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0)
- 2023(15002)
- 2022(12141)
- 2021(11232)
- 2020(9755)
- 2019(22376)
- 2018(22307)
- 2017(43473)
- 2016(23256)
- 2015(26415)
- 2014(26352)
- 2013(26255)
- 2012(24178)
- 2011(21706)
- 2010(22494)
- 2009(21818)
- 2008(21293)
- 2007(19756)
- 2006(17322)
- 2005(15850)
- 学科
- 济(104133)
- 经济(104016)
- 业(97089)
- 企(78890)
- 企业(78890)
- 管理(75343)
- 方法(48661)
- 农(47900)
- 数学(40006)
- 数学方法(39381)
- 业经(32606)
- 农业(31902)
- 财(31256)
- 中国(30030)
- 融(28173)
- 金融(28171)
- 银(26480)
- 银行(26455)
- 行(25556)
- 制(24076)
- 务(22182)
- 财务(22138)
- 财务管理(22101)
- 企业财务(20906)
- 地方(19790)
- 技术(19730)
- 贸(19320)
- 贸易(19305)
- 理论(18963)
- 易(18816)
- 机构
- 学院(344226)
- 大学(336803)
- 济(146776)
- 经济(143865)
- 管理(138253)
- 理学(118673)
- 理学院(117560)
- 管理学(115596)
- 管理学院(114985)
- 研究(108317)
- 中国(92029)
- 京(69804)
- 农(68710)
- 财(68077)
- 科学(64615)
- 所(55048)
- 财经(53979)
- 江(53543)
- 中心(53460)
- 业大(53154)
- 农业(53005)
- 研究所(49453)
- 经(48769)
- 经济学(44410)
- 北京(43827)
- 州(42748)
- 经济学院(40384)
- 范(40175)
- 师范(39783)
- 财经大学(39412)
- 基金
- 项目(220356)
- 科学(174239)
- 研究(163328)
- 基金(159714)
- 家(137258)
- 国家(135973)
- 科学基金(118252)
- 社会(104517)
- 社会科(98912)
- 社会科学(98882)
- 省(88742)
- 基金项目(84072)
- 自然(75252)
- 教育(73876)
- 自然科(73585)
- 自然科学(73565)
- 自然科学基金(72308)
- 划(72190)
- 编号(67716)
- 资助(66038)
- 成果(53726)
- 重点(48904)
- 部(48819)
- 创(48814)
- 发(48329)
- 课题(45405)
- 业(45098)
- 创新(44965)
- 国家社会(42882)
- 科研(42156)
- 期刊
- 济(166908)
- 经济(166908)
- 研究(97094)
- 农(68736)
- 中国(67818)
- 财(55353)
- 管理(51822)
- 学报(48696)
- 科学(47326)
- 农业(45803)
- 融(45793)
- 金融(45793)
- 大学(38092)
- 学学(36401)
- 业经(32859)
- 技术(32402)
- 教育(29661)
- 财经(26746)
- 经济研究(24823)
- 业(24615)
- 经(22937)
- 问题(22317)
- 技术经济(20277)
- 统计(18583)
- 策(17526)
- 世界(17146)
- 版(17114)
- 商业(16874)
- 科技(16390)
- 现代(16229)
共检索到518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燕 王欢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俨然成为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子,而融资模式则成为影响转化率高低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对日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模式介绍,着重比较分析两国融资模式及绩效,继而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农业科技企业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担保制度,发挥政策性银行服务职能,规范农技产权交易市场以及发展风险投资、创设农业科技企业创业基金等建议,以促进多元化融资的实现。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企业 融资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建强 冯开文
政府、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是构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三大主体,本文从分析三种主体的特点入手,研究了三者的互动关系。指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一个多主体的转化模式;该模式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点、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要鼓励科研院所、企业的机制体制创新。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基本模式 比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彬 揭筱纹 郑浩文
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并对共生环境及共生环境中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和分析了基于链共生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并以四川万安石斛产业科技园为例,对基于链共生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实效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共生环境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庆惠
本文在研究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特点,并总结出5类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提供经验借鉴,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转化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凌霄 李太平 程培罡
随着土地等资源日益紧缺,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科技支持,农业技术商品化能够迅速扩展技术推广的范围和空间。虽然中国大陆在科技经费、科研能力及论文发表和申请专利等所有科技研发领域都取得可观的进展,但是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力的结合相对较少。中国台湾地区通过设立科技育成中心,加快农业技术转让的速度,提升农业生产率,较好实现了农业技术产学研结合,也推动地区农业迅速发展。大陆有必要借鉴台湾经验,利用农业科技育成中心实现农业技术商品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桉
外生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为传统小农经济的稳定提供了技术支撑,但呈现技术供求的市场失灵,根源是市场主体缺位下的技术要素非市场化配置。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大量增加,为科技成果转化内生于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奠定了基础。从外生向内生转变,新思路是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市场化配置,新方法是构建要素收益分享与风险共担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内生机制,新途径是建立经营性、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模式。政府应引入市场机制和专利等手段,理顺职务发明的权属关系,为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提供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生林 马丁丑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品特性、成果转化的供需均衡及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从市场与非市场途径、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经济学 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火明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政策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吕火明1.技术政策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但科学技术仅是潜在生产力,而不是现实生产力,只有将科学技术成果由港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使科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沧桑 谢金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娴 毛世平 孙传范 胡小鹿
本文以2009—2013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方法来测度中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从技术领域、转化主体和技术类型三个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年际增长趋势较弱;相对于其他类型转化主体,事业型研究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高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模仿创新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高,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邵华 许耀东
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经济行为。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价值的综合性、管理复杂性等特征。金融通过资本形成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信息揭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四种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效率与规模。本文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一是吸引风险投资,二是债权融资比重上升。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融资机制 融资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揭筱纹 程君凤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我国延续多年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对农业的发展却形成了一种阻碍,本文在比较了几个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的特点,对符合我国实际的、合理高效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推广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琪 黄祖辉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环节。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模式应为 :以大型企业为依托 ,集科技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科技转化模式 ;以农业科技成果科研单位为依托的科研开发一体化模式 ;纺锤形转化模式 ;农业科技示范区 ;技术推广网络模式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产业化 发展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鹰 黄东南 唐江云 李晓
【目的】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构建稳定的转化模式及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主体,总结典型的转化模式,综合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合作程度等因素,构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模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①政府、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经销商/零售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已形成了包括公益性、经营性和扶贫性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同模式下各合作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分工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创造出更高的整体收益和个体收益。②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形成更高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③修正后的利益分配方法由于纳入了参与主体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和合作程度的影响,更符合实际且有利于合作的长期稳定。【结论】通过加大对农业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增强不同主体间合作创新的协同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浪 雷海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