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4)
2023(2588)
2022(2319)
2021(2333)
2020(2100)
2019(4838)
2018(5061)
2017(11002)
2016(5955)
2015(6962)
2014(7094)
2013(7251)
2012(7109)
2011(6613)
2010(6828)
2009(6687)
2008(6594)
2007(5999)
2006(5581)
2005(5290)
作者
(18049)
(14847)
(14634)
(14179)
(9330)
(7010)
(6919)
(5624)
(5424)
(5278)
(4897)
(4806)
(4781)
(4634)
(4557)
(4355)
(4295)
(4266)
(4265)
(4095)
(3799)
(3639)
(3578)
(3434)
(3388)
(3332)
(3295)
(3252)
(2965)
(2863)
学科
(24364)
经济(24331)
管理(13135)
(12696)
中国(9520)
方法(9491)
数学(8650)
数学方法(8596)
(8146)
(8039)
企业(8039)
(7028)
(6882)
贸易(6876)
(6729)
(6206)
银行(6199)
(6035)
地方(5682)
(5540)
(5247)
金融(5246)
农业(5016)
业经(4601)
(4499)
(4214)
(4188)
税收(3994)
(3968)
环境(3952)
机构
大学(93265)
学院(91770)
(39822)
经济(38904)
研究(33964)
管理(31829)
中国(27080)
理学(26246)
理学院(25914)
管理学(25615)
管理学院(25426)
(21015)
(20575)
科学(18903)
(17865)
财经(16154)
研究所(15790)
(14433)
中心(14381)
北京(14074)
(13504)
(13288)
(13268)
师范(13200)
经济学(12418)
(12177)
财经大学(11832)
(11334)
经济学院(11307)
业大(11218)
基金
项目(50487)
研究(39366)
科学(38284)
基金(35103)
(30250)
国家(29994)
社会(23982)
科学基金(23648)
社会科(22624)
社会科学(22618)
基金项目(18566)
(18246)
教育(17606)
编号(17017)
(16528)
成果(15249)
资助(14747)
自然(13784)
自然科(13274)
自然科学(13266)
自然科学基金(12976)
(11990)
课题(11961)
(11862)
重点(11308)
(10468)
教育部(10044)
项目编号(9897)
社科(9835)
(9785)
期刊
(48817)
经济(48817)
研究(32564)
中国(16474)
(13554)
(12855)
(12184)
金融(12184)
管理(11930)
学报(11467)
科学(11211)
教育(10183)
农业(8996)
大学(8678)
业经(7960)
学学(7939)
财经(7786)
经济研究(7781)
问题(7574)
(7155)
(6698)
国际(6555)
技术(6285)
现代(6086)
理论(5624)
商业(5164)
实践(5064)
(5064)
(4935)
世界(4848)
共检索到148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柯  齐康  王成康  
日本商店街的发展变化是日本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功案例之一,它的产生发展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化,我国的骑楼以及檐廊与它有许多相似之处,文章通过剖析它从传统商店街一步步发展变化至今的过程,期望能为我国的传统街区改造带来一些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思利  李鹏鹏  
近年来,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历史街区采用居民完全迁出后再开发的简单粗暴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历史街区的主导功能由居住转化为商业娱乐,由此导致历史街区文化特色消失甚至空间同质化严重。文章以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以城市人口热力数据、高德兴趣点数据(POI)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街区街巷活力与业态测度体系。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街区街巷活力与商业业态的相关性现状,进而提出了业态数量、密度、运营方面的几点策略。以期加强历史街区的商业发展与历史文化真实性展现的结合,增强历史文化体验感,实现街区的多元永续活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蔡辉  段希莹  
我国传统商业街区的形成源于居住区,更依赖于街区内居民的消费支撑而发展壮大。商住混合的空间形态为各种规模的业态生存提供土壤。前店后舍(宅)的建筑格局,充分体现出小农经济背景下的城市社会空间特征。历经上千年的积淀,传统商业街区结晶出独特的空间系统,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间艺术范式。本文力求揭示那些传统且以商业功能为主并历经流变的城市商业街区在景观、文化价值以及城市肌理、空间范式方面的形态演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思嘉  李斐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成为诸多城市采取的重要战略,历史街区成为实施这一策略的核心引擎。然而,这一进程的成效却不尽人意。本文结合城市发展背景,分析伊朗、塞尔维亚、葡萄牙三个国家重要城市以不同文化政策为契机,实施文化主导的历史街区城市更新项目。梳理其更新模式和成效,总结为三种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路径,最后提出对我国文化导向下城市更新实践的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绍莲  
选择中山市的孙文西路历史商业街区为案例展开研究,以物质形态结构和商业形态结构为切入点,综合使用了历史地理研究、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商业街区的演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商业街区的兴衰演变过程,其实就是其商业形态和物质形态的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辩证的动态发展过程。只有在物质形态和商业形态之间达成新的平衡时,商业街区才能获得繁荣和发展,否则,商业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共同衰败将无法避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蔚丹  
街区制是众多国外社区建设的常用模式,其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具有诸多借鉴与启示。本文回顾国外街区制的发展历程,结合美、英、俄的街区制实践类型和实例研究,总结出国外街区制建设在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功能混合、居住人群混合、街区安全管理、公众参与决策五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增加路网密度、实施用地混合、推进居住人群混合、完善配套政策与管理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决策的应用策略,初步提出空间导向型、社会导向型、政策导向型三种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蔚丹  
街区制是众多国外社区建设的常用模式,其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具有诸多借鉴与启示。本文回顾国外街区制的发展历程,结合美、英、俄的街区制实践类型和实例研究,总结出国外街区制建设在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功能混合、居住人群混合、街区安全管理、公众参与决策五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增加路网密度、实施用地混合、推进居住人群混合、完善配套政策与管理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决策的应用策略,初步提出空间导向型、社会导向型、政策导向型三种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正兵  
通过对城市再生语境下西方文化街区的理论与实践的梳理分析,厘清文化街区的基本概念,解读文化街区的基本特征,剖析文化街区建设的精神要义和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将中西方两个典型文化街区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西方文化街区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以期改变我国文化园区的定位不清与管理错位等现象,并推动我国文化园区的合理定位与科学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红艳  李晓雪  
步行街改造提升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部署。目前,首批11条试点步行街已全部被确认为全国示范步行街,其溢出效应和带动作用显著,并在破解步行街改造难题、培育街区特色优势、创新商旅文融合机制、推进智慧街区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各地应结合本地步行街发展实际,积极借鉴这些经验,突破步行街发展难点和瓶颈,推动步行街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海洁  王雪洋  
本研究作为一项社会学质性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和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以靖宇街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经过对老道外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梳理并前往街区实地走访观察,发现正在进行中的道外历史街区改造工程实质是一场以破坏历史建筑、迁走原住居民为代价的商业开发;在此基础上对街区改造中的各方展开深入访谈,探寻这场利益纠葛中文化之殇的原委,并推而广之,挖掘我国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改造工程走入误区的根源,最后提出如何在历史街区改造中明确政府角色,处理好安居工程与历史街区改造的矛盾关系,并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奇峰  蔡天抒  
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是20世纪初潮汕华侨打工经济回流与外商投资共同推动城市化的结果。随着城市中心漂移,其商业垄断地位渐失,物质结构与社会结构双向老化。房屋产权细碎化,预期收益不稳定,使得地方财政与市场资本的空间生产均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新区,旧城则被负向循环锁定。小公园街区从改善居住条件到追求城市土地收益,经历了"见缝插针"式的独栋危房改造、"成片配套"式的居住组团建设、"大拆大建"式的空间生产三个改造阶段,最终政绩效应与市场利益的契合使小公园街区的改造沦为权力和资本主导下以土地效益为目标的城市开发活动。本文从小公园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的困境出发,讨论了保护规划预期与实际开发博弈的深层矛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袁志华  
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相关规范,构建商业街区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并对指标加以说明。以深圳市坪山区商业街区改造项目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数据,构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通过路径系数判定指标间的影响程度,并计算出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后的区域进行实地调研与数据获取,并对其产生的综合效益作出实证评价研究,结合指标权重,计算出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评价分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健彪  
面对当前的城市拆迁改造,以即将改造的西安"回坊"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对回族历史街区如何定位,如何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适应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如何处理好保护与改造、开发与利用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探讨了回族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云兰  
概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发达国家在历史街区保护的立法、行政管理、公众参与及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城市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的,处理好这一关系,城市将得以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学荣  张学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