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4)
2023(2810)
2022(2326)
2021(2357)
2020(2100)
2019(4927)
2018(5150)
2017(9523)
2016(5166)
2015(5433)
2014(5528)
2013(5402)
2012(4810)
2011(4338)
2010(4563)
2009(4485)
2008(4672)
2007(3859)
2006(3682)
2005(3445)
作者
(13189)
(11089)
(10861)
(10643)
(7093)
(5212)
(5166)
(4308)
(4248)
(3896)
(3848)
(3765)
(3577)
(3565)
(3504)
(3504)
(3198)
(3173)
(3102)
(3046)
(2754)
(2739)
(2603)
(2568)
(2549)
(2527)
(2443)
(2335)
(2180)
(2122)
学科
(15826)
经济(15791)
(13931)
(12516)
管理(12426)
(10959)
保险(10868)
(10428)
企业(10428)
(8112)
银行(8111)
中国(7794)
(7730)
(7634)
制度(7406)
(7406)
(6472)
方法(6406)
(6246)
金融(6246)
体制(5946)
数学(5789)
数学方法(5722)
各种(4553)
类型(4486)
种类(4471)
各种类型(4468)
(4349)
业经(3860)
业务(3830)
机构
大学(65169)
学院(63745)
(28371)
经济(27523)
管理(24627)
中国(23374)
研究(22932)
(19482)
理学(19362)
理学院(19165)
管理学(18897)
管理学院(18749)
(14189)
财经(13420)
(12234)
(11399)
科学(11346)
中心(11242)
(10931)
财经大学(10084)
研究所(9823)
北京(9748)
(9303)
金融(9165)
(9001)
经济学(8950)
(8846)
人民(8641)
银行(8508)
(8502)
基金
项目(36100)
研究(28303)
科学(28220)
基金(26225)
(22178)
国家(21956)
科学基金(18958)
社会(18077)
社会科(16960)
社会科学(16954)
教育(13273)
基金项目(13089)
(13031)
编号(11577)
自然(11526)
资助(11452)
自然科(11253)
自然科学(11250)
(11241)
自然科学基金(11066)
成果(10454)
(8593)
课题(8521)
(8391)
(8155)
重点(7949)
教育部(7716)
国家社会(7493)
大学(7191)
人文(7155)
期刊
(35887)
经济(35887)
研究(27833)
中国(19888)
(16101)
金融(16101)
(15586)
管理(9490)
教育(9177)
(7774)
学报(7019)
财经(6973)
科学(6786)
大学(6012)
(5854)
学学(5445)
经济研究(5283)
技术(4998)
(4793)
保险(4355)
(4355)
(4332)
卫生(4332)
农业(4312)
理论(4289)
业经(4253)
问题(3854)
实践(3845)
(3845)
改革(3516)
共检索到116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季尚华  李希峰  
山东省日照市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力度,2010年实行统筹金支付额限额结算,2012年实行大病据实结算、部分病种单病种结算、普通病种限额结算的复合式结算办法。有力地控制了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有效地遏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在保证制度平稳运行的前提下,进行限额结算管理。一是保证参保职工个人基本医疗需求,个人发生的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肖亚东  李森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不断加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力度,积极探索"总额预算、弹性结算、按病种付费"的复合型费用结算方式,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和保障基金安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总额预付控制。通过总额控制,有效控制医院任意扩大服务项目、增加住院天数和病人数量,遏制医疗机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促使医疗机构积极控制医疗消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晓英,任爱民,房梅玉  
目前,非营利性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面对的现实,一是国家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及医院经费短缺与社会的高需求的矛盾;二是病人看病要付一定比例费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既约束了病人,也约束了医院。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前几年搞医疗保险试点有过教训,由于政策设计有漏洞,反而刺激了医疗消费,造成杜会保险资金出现赤字。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医疗保险改革总的方针应是既保证必要的医疗服务,又不使医疗费用过高。医疗服务的供方、需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政府形成了四角三方关系。在我国经济水平低的情况下,医疗保险改革,三方都着眼在医药费上,怎么做既少花钱,又保证基本医疗。医疗保险机构就要一方面控制需求,一方面控制供给。在这三方关系中,定点医院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的关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军山  江可申  
医疗保险付费方式不仅与医疗费用的控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它还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介绍目前国内外关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研究成果,并从政府视角,运用博弈论有关知识,通过1个基本模型阐述各种付费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最后得出对我国付费方式改革与运营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雪莲,杨光泽,刘淑芳  
医疗保险好比一个蓄水池,基金筹集是入水口,付费是出水口,出水口的大小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蓄水池的蓄水能力。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无不表明,付费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最有效的办法。医疗保险付费方式通过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供方)和参保人(以下简称被保险方)行为的监督、控制,使基本医疗服务消费保持为当地适当的水平,从而有效地使用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如何制订适当的付费方式,从而在供方、被保险方、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三方之间形成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既调动供方的积极性,又合理使用医疗费用,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崔佳  刘桂芝  张喜红  
医疗保险中的定额付费方式指不论实际发生了多少医疗费用,均以事先确定的标准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这种支付方式的有效运作意味着可以在控制医疗费用的同时又确保医疗质量。本文认为可能对定额付费方式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服务质量对患者诊疗需求的影响程度;医疗机构增加患者诊疗需求的意愿;医疗机构的拒诊和撇脂行为;经办机构在合同签订方面的权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翔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其他医疗保险一样,健康运行的关键是能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通过对居民医保制度特点及国外医保付费制度的研究,结合镇江市居民医保付费制度的实践,根据居民医疗保险有别于职工医保付费制度设计的前提及借鉴,提出居民医保应实行以"参保定点人头"为核心的"总额预算管理"的复合式付费制度,通过构建"资金跟着病人走",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机制,为居民提供优质、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阿娜  
近些年来,世界各个国家医疗费用的持续攀升,并由此引发的政府公共卫生预算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医疗消费支出的不断扩大,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探究费用上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遏制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是解决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奕婷  王坚强  莫显昆  
以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该市医疗保障局2015—2020年住院患者医保结算补偿数据库。以2020年CPI为基准,对费用数据贴现。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估支付方式改革对分级诊疗的影响。研究表明:(1)2015—2020年长沙市城乡居民参保住院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和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构成比分别呈缓慢上升、上升后基本持平和缓慢下降趋势;(2)平均住院日在各级医疗机构均呈现下降趋势;(3)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和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次均费用呈缓慢下降、基本持平和波动上升趋势;(4)自付比例在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持平,在二、三级医疗机构较2015年略有下降。基于病种分值付费的分级诊疗能够减轻基层医疗机构患者的医疗负担,但尚未体现出对患者分流的明显效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亮  金昌晓  海闻  
实行单病种付费制度目的在于促进有效利用有限卫生资源,并充分发挥其最大社会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长,达到更加公平地分配我国卫生资源,提高公民健康水平的最终目的。我们研究发现,单病种付费制度并不能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医疗费用,单病种付费制度虽能对控制医疗费用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医疗保险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奕  陈仪  石菊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是规范医疗服务提供方行为、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2009年新医改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愈加重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作用,各地医保部门也积极开展改革试点。文章通过梳理针对我国各地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以及总额预付试点改革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对试点经验以及成效进行评述,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瞿婷婷  解乃琪  易沛  
为了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国自2011年起正式推行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支付方式。本文采用2013—2014年广东省多个地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微观数据,建立倍差法模型,定量评估了此项改革的控费效果,分析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革没有显著降低住院医药费用,但使医保付费降低了5.76%,使患者付费提高了7.01%。改革对一级医院的控费效果符合政策目标,对三级医院的控费效果则不尽理想,这与三级医院的医保付费限额偏低有关。为了从医疗保险获得足额的付费,并规避年终清算的超支风险,三级医院在不同药品之间、不同医疗项目之间以及医药之间将目录内或报销比例较高的医药项目(西药、中成药)替换为目录外或报销比例较低的医药项目(中草药、检查、手术、化验)向患者转移医药费用,同时将较低和较高的医保付费分别分配在年初和年末。上述结果对不同的样本期、控制组均稳健成立。本文为未来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乐乐  俞乔  
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结合中国医疗改革的制度背景,采用四川省成都市2011~2015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超大样本数据,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方法,从医疗费用结构和医疗保险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和医疗保险等因素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医疗总费用支出具有正效应;(2)疾病类型越严重,医药费用占比越高会更加削弱医疗总费用支出的正效应,材料费用占比越高会更加增强医疗总费用支出的正效应;(3)医疗保险实际报销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对于医疗总费用的支出具有负效应,而可补偿费用(名义报销比例)对于医疗总费用支出具有正效应;(4)医药费用占比和材料费用占比提高是影响医疗总费用增长的主要表现,但是医药费用占比对医疗总费用支出的影响在不断减小,材料费用占比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不断增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任福荣  
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搞好医疗机构配套改革,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的精神、结合本市实际,不等不靠,知难而进,大胆实践,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于1999年初在卫生系统率先制定出台了包括三大方面9项内容的《青岛市医疗机构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青岛市区域卫生规划》方案已经青岛市政府颁布实施。通过采取关、停、并、转、迁等方式对53个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机构调整(其中,市卫生局直属单位由29个减少到21个),使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医疗卫生单位的结构布局日趋合理;其次,人事制度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