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4)
- 2023(13165)
- 2022(10966)
- 2021(9955)
- 2020(8088)
- 2019(18280)
- 2018(17960)
- 2017(34803)
- 2016(18519)
- 2015(20555)
- 2014(20338)
- 2013(20558)
- 2012(19693)
- 2011(18198)
- 2010(18610)
- 2009(17513)
- 2008(16966)
- 2007(15313)
- 2006(14192)
- 2005(13268)
- 学科
- 济(100019)
- 经济(99923)
- 管理(49805)
- 业(49034)
- 企(35503)
- 企业(35503)
- 方法(32617)
- 中国(29474)
- 数学(28631)
- 数学方法(28490)
- 地方(26545)
- 农(25850)
- 业经(20513)
- 财(18889)
- 学(18278)
- 贸(18098)
- 贸易(18084)
- 农业(17985)
- 制(17795)
- 易(17494)
- 银(16460)
- 银行(16409)
- 地方经济(16307)
- 行(15937)
- 融(15796)
- 金融(15796)
- 环境(14343)
- 发(13969)
- 技术(12574)
- 体(12243)
- 机构
- 学院(280101)
- 大学(279805)
- 济(130363)
- 经济(127963)
- 研究(106461)
- 管理(101778)
- 理学(86346)
- 理学院(85251)
- 管理学(84071)
- 管理学院(83545)
- 中国(81559)
- 科学(62762)
- 京(60179)
- 财(58697)
- 所(55517)
- 农(52338)
- 研究所(49946)
- 中心(46429)
- 财经(45755)
- 江(42703)
- 业大(41868)
- 经(41445)
- 经济学(41187)
- 农业(41007)
- 北京(38984)
- 院(37502)
- 经济学院(36937)
- 范(36507)
- 师范(36061)
- 州(33979)
- 基金
- 项目(175905)
- 科学(137766)
- 基金(127500)
- 研究(126071)
- 家(112800)
- 国家(111838)
- 科学基金(93662)
- 社会(83502)
- 社会科(79272)
- 社会科学(79254)
- 省(68424)
- 基金项目(67181)
- 自然(58542)
- 划(57786)
- 自然科(57125)
- 自然科学(57106)
- 自然科学基金(56098)
- 教育(55797)
- 资助(51439)
- 编号(48743)
- 发(44438)
- 重点(40097)
- 成果(39877)
- 部(38783)
- 创(36472)
- 发展(35607)
- 国家社会(35185)
- 展(35074)
- 课题(34890)
- 创新(34283)
- 期刊
- 济(155931)
- 经济(155931)
- 研究(92107)
- 中国(58951)
- 农(48564)
- 学报(45514)
- 财(42158)
- 科学(41635)
- 管理(39717)
- 大学(34055)
- 农业(32838)
- 学学(32443)
- 融(31745)
- 金融(31745)
- 经济研究(26899)
- 教育(25524)
- 业经(24917)
- 财经(23569)
- 技术(22681)
- 问题(20952)
- 经(20466)
- 贸(17450)
- 业(17009)
- 国际(16026)
- 技术经济(15629)
- 商业(14902)
- 世界(14649)
- 统计(12960)
- 理论(12950)
- 经济问题(12887)
共检索到445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江永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2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合计为31.8万亿美元,美、日两国分别占32.8%和12.6%,位居世界经济第六位的中国大陆占3.9%。日美两国分别是中国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国;中国分别是日美两国第二和第五大海外市场。中美日三国经济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姜春明
自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由于两国政府和民间企业的长期不懈努力,使两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得到不断发展。尤其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开放,苏联解体并走向市场经济,中俄和中韩关系的改善,围绕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进一步加快了这一地区的资本、商品、技术和劳动的流动,因而使中日经济关系又迎来了90年代的新时期。目前,两国在进出口贸易、日本对华投资以及日元贷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出现了可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雪峰
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大海啸和核泄漏复合型大灾难重创了日本经济。震后日本经济出人预料地迅速恢复,但仍面临着灾后重建、核事故处理、电力不足、日元汇率居高不下等难题。加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不稳定等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复苏缓慢。日本政府已出台重建财政、提高消费税、制定新能源战略以及参与TPP谈判等解救措施,但这些政策措施是否奏效,尚需时间的检验。日本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投资对象国之一,其经济前景及政策走向,必将对日中两国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值得关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艳君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化深入发展,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辰晨 何伦志
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及引领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潮流的基本途径与战略选择,这已成为全球各国或地区政府的共识。低碳经济以其"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优势受到世界各国政府所青睐,将其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快速复苏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凭借其低碳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在政治、经济、技术、贸易和金融方面构筑全球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平
通过国内生产总值 (GDP)、人均GDP、进口值、出口值四大总体指标的对比分析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秀芳
在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中日两国在各自经济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合作,贸易结构趋向成熟,并形成了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共存的格局。然而,由于中日两国的战略目标、发展趋势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差异,使得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双方的不和谐音将会加剧,竞争摩擦、矛盾将成为中日经济关系的主流
关键词:
过渡时期 中日经济关系 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建伟
我国经济增速能够持续回升,内在条件是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已进入复苏阶段,刺激经济增长有充足的内需扩大空间;外部因素是国内大力度的扩张性政策刺激内需快速增长,弥补了出口大幅度下降产生的需求缺口,使经济运行从2009年初的超跌状态迅速向内在增长趋势回归。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国内调控政策力度的稳定性与美欧日经济的发展动态。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能够实现GDP增长9%、物价涨幅控制在2%以内的良好发展状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经济发展 三次产业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连仲
199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大趋势徐连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GDP的增长幅度略小于1994年,但仍然会保持在10%以上从1995年国家经济政策取向看,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工作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欧阳晓慧
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北京物资学院)欧阳晓慧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令人瞩目的三大趋势∶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步入了新的里程,由过去经营分散、粗放的传统落后的经济向着现代化分工协作、集约经营的规模经济迈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建伟
未来我国经济增速能否持续回升,取决于外部发展环境能否好转和国内调控政策的力度及其可持续性。模拟分析表明,只要国内财政支出力度和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就能超过8.5%,恢复快速增长状态。国内调控政策力度紧缩、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会导致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二次探底现象。要保持2010年经济较快增长,同时防止信贷规模过度扩张、抑制潜在金融风险,保持财政支出力度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是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发展环境 发展趋势 政策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祝宝良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经济遏制了急剧下滑的势头,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8.5%左右。2010年,世界经济将出现缓慢复苏,外需有望止跌回升,但我国经济仍面临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内生增长动力不足、银行不良资产潜在风险增大等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今年以来,全国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20字方针,坚持从紧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良好。同时,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未解决,有的还在累积,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并切实设法解决,才能为保持明年和“九五”期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枭吟
以因特网为标志、广泛渗透于高科技领域的数字革命浪潮,带来比工业革命更快、更加深刻的社会变革,并且成为支撑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数字经济的出现,孕育了新的消费模式,推动全球产业整合与升级,催生出新的生产模式。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应该积极完善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企业经营模式和市场环境,加快企业和市场的数字化创新步伐,建设服务型数字政府,平衡数字资源,提升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世界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