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6)
- 2023(4151)
- 2022(3707)
- 2021(3533)
- 2020(2877)
- 2019(6800)
- 2018(6580)
- 2017(13023)
- 2016(7365)
- 2015(8076)
- 2014(8299)
- 2013(8063)
- 2012(7599)
- 2011(6934)
- 2010(7235)
- 2009(6734)
- 2008(6579)
- 2007(6070)
- 2006(5558)
- 2005(4935)
- 学科
- 济(26725)
- 经济(26703)
- 管理(21485)
- 业(20071)
- 企(16254)
- 企业(16254)
- 方法(10650)
- 数学(9591)
- 数学方法(9361)
- 农(9237)
- 财(7923)
- 策(7900)
- 中国(7373)
- 地方(6243)
- 学(5911)
- 农业(5868)
- 业经(5741)
- 贸(5723)
- 贸易(5721)
- 及其(5642)
- 制(5632)
- 易(5590)
- 政策(5188)
- 环境(5178)
- 方针(4561)
- 银(4513)
- 述(4502)
- 阐(4502)
- 阐述(4502)
- 银行(4500)
- 机构
- 学院(103478)
- 大学(101589)
- 济(42490)
- 经济(41444)
- 管理(40249)
- 研究(39051)
- 理学(33880)
- 理学院(33472)
- 管理学(32907)
- 管理学院(32707)
- 中国(29840)
- 科学(24168)
- 京(22269)
- 财(20791)
- 所(20730)
- 研究所(18803)
- 农(17641)
- 中心(17451)
- 江(16865)
- 财经(15366)
- 院(14718)
- 业大(14705)
- 范(14557)
- 师范(14463)
- 北京(14416)
- 经(13847)
- 农业(13758)
- 州(12953)
- 省(12193)
- 经济学(11635)
- 基金
- 项目(66710)
- 科学(52313)
- 研究(49827)
- 基金(46547)
- 家(40461)
- 国家(40103)
- 科学基金(33850)
- 社会(29596)
- 社会科(28014)
- 社会科学(28006)
- 省(26574)
- 基金项目(23720)
- 划(22844)
- 教育(22589)
- 自然(22338)
- 自然科(21761)
- 自然科学(21755)
- 自然科学基金(21317)
- 编号(21037)
- 资助(20179)
- 成果(17455)
- 课题(15460)
- 重点(15392)
- 发(15015)
- 部(14701)
- 创(13130)
- 性(12587)
- 策(12587)
- 科研(12498)
- 创新(12314)
共检索到162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朴英爱 金香兰
日本的FTA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日本在2010年的《关于全面经济合作的基本方针》、2012年的《再生战略》、2013年的《再兴战略》中都对FTA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日本FTA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策目标从强化经济伙伴关系变为推进高水平的FTA并进行农业改革;FTA的重心从东亚扩大到亚太;主要谈判对象国由经济小国变为巨大经济圈。这些变化不仅对日本,也会对我国以及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影响。因此,我国要审时度势,及时采取必要的对策将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昌黎
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正进入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多层次自由贸易同时发展的新阶段。日本政府修改了"WTO一边倒"的对外贸易战略,对双边自由贸易采取了越来越积极的态度,与各国家和地区缔结FTA/EPA的进程明显加快,日美、日欧FTA也提上了议事日程。相比之下,中日FTA不仅在日本FTA战略中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政府主动倡导中日FTA以后,日本政府也没有积极地回应。日本政府对中日FTA的消极态度违背了其发展双边自由贸易的宗旨,不利于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不利于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发展。中国应该利用中日关系转暖的有利时机,继续倡导和推动中日FTA。
关键词:
日本 双边自由贸易 中日FTA 对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芳
战后,日本在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在如何尽快地发展经济、增强本国的生产力、实现赶超欧美国家的战略目标方面,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完全听凭市场机制,形成一般供给,然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逐步优胜劣汰,使一般供给逐步转化为有效供给;二是以适当国家干预补充市场机制,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促使本国有限的资源直接形成有效供给,缩短实现有效供给的时间。日本从其岛国资源条件的制约和成长、赶超型经济等国情出发,采取了后者,而且在产业政策运作方式上进行了适时的转换,形成了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卓南生
日本政坛变化与内外政策走势[新]卓南生任何稍微关心国际形势的朋友都会留意到,日本是一个愈来愈受注目的话题。一方面是由于日本势力抬头,其一举一动都对国际社会(特别是亚太区域)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另一方面是日本现在处于变动与调整时期,1945年战败以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剑锋
本文从农协、经团联等利益集团的冲突与博弈的视角来观察日本农业政策的变化,并结合利益集团理论对FTA/EPA推动下的日本农业政策演变作出解释。长期来看日本农业政策的方向性调整是由日本的国家利益导向的,而阶段性具体政策的变化是由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而实现的。在从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系转向缔结东亚地区FTA/EPA的大背景下,日本农业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水平将会逐步降低,日本农业政策改革的重点将置于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景博 冯相昭
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类主要措施,在气候变化减缓行动难以很快奏效的情形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更为紧迫的选择。一个有效的适应行动机制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而公众和决策层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是适应行动机制的形成基础。本文以银川阅海湿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研究案例,从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两个层次进行讨论,比较其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及其对适应措施的评价和需求,以期对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的认知基础研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社会公众和决策层,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基础均已基本形成,但公众的认知基础要弱于决策层,并且在认知的准确程度上低于决策层;公众和决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 认知 政策评价 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小英
一、日本就业政策的体系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就业政策是促进劳动力供求在市场达到合理平衡并维持这一平稳的政府行为,是对市场的补充和调节。就业政策的目标是,使拥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都有工可作,尽可能降低失业率,达到充分就业。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行为,可能会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昭
日本战后住宅建设政策及其变化赵昭一、日本战后住宅建设政策的形成及体系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经济十分衰败,当时政府面临420万户无家可归的家庭。冬季临近居民越冬成为大问题,为此政府组织力量运输木材和茅草搭建临时性住宅,同时安排两家或几家合住,并腾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媛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法律政策体系,推动城市适应行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梳理不同阶段日本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议题和突出特征,针对城市适应总体框架、主要适应内容、保障和支撑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讨论日本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实践。结合日本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应夯实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将适应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完善跨城市和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建立多元主体适应气候变化机制、促进多目标协同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 城市 政策机制 实践进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涛
<正>在3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中央银行早于市场预期开启了政策转向,退出了长达八年的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从-0.1%提高到0~0.1%,同时还结束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并停止购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木村真悟 黄昕炎 徐智琳
本文对日本农业基本概况、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及政策发展要点进行了描述,并对2010年日本农业政策和长期支持政策进行了评价,最后对2011年日本主要政策发展的最新动向进行了跟踪。
关键词:
日本 农业 政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袁跃东
一国汇率政策的选择,最终是为其经济和金融的长远发展服务的。考察日元汇率政策长达50年的演变历程及其中的成败得失,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内在规律的必然性。别国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汇率政策的谋划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日元 汇率政策 人民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雪松 陈曦明 方芳 张征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是政府在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之后做出的重大决策,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会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着眼于政策调整、家庭规划和政府公共产品需求,以上海市住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二孩政策"对现阶段学区房价格的影响。文章以特征回归模型为基础,讨论了人口政策变化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口新政出台后,与临近的普通住房相比,学区房的相对溢价程度更高。文章进一步采用固定边界法,发现优质学区房的溢价涨幅(约为8.6%-11.8%)高于普通学区房(约为2.49%-3.97%),充分说明在人口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雪松 陈曦明 方芳 张征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是政府在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之后做出的重大决策,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会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着眼于政策调整、家庭规划和政府公共产品需求,以上海市住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二孩政策"对现阶段学区房价格的影响。文章以特征回归模型为基础,讨论了人口政策变化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口新政出台后,与临近的普通住房相比,学区房的相对溢价程度更高。文章进一步采用固定边界法,发现优质学区房的溢价涨幅(约为8.6%-11.8%)高于普通学区房(约为2.49%-3.97%),充分说明在人口政策调整后,我国部分家庭对优质教育更加渴望。文章采用匹配回归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仍支持上述研究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