28433)
- 理学(24341)
- 理学院(24062)
- 管理学(23909)
- 管理学院(23755)
- 财(19162)
- 京(18562)
- 科学(17681)
- 所(17174)
- 经济学(16728)
- 研究所(15728)
- 财经(15697)
- 经济学院(15125)
- 经(14745)
- 中心(14570)
- 北京(12619)
- 院(12279)
- 财经大学(11981)
- 农(11389)
- 科学院(11249)
- 研究中心(10286)
- 社会(10144)
- 贸(9663)
- 范(9551)
- 基金
- 项目(52612)
- 科学(42653)
- 基金(42226)
- 研究(39047)
- 家(37348)
- 国家(37141)
- 科学基金(31099)
- 社会(28306)
- 社会科(27048)
- 社会科学(27043)
- 基金项目(21163)
- 资助(18139)
- 自然(17982)
- 自然科(17619)
- 自然科学(17611)
- 自然科学基金(17357)
- 教育(17084)
- 中国(15661)
- 省(15376)
- 划(14724)
- 部(14084)
- 国家社会(13770)
- 编号(13180)
- 教育部(12441)
- 重点(12179)
- 发(11646)
- 成果(11273)
- 重大(11103)
- 人文(11067)
- 社科(10931)
共检索到124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谈到日本的经济问题,人们一般会习惯性地想起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资产泡沫破灭和经济硬着陆以及"失去的二十年",但大家对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的原因却看法不一。反观美国,2008年史无前例的次贷危机后,仅仅七年后经济就呈现强劲复苏之势。当前,中国正面临金融监管加强和金融去杠杆的紧迫任务,如何借鉴日美经济的去杠杆经历,选择中国式去杠杆的可行路径,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更现实的选择是稳杠杆和转杠杆,重点是通过金融监管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降低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以此来带动国企和地方政府
关键词:
去杠杆 稳杠杆 金融监管体制 日美经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谈到日本的经济问题,人们一般会习惯性地想起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资产泡沫破灭和经济硬着陆以及"失去的二十年",但大家对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的原因却看法不一。反观美国,2008年史无前例的次贷危机后,仅仅七年后经济就呈现强劲复苏之势。当前,中国正面临金融监管加强和金融去杠杆的紧迫任务,如何借鉴日美经济的去杠杆经历,选择中国式去杠杆的可行路径,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更现实的选择是稳杠杆和转杠杆,重点是通过金融监管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降低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以此来带动国企和地方政府降杠杆。
关键词:
去杠杆 稳杠杆 金融监管体制 日美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意
资产负债表调整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对金融去杠杆具有直接有效的作用。2014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渐渐从"扩表"开始转入"缩表",对中国经济也必然产生重要影响。有鉴于此,了解分析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调整策略对当前中国金融去杠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回顾并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的以金融去杠杆为核心的资产负债表调整过程,以期对当前国内的金融去杠杆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美联储 资产负债表调整 金融去杠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梅池 朱新
国外利率杠杆的运作与借鉴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娄底分行陈梅池,朱新利率的杠杆作用直接表现为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或结构来调节资金的流量和流向,间接达到从紧或从松的货币政策目标。调整利率已成为欧美等市场经济国家稳定汇率、抑制通货膨胀、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傅东辉 向东
欧盟反倾销法拥有独特的“公共利益”条款,直译应该是“共同体利益”,这是欧盟反倾销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条款,而在美国反倾销法中,除了在实施价格承诺的规定中有一点“公共利益”的影子,却几乎没有“公共利益”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欧盟反倾销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忠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杠杆已从宏观层面的经济调控渗透到微观层面包括市场主体经营决策在内的几乎所有经济活动当中,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杠杆不同于其他金融工具,其在发挥功能作用的同时,一旦管理不当,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以致产生预想不到的破坏性,小到导致企业破产,大到引发系统性金融、经济危机。如何有效运用、管理和配置杠杆,是当前国民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从历史角度分析杠杆的演变去向,能为我们理清未来处理杠杆问题的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振宇
文章就"去杠杆"这一热点问题展开,分析了中国的负债问题和"去杠杆"的可行方案。文章首先分类分析了中国的常见负债类型以及各种类型负债对应的潜在风险程度,其次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高杠杆率的成因,最后就中国"去杠杆"问题展望开来,提出了未来中国债务水平的可能发展方向以及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益言
杠杆率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都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对一国杠杆率的衡量既可以按照家庭、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和政府四个部门分别进行,也可以将各部门杠杆率加总以计算一国总杠杆水平。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私人部门(包括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愈发关注,多项研究表明,私人部门杠杆高企已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预警指标。从债务的绝对水平看,私人部门的负债率和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如果债务比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邓启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同时导致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大幅增长,地方财政风险积聚,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日本和美国在规范地方政府融资上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在归纳、总结日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 地方债 日本 美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CF40课题组
中央明确将"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主动去杠杆,改革供给端的结构性问题,增强经济内生活力债转股是实现主动去杠杆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实施债转股的必要性问题,各界仍有一些争议,有些专家认为现阶段还没有紧迫到非要实施的程度。但从全球宏观层面看,今后十年包括我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去杠杆压力。债转股是我们实现主动、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金河
近年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变化。研究表明,一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快速增长,将对经济增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看,美国、日本、欧洲在债务危机之前,均出现了杠杆率的迅速攀升。我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加杠杆趋势较为明显。杠杆率的迅速攀升对实体经济发展不利,并影响金融体系的健康运作,需对此高度重视。
关键词:
去杠杆 杠杆率 公共投资 量化宽松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金河
近年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变化。研究表明,一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快速增长,将对经济增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看,美国、日本、欧洲在债务危机之前,均出现了杠杆率的迅速攀升。我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加杠杆趋势较为明显。杠杆率的迅速攀升对实体经济发展不利,并影响金融体系的健康运作,需对此高度重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光娅
文章从相互依存理论出发,分析相互依存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关系,进而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角度来分析日美贸易摩擦的变化轨迹,表明了在一定时期内,国际社会相互依存与摩擦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同时并存,两者符合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相互依存下产生摩擦是必然的。随着接触机会的扩大和交流量的增大,摩擦也日渐增加。在相互依存的条件下日本采取了化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政策措施,这对我国处理国际贸易摩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相互依存 贸易摩擦 化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宋元
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在国外实行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发挥了一定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引起各国普遍重视,并逐步推进实施。文章研究美国和加拿大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实践,同时介绍各国杠杆率监管改善银行稳定性三要素产生作用。最终归纳国外监管经验对我国实践的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杠杆率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