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8)
- 2023(6907)
- 2022(5703)
- 2021(5284)
- 2020(4355)
- 2019(9493)
- 2018(9235)
- 2017(16946)
- 2016(9711)
- 2015(10517)
- 2014(10151)
- 2013(9748)
- 2012(9153)
- 2011(8185)
- 2010(7980)
- 2009(7485)
- 2008(7628)
- 2007(6784)
- 2006(5813)
- 2005(5051)
- 学科
- 济(34153)
- 经济(34101)
- 管理(26549)
- 业(26067)
- 企(20121)
- 企业(20121)
- 方法(16684)
- 数学(14720)
- 数学方法(14489)
- 农(11746)
- 学(10032)
- 财(9546)
- 中国(8844)
- 贸(8626)
- 贸易(8623)
- 易(8425)
- 业经(7716)
- 农业(7622)
- 制(6517)
- 技术(6089)
- 务(5982)
- 财务(5972)
- 财务管理(5957)
- 企业财务(5655)
- 环境(5543)
- 银(5228)
- 银行(5177)
- 划(5094)
- 地方(4954)
- 融(4918)
- 机构
- 大学(141464)
- 学院(140384)
- 济(52377)
- 研究(52263)
- 经济(51369)
- 管理(49452)
- 理学(43930)
- 理学院(43341)
- 农(42177)
- 管理学(42152)
- 管理学院(41945)
- 科学(38223)
- 中国(37639)
- 农业(34168)
- 业大(31689)
- 京(30178)
- 所(29725)
- 研究所(27738)
- 中心(23445)
- 农业大学(22546)
- 财(21946)
- 江(20322)
- 省(18951)
- 业(18464)
- 北京(18335)
- 财经(18186)
- 科学院(18063)
- 院(17849)
- 室(17371)
- 范(16954)
- 基金
- 项目(102135)
- 科学(78106)
- 基金(74958)
- 家(71489)
- 国家(70901)
- 研究(62411)
- 科学基金(57699)
- 自然(41582)
- 自然科(40688)
- 自然科学(40674)
- 省(40210)
- 基金项目(40041)
- 自然科学基金(39970)
- 社会(39657)
- 社会科(37569)
- 社会科学(37557)
- 划(35301)
- 资助(30171)
- 教育(27862)
- 计划(23748)
- 重点(23624)
- 编号(22390)
- 科技(21839)
- 创(21410)
- 部(21325)
- 发(21171)
- 科研(20811)
- 业(20257)
- 创新(20159)
- 农(19506)
共检索到197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勇庆 邹杨 徐晓锋 杨占山 曹志军 李胜利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氮代谢参数的影响,选择8头泌乳天数为84±17 d,体重为569±47 kg的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重复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含不同比例粉碎小麦(GW)和粉碎玉米(GC)的日粮,4个处理组分别为(DM基础):W0组(0%GW+27.9%GC),W9.6组(9.6%GW+19.2%GC),W19.2组(19.2%GW+9.6%GC)和W28.8组(28.8%GW+0%GC)。结果表明: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未受影响;随着日粮中小麦比例的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呈二次曲线增加趋势(P=0.07),牛奶尿素氮(MUN)浓度...
关键词:
奶牛 小麦 玉米 氮代谢 微生物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闵晓梅 孟庆翔 鲁琳 范小飞 P.J.Mc Kinnon 熊易强
采用尼龙袋消化试验研究大豆皮替代产奶牛日粮中玉米与小麦麸对瘤胃干物质与纤维消化特性的影响。试验处理为大豆皮分别替代精料中 0 (对照 ) ,2 5% ,50 % ,75%和 10 0 %玉米与小麦麸的 5个替代水平的产奶牛饲粮。饲粮的精料和粗料比为 50∶ 50。利用 2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黄牛测定 5种大豆皮替代水平饲粮的干物质 (DM)和中性洗涤纤维 (NDF)的尼龙袋消化率与动态消化参数。所用数学模型为 :Y=a+b(1- e-c(t-L ) )。大豆皮 DM与 NDF的每小时消化速度分别为 0 .0 72和 0 .0 6 3,DM和 NDF中潜在可消化组分比例 (a+b)分别为 ...
关键词:
大豆皮 尼龙袋法 动态消化 奶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维军 张石蕊 范志勇 赵玉蓉 金宏 田科雄
为考察糙米替代玉米对饲料制粒性能的影响,按糙米替代比例设计6种饲粮进行饲料制粒参数测定,6种饲粮分别为Ⅰ型(玉米100%)、Ⅱ型(玉米75%+糙米25%)、Ⅲ型(玉米50%+糙米50%)、Ⅳ型(玉米25%+糙米75%)、Ⅴ型(糙米100%+2%植物油)和Ⅵ型(糙米100%+3%植物油).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糙米来替代玉米,有利于改善饲料制粒性能,饲粮中随糙米添加比例的增加,制粒机的生产率与颗粒饲料的硬度显著提高,水稳定性明显增强,粉化率显著降低,但密度、体积质量无显著影响.适宜的替代比例为75%.
关键词:
玉米 糙米 颗粒饲料 制粒性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静 李青松 杨艳霞 王德新 韩燕来
以豫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田试验,采用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在前茬冬小麦季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即T0(0)、T20(20%)、T40(40%)、T60(60%)、T80(80%)和T100(100%),玉米季各小区均正常施用化肥,在玉米吐丝期测定玉米抗倒伏相关表观性状、力学指标,在玉米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测定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在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与T0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的玉米吐丝期的株高、重心高度、穗位高度及穗位系数均无显著变化;第3、4、5节间直径、节间干物质质量、单位茎长干物质质量、压碎强度和抗倒指数增加;T60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茎秆抗倒指数;在玉米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均以T60处理的含量最高;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的玉米产量、百粒质量均有所增加,T60处理的玉米产量增加了15.61%。可见,前茬有机肥替代化肥氮能够提高后茬玉米的抗倒伏性及产量,以有机肥替代60%化肥氮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玉米 有机肥 抗倒伏性 化肥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静 李青松 杨艳霞 王德新 韩燕来
以豫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田试验,采用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在前茬冬小麦季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即T0(0)、T20(20%)、T40(40%)、T60(60%)、T80(80%)和T100(100%),玉米季各小区均正常施用化肥,在玉米吐丝期测定玉米抗倒伏相关表观性状、力学指标,在玉米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测定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在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与T0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的玉米吐丝期的株高、重心高度、穗位高度及穗位系数均无显著变化;第3、4、5节间直径、节间干物质质量、单位茎长干物质质量、压碎强度和抗倒指数增加;T60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茎秆抗倒指数;在玉米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均以T60处理的含量最高;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的玉米产量、百粒质量均有所增加,T60处理的玉米产量增加了15.61%。可见,前茬有机肥替代化肥氮能够提高后茬玉米的抗倒伏性及产量,以有机肥替代60%化肥氮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玉米 有机肥 抗倒伏性 化肥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邵甲元 朱虹
选用50头15~18月龄黄牛,研究氨化稻草日粮中用酒糟粉替代玉米对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酒糟粉的试Ⅰ组比添加玉米粉的试Ⅱ组每头日增重高11.6g,但差异不显著(P>0.05),全期纯增收入194.07元,增加3.69倍,差异极显著(P<0.01);试Ⅰ组比对照组每头日增重高出230g,提高46.6%,差异极显著(P<0.01),纯增收入207.56元,增加5.3倍,差异极显著(P<0.01)。单纯使用氨化稻草饲喂肉牛效果不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力 侯生珍 王志有 杨葆春 吴振岭 桂林生
试验旨在阐明10%小麦替代玉米对高原型藏羊肌纤维类型及其肌肉脂肪酸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相近[(19.35±2.18) kg]且发育良好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两组(各组设置5个重复),即对照组精料补充料为玉米组(Corn group, CG),小麦组饲喂10%小麦粉料替代精料中玉米(Wheat group, WG)。试验分预试期10 d和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与CG组相比,WG组的Ⅰ型肌纤维数量极显著下降(P<0.01),而Ⅱ型肌纤维数量则呈相反趋势(P<0.01);(2)WG组的MyHC Ⅰ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CG组(P<0.01),而MyHC Ⅱb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亦呈相反趋势(P<0.01);(3)CG组的肌肉二十二碳酸(C22:0)显著高于WG组(P<0.05),CG组的肌肉二十二碳三烯酸(C22:3)显著低于WG组(P<0.05);(4)两组的肌肉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以10%小麦替代部分玉米对高原型藏羊的肉质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桂先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朱红梅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新型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灌浆期玉米功能叶、茎秆中氮素的转运,功能叶硝酸还原酶与蛋白水解酶活性,功能叶和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与转化酶活性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籽粒蛋白质产量.在调节剂的3个浓度中,以PGRC1较合理.PGRC1处理玉米籽粒的蛋白氮含量比对照提高0.83g/kg,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13.18%,籽粒蛋白质产量比对照增加19.59%.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平 周金池 王兴仁 张福锁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冬小麦夏玉米品种 (系 )之间氮营养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3个冬小麦品种 (系 )中 ,93132具有较高的基础产量 ,而农大 95对氮肥反应最为敏感 ;3个夏玉米品种 (系 )中 ,西玉 3号不仅具有较高的基础产量 ,而且对氮肥的反应较好。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 (系 )间最佳产量和最佳施氮量有较大差异。从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冬小麦以农大 95最佳 ,夏玉米以西玉 3号最高。在 180 kg.hm-2 施氮水平下 ,冬小麦农大 95和夏玉米西玉 3号氮肥利用率较其他品种 (系 )分别高 10 .5~ 11.0个百分点和 13.9~18.7个百分点 ,这说明选择氮高效作物...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品种(系) 氮营养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晓立 何堂庆 张晨曦 田明慧 吴梅 李潮海 杨青华 张学林
【目的】明确大田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农田土壤温室气体(N_2O和CO_2)排放及其增温潜势的影响,为稳定作物产量、减少化肥投入、减少氮肥流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和2019年大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以不施肥(CK)为对照,比较等氮量条件下常规单施化肥(NPK)、有机肥替代30%(化学肥料180 kg N·hm~(-2)+有机肥90 kg N·hm~(-2),NPKM30)、有机肥替代50%(化学肥料135 kg N·hm~(-2)+有机肥135 kg N·hm~(-2),NPKM50)对夏玉米生育期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并估算玉米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和农业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结果】等氮量条件下NPK、NPKM30和NPKM50处理间的玉米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N_2O排放通量呈动态变化,且3个施肥处理的N_2O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与NPK相比,NPKM30处理两年N_2O累积排放量均值增加5.22%,而NPKM50处理降低7.92%。玉米生育期N_2O累积排放量占土壤全氮的12.91?—18.74?。3个施肥处理间CO_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幅为74.53—367.04 mg·m~(-2)·h~(-1)。施肥显著增加CO_2累积排放量,与NPK相比,NPKM30和NPKM50处理两年CO_2累积排放量均值分别增加0.91%和5.79%;GWP分别增加2.07%和2.10%。与NPK处理相比,NPKM30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和单位产量碳足迹降低2.46%和1.43%,而NPKM50处理增加3.37%和1.43%。【结论】部分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增加玉米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但能够保持玉米产量稳定,同时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单位产量碳足迹,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生态效益,有机肥替代30%(NPKM30)是实现玉米稳产减肥减排较为理想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范丹 范传棋 胡小平
本文采用饲料原料有效能值比较方法,测算了20092015年进口玉米替代品对国内玉米的替代数量,并分析了玉米替代品价格红利与进口数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玉米替代品价格红利与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之间呈同向变动关系,玉米替代品价格红利是造成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变动的最关键因素,也是近年来中国进口大量玉米替代品导致国内玉米过剩的最主要原因。当高粱、大麦、DDGS、小麦的价格红利保持在每公斤0.31元、0.14元、0.20元、0.17元时,玉米替代品进口量保持均衡状态,一旦出现更高或更低的价格红利,就会引起玉米替代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范丹 范传棋 胡小平
本文采用饲料原料有效能值比较方法,测算了2009~2015年进口玉米替代品对国内玉米的替代数量,并分析了玉米替代品价格红利与进口数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玉米替代品价格红利与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之间呈同向变动关系,玉米替代品价格红利是造成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变动的最关键因素,也是近年来中国进口大量玉米替代品导致国内玉米过剩的最主要原因。当高粱、大麦、DDGS、小麦的价格红利保持在每公斤0.31元、0.14元、0.20元、0.17元时,玉米替代品进口量保持均衡状态,一旦出现更高或更低的价格红利,就会引起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的变化。本文还利用2016年1~11月玉米价格出现新变化后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风岩 邓好 杨正伟 张涛 刘宁 王建平
为研究水培小麦(Triticum aestivum)苗对奶牛产奶量、采食量和主要生产性能测定(DHI)指标的作用效果。选择180头泌乳奶牛,根据体重、产奶量、泌乳天数,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一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1 kg新鲜水培小麦苗。基础日粮参考NRC (2001)推荐的标准配制,精粗比为50:50。结果显示: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了0.74 kg·d~(-1) (P=0.17),其中初产奶牛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67kg·d~(-1) (P <0.05),泌乳后期奶牛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45 kg·d~(-1) (P=0.07),有差异显著的趋势。干物质采食量平均降低0.56 kg·d~(-1) (P <0.05),乳脂肪含量降低了8.15%(P=0.06),乳中脂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结果表明,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水培小麦苗能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降低乳中脂肪含量,提高初产奶牛产奶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经廷 王志敏 周顺利
【目的】探讨夏玉米季不同施氮水平土壤硝态氮(NO3--N)累积及对后茬冬小麦的影响,利用作物轮作降低土壤NO3--N累积,减缓其淋洗,以提高氮肥周年利用率。【方法】夏玉米季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冬小麦采取节水省肥栽培,研究夏玉米收获后土壤剖面累积的NO3--N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NO3--N累积动态的影响。【结果】夏玉米季施氮量与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NO3--N累积量与冬小麦的产量都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冬小麦季采取限氮或不施氮处理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各层NO3--N含量,与夏玉米收获后相比都有显著降低。夏玉米季施氮240 kg.hm-2、冬小麦季施氮157.5 kg.hm...
关键词:
土壤硝态氮 氮肥 夏玉米 冬小麦 后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琴 张福锁 毛达如
本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铁对玉米体内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对玉米体内氮代谢有较大的影响。在尚未对植株生物量产生明显影响的条件下,供铁已显著提高了玉米新叶中全铁和全氮含量,并显著提高了玉米新叶的叶绿素含量。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缺铁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缺铁条件下,玉米新叶中蛋白质含量下降,而游离氨基酸大量累积,并导致了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下降。
关键词:
铁供应 氮代谢 玉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