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7)
2023(6311)
2022(5173)
2021(4625)
2020(3699)
2019(8146)
2018(7582)
2017(14189)
2016(7852)
2015(8263)
2014(7633)
2013(7483)
2012(6686)
2011(5970)
2010(5688)
2009(5166)
2008(4936)
2007(4096)
2006(3401)
2005(2816)
作者
(25557)
(21359)
(21357)
(19765)
(13461)
(10560)
(9361)
(8439)
(8147)
(7315)
(7242)
(7015)
(6982)
(6914)
(6719)
(6518)
(6500)
(6292)
(6240)
(6022)
(5655)
(5331)
(5007)
(4975)
(4779)
(4683)
(4630)
(4612)
(4465)
(4319)
学科
(28217)
经济(28173)
(20872)
管理(20809)
(15563)
企业(15563)
方法(13601)
数学(12443)
数学方法(12320)
(9529)
(7537)
(7427)
中国(7422)
(7014)
贸易(7012)
(6849)
业经(6634)
农业(6525)
地方(5319)
环境(5141)
技术(5124)
(4636)
财务(4625)
财务管理(4620)
(4439)
企业财务(4415)
产业(4282)
(4130)
(3849)
银行(3815)
机构
大学(110412)
学院(109875)
(43528)
经济(42878)
管理(40942)
研究(39503)
理学(37136)
理学院(36625)
管理学(35883)
管理学院(35717)
(32739)
科学(28805)
中国(27408)
农业(26508)
业大(25608)
(22194)
(21438)
研究所(20302)
农业大学(18065)
中心(17520)
(17118)
(14998)
财经(14593)
(13936)
(13684)
(13554)
(13535)
(13513)
科学院(13232)
经济学(13232)
基金
项目(86568)
科学(67308)
基金(64668)
(60827)
国家(60349)
研究(52652)
科学基金(50521)
自然(35867)
社会(35445)
基金项目(35145)
自然科(35100)
自然科学(35076)
(34547)
自然科学基金(34490)
社会科(33771)
社会科学(33763)
(29499)
资助(24928)
教育(23504)
重点(19897)
计划(19530)
(18665)
(18309)
编号(18099)
(17942)
科技(17657)
科研(17648)
创新(17577)
(17326)
(15903)
期刊
(39210)
经济(39210)
学报(29379)
(28889)
研究(24678)
科学(23139)
大学(20699)
学学(20334)
农业(19791)
中国(18446)
管理(12875)
(11890)
(10775)
业大(9554)
农业大学(8472)
(7883)
业经(7490)
经济研究(7305)
科技(6845)
(6797)
金融(6797)
技术(6672)
财经(6611)
问题(5844)
中国农业(5708)
教育(5626)
(5619)
自然(5503)
商业(5479)
林业(5221)
共检索到144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名爱  王宝维  龙芳羽  王雷  杨志刚  张旭晖  刘光磊  
采用稀释滴种的细菌定量方法,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羊草对成年产蛋五龙鹅肠道的4个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内容物中正常菌群的数量变化,并初步探明鹅肠道微生物区系.结果显示:双歧杆菌数量最高(8.12±0.8),其次是梭菌和乳酸杆菌(分别为7.98±0.4,7.33±0.4).盲肠内细菌数高于其他肠段(P<0.01).各肠段内细菌总数高纤维组高于低纤维组(P<0.01),公鹅高于母鹅(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梭菌的数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菌类(P<0.01),为成年产蛋鹅肠道中的优势菌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叶秋  郝帅帅  高硕  吴艳  李强  李平华  黄瑞华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米糠替代部分玉米形成的高纤维日粮对我国培育新品种苏淮猪生长性能、小肠形态、肠道发育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60日龄左右、体质量相近的纯种苏淮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粗纤维含量为4.7%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粗纤维含量为7.5%的米糠替代部分玉米的高纤维日粮,试验期75 d。分别于试验第0、14、28和75天采集粪样,用于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量胃肠道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并采集小肠组织样,用于形态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米糠组平均上午采食量和日均采食量极显著下降(P<0.01),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无显著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果珍  唐圆  宁晓妹  邱集慧  谭周进  
将1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及铁皮石斛多糖组,铁皮石斛多糖组小鼠按临床等效剂量(350mg/kg)灌胃8周,每天1次,每次每只0.4 mL,正常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无菌水,灌胃结束后取肠道内容物及黏膜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并进行功能预测,探讨铁皮石斛多糖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多糖提高了肠腔菌群的α多样性,并显著提高了肠黏膜菌群的α多样性,但β多样性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铁皮石斛多糖使肠腔中Diaphorobacter,肠黏膜中Muribaculaceae、Staphyl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并增加了Akkermansia、Phascolarctobacterium、Turicibacter、Faecalibacteriu、Parabacteroides、Parasutterella等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及Candidatus_Arthromitus、Bifidobacterium及Prevotella_9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铁皮石斛多糖使小鼠肠腔及肠黏膜菌群中辅助因子与维生素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相对丰度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果珍  唐圆  宁晓妹  邱集慧  谭周进  
将1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及铁皮石斛多糖组,铁皮石斛多糖组小鼠按临床等效剂量(350mg/kg)灌胃8周,每天1次,每次每只0.4 mL,正常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无菌水,灌胃结束后取肠道内容物及黏膜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并进行功能预测,探讨铁皮石斛多糖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多糖提高了肠腔菌群的α多样性,并显著提高了肠黏膜菌群的α多样性,但β多样性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铁皮石斛多糖使肠腔中Diaphorobacter,肠黏膜中Muribaculaceae、Staphyl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并增加了Akkermansia、Phascolarctobacterium、Turicibacter、Faecalibacteriu、Parabacteroides、Parasutterella等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及Candidatus_Arthromitus、Bifidobacterium及Prevotella_9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铁皮石斛多糖使小鼠肠腔及肠黏膜菌群中辅助因子与维生素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相对丰度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萍  王加启  卜登攀  刘开朗  李旦  赵圣国  魏宏阳  周凌云  
研究日粮中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对断奶后犊牛瘤胃及肠道中主要的纤维分解菌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bacter albus)、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和脂解厌氧孤杆菌(Anaerovibriolipolytica)数量的影响。选取8头断奶犊牛,处理组犊牛日粮中添加含菌量为1010CFU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采集犊牛瘤胃食糜提取总DNA,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计算菌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脂解厌氧弧杆菌是对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金利  任战军  宋洪新  曹玮娜  冯奇  韩营  常万波  马红英  
【目的】研究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断奶獭兔生产性能、肠道形态、盲肠pH值、腹泻率、死亡率和血液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56只体质量相近((432.11±11.17)g)的35d断奶獭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质量分数29%,33%,37%和41%NDF的日粮,进行28d的饲喂试验,于14和28d测定各组采食量和体质量,计算各组生产性能。饲喂结束后,屠宰并及时采集血液和肠道样品,测定肠道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及血液AKP活性、盲肠pH值、腹泻率、死亡率。【结果】各NDF处理组间的生产性能差异显著(P<0.05),其中33%NDF组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37%NDF组和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钟雷  吉红  夏耘  张建禄  李南充  马明洋  郁二蒙  谢骏  
利用免培养的16S rDNA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研究脱脂蚕蛹替代鱼粉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肠道菌群的影响。6个饲养组分别饲喂6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为含10%鱼粉的基础饲料、3种替代饲料(脱脂蚕蛹替代鱼粉蛋白,替代水平分别为25%、50%和75%)及2组分别在50%和75%替代基础上分别再添加0.6%和0.7%晶体赖氨酸的饲料(分别记为DSP0、DSP25、DSP50、DSP50-Lys、DSP75、DSP75-Lys)。饲养结束后采集肠道样品,分析建立指纹图谱,DSP0、DSP25、DSP50、DSP50-Lys、DSP75、DSP75-Lys组分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易  杨桂芹  郭东新  石娇  潘秀东  
为研究不同纤维源及粗纤维(CF)水平对肉兔胃肠道发育及十二指肠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在等能等蛋白条件下,设两种纤维源(苜蓿草粉、稻壳粉),3个CF水平(12%,14%,16%),配制6种试验饲粮。饲粮中苜蓿草粉和稻壳粉比例分别为24.5%,31.5%,37.5%;14.0%,17.5%,22.0%。选择144只70~80日龄健康生长肉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兔,单笼饲养。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取1只兔屠宰取样,测定胃肠道长度、重量,并观察十二指肠组织形态。结果表明: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肉兔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和盲肠的相对长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蒋伟  周力  侯生珍  王志有  雷云  贾建磊  桂林生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粗比对育肥藏羊小肠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10只健康且体况相近早期断奶藏羔羊,随机分成7组,每组30只,分别对其饲喂精粗比为20∶80、30∶70、40∶60、50:50、60∶40、70∶30和80∶20的基础日粮,预饲期10 d,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3只试验羊屠宰,采集肠道食靡。试验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测定肠道菌群,分析肠道真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结果】(1)OTU分布:在97%的物种相似度水平下,7组检测样本共得到499个OTU,其中有351个为7组共有OUT。除E组外各组之间OTU组成差异较小,相似度较高;E组肠道真菌特有OTU最高,有76个。(2)Alpha多样性:E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B组ACE指数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Chaol指数中F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真菌物种分布:门水平下,子囊菌门是各处理组的优势菌门,占肠道真菌比例超过34%,且C、D和F组显著高于A、B组(P<0.05);担子菌门是次优菌门,B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被孢霉菌门A、B组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科水平下,被孢霉菌科为藏羊肠道真菌中优势菌科,最高占比超过18%,且A、B组中占比较高(P<0.05);丝孢酵母菌科C、D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黏毛菌科则在低精料处理组(F和G组)中分布较广(P<0.05);酵母菌科则B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G组中红菇科相较其他处理组有较多分布(P<0.05)。【结论】综上所述,日粮精粗比对育肥藏羊肠道真菌菌群定植和结构构建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巍  孟庆翔  
采用厌氧微生物学方法 ,对 2头育肥猪的胃、小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固相、液相和粘膜中的总厌氧菌、淀粉分解菌、纤维分解菌和蛋白分解菌的数量分布和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总厌氧菌和 3种功能菌群的数量在胃和小肠区段固相内容物中占绝对优势 ,而在盲肠、结肠和直肠内容物中以液相菌群占绝对优势。在胃和小肠区段 ,固相、液相内容物中 3种功能菌群的数量间无明显差异 ,但在盲肠、结肠和直肠段 ,固、液相内容物中淀粉分解菌和蛋白分解菌为优势菌群。在各区段胃肠道粘膜中 ,胃和小肠的 3种菌群的数量相对较低。盲肠粘膜中主要菌群数量分布为蛋白分解菌 >淀粉分解菌 >纤维分解菌 (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国强   张海   栗艳飞   刘春雪   杨晓静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α-亚麻酸对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120日龄杜×长×大三元猪进行分栏喂养,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和添加α-亚麻酸组(Alpha-linolenic acid group,ALA)。CON组饲喂基础日粮,ALA组饲喂含0.5% α-亚麻酸的基础日粮,饲喂至162日龄时在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6头猪屠宰并采样分析。[结果]相较于CON组,ALA组猪平均终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未见显著差异,但料重比降低7.7%;ALA组猪背最长肌肉色、滴水损失无显著变化。在血液生化指标中,ALA组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相较于CON组显著降低(P < 0.05)。对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LA组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n-3 PUFA的比值显著降低(P < 0.05),C18:3n-3(ALA)、C20:5n-3(DPA)含量显著升高(P < 0.05),n-3 PUFA总含量也显著升高(P < 0.05)。与CON组相比,ALA组结肠内容物中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丁酸球菌科(Butyricicoccaceae)的丰度均显著增加(P < 0.05),而氨基酸球菌科(Acidaminococcaceae)、产粪甾醇真细菌科(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naceae)、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坦纳菌科(Tannerellaceae)、梭状芽胞杆菌科(Clostridiaceae)和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的丰度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日粮添加0.5% α-亚麻酸改善了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降低了肌肉中SFA含量,提高了n-3 PUFA含量并降低了n-6 PUFA/n-3 PUFA的比值;显著地促进了育肥猪肠道中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韦荣氏菌科等常见的SCFA产生菌的增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秋晨  李娟  刘恩  顾艳丽  王岩  王效禹  刘艳  单春乔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72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对照组(CK)、K组、E组和EK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CK组肉鸡饲喂基础饲粮,K组肉鸡饲喂添加250mg/kg盐酸金霉素的饲料,E组肉鸡饲喂添加500 mg/kg EGF的饲料,EK组肉鸡饲喂添加500 mg/kg EGF和250mg/kg盐酸金霉素的饲料。饲喂期21 d。21日龄时采集肉鸡盲肠内容物样本,采用16S rDNA基因分析方法对肉鸡盲肠中的细菌群落进行评价,利用QIIME等测序分析软件对肉鸡盲肠中的菌群进行分类。[结果]1)菌种组成结果表明,无论是OTUs总数还是独有的OTUs数量,E组的菌种数量较CK组、K组高,而与EK组的数量接近。2)优势菌群分布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在E组中含量最高,而K组与CK组中变形菌门水平相当;在种水平上,与CK组相比,E组肉鸡肠道中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3) 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E组中观察到的菌种数、菌种多样性指数和菌种丰富度指数高于CK组和K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4)功能预测结果表明,CK组肠道微生物在遗传信息处理方面的功能较丰富,EK组在有机体系统、代谢作用和细胞工程方面的功能较丰富,E组各类功能较为均衡,而K组除未分类功能外,主要以环境信息处理功能较为丰富。[结论]喂饲500 mg/kg的EGF有助于提高肉鸡肠道内菌群多样性,并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以乳酸菌为代表的厚壁菌门菌群丰度,降低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变形菌门菌群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寒  吴芸倩  李会峰  王卫民  
为探讨日粮中高糖高脂对团头鲂肝脏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分别采用组织学方法和16S rRNA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糖高脂连续饲喂8周后,团头鲂肝细胞呈不规则排列,肝细胞空泡化及细胞核偏移。试验构建了6个测序文库,获得了175 820条高质量序列和588个OTUs。在门水平上,试验组(高糖高脂)和对照组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前4种分别为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试验组的梭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而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低于对照组。在属水平上,各组主要菌群相对丰度也有所不同,其中试验组Clostridium、Romboutsia和Macelli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分别是对照组的2、6和2倍,而Porphyromonadaceae和Aeromonas相对丰度低于试验组。核心菌群和特有菌群分析发现,对照组和试验组共有OTUs为82个,试验组特有OTUs为26个,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57.69%)、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1.54%)和厚壁菌门(11.54%)。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高糖高脂饲料投喂团头鲂8周后,对团头鲂肝脏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并对其肠道内容物微生物的菌群组成与结构产生影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可能对宿主的健康产生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宝维  龙芳羽  张旭晖  王雷  杨志刚  
为了探讨日粮中羊草不同添加水平对五龙鹅纤维及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18月龄健康五龙鹅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添加127.0,167.0,210.0和258.0 g/kg羊草的日粮,调整各组日粮使其代谢能(ME)、粗蛋白(CP)、钙(Ca)、磷(P)、蛋氨酸(Met)、赖氨酸(Lys)等水平基本一致。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以确定鹅对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及Ca、P的消化率,并对Ca、P消化率与CF、NDF和ADF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Ca、P消化率对CF、NDF和ADF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羊草添加水平在127.0~258.0 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银  叶瑞兴  李英伦  
【目的】研究“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回肠、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30日龄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为5个组,即: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2%,0.3%和0.5%“加味二术散” 的3个中药处理组(Ⅰ、Ⅱ、Ⅲ)以及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粘杆菌素的阳性对照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在饲养第1,2,3周无菌采集空白对照组、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对照组仔猪回肠、盲肠内容物,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细菌菌群的结构变化。对DGGE图谱中的差异性和共性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对其对应的菌种进行鉴定。【结果】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