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3)
2023(13644)
2022(11966)
2021(11185)
2020(9285)
2019(21419)
2018(21380)
2017(40409)
2016(22450)
2015(25535)
2014(25678)
2013(25378)
2012(23928)
2011(21749)
2010(21894)
2009(20012)
2008(19544)
2007(17456)
2006(15465)
2005(13879)
作者
(68333)
(56685)
(56421)
(53487)
(36325)
(27287)
(25640)
(22381)
(21654)
(20441)
(19506)
(19243)
(18194)
(18154)
(17670)
(17356)
(16994)
(16897)
(16241)
(16205)
(14361)
(14245)
(13870)
(12880)
(12794)
(12722)
(12657)
(12572)
(11574)
(11274)
学科
(91830)
经济(91734)
管理(60682)
(58426)
(47304)
企业(47304)
方法(37018)
数学(31216)
数学方法(30782)
中国(27133)
(25513)
地方(24381)
(23126)
业经(21245)
(19699)
农业(17255)
(16299)
贸易(16286)
(16036)
(15702)
理论(15421)
(15268)
环境(14943)
(14768)
技术(14707)
银行(14704)
(14332)
金融(14331)
(14143)
(13592)
机构
大学(322319)
学院(320636)
管理(121950)
(120768)
经济(117842)
研究(115879)
理学(104400)
理学院(103058)
管理学(101067)
管理学院(100492)
中国(85716)
科学(76020)
(71424)
(61211)
(58142)
研究所(55884)
(54516)
中心(51301)
业大(50565)
(48847)
北京(45884)
农业(45696)
(45677)
师范(45157)
财经(42900)
(42340)
(40104)
(38846)
技术(36917)
师范大学(36434)
基金
项目(216403)
科学(167650)
研究(156238)
基金(153270)
(135228)
国家(134031)
科学基金(112972)
社会(94051)
社会科(88826)
社会科学(88803)
(85740)
基金项目(81426)
自然(75069)
自然科(73294)
自然科学(73276)
(72829)
自然科学基金(71920)
教育(71306)
编号(64407)
资助(63932)
成果(52988)
(49874)
重点(49073)
(46328)
课题(45525)
(44280)
科研(41445)
创新(41275)
计划(40288)
大学(39337)
期刊
(142486)
经济(142486)
研究(96253)
中国(67359)
学报(56475)
(53561)
科学(51041)
管理(46445)
教育(41818)
大学(41388)
(39569)
学学(38689)
农业(37566)
(28446)
金融(28446)
技术(28236)
业经(24080)
经济研究(21476)
财经(20282)
图书(19373)
(19339)
问题(17954)
(17257)
科技(16585)
理论(15832)
(15425)
资源(15422)
现代(15374)
技术经济(15249)
实践(14611)
共检索到488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敏  柴学军  许源剑  王跃斌  胡则辉  
测定了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多种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日本黄姑鱼的胚胎发育阶段即能检测出较低的淀粉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胃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不能被检出;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的活性随着仔稚鱼的生长变化显著,淀粉酶和脂肪酶在仔鱼孵化后活力迅速增强,在仔鱼开口前比活值增至较高水平,分别为(0.433±0.010)U/mg和(388.53±16.16)U/g,这表明日本黄姑鱼在开口前体内就已经存在相应的消化酶,并可能具备了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消化能力,为其食物摄取作准备。胃蛋白酶活性最早于8d仔鱼中检出,比活力值仅为(0.33±0.09)U/mg,...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芹  龙勇  屈波  罗莉  刁晓明  
测定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仔稚鱼从出膜至30日龄时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仔鱼出膜后第1天,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均能检测到活性,而胃蛋白酶活性在第22日龄才检测到。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随着仔稚鱼的发育而发生变化,其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4日龄时达到最大值(4.193±0.04)U/mgprotein;之后随日龄的增加比活力降低,直至15日龄达到最小值(0.452±0.07)U/mgprotein。之后从15日龄到30日龄比活力逐渐增加。淀粉酶比活力从1日龄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尹彦强  傅荣兵  黄旭雄  温文  施兆鸿  罗海忠  严佳琦  
研究了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从初孵仔鱼到孵化后33日龄稚鱼期间的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条石鲷初孵仔鱼体内可检测到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但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很低。9日龄仔鱼胰蛋白酶总活力(U/larva)有显著升高,并随发育的进行逐渐升高。28日龄稚鱼酸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总活力有显著增大,33日龄稚鱼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总活力较28日龄稚鱼显著增大。9日龄仔鱼的淀粉酶总活力显著升高,并随发育的进行逐渐增大,但进入稚鱼期后淀粉酶活力随稚鱼生长发育而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条石鲷仔稚鱼消化酶活性与其发育阶段及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士  张海明  施永海  谢永德  陆根海  刘建忠  税春  
选取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受精卵及出膜后3~28日龄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鱼苗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梭鱼苗全长、体重与日龄均呈指数相关;全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增长相关,且为异速生长。梭鱼受精卵及鱼苗可检测到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且在受精卵中活性较低,未检测到脂肪酶活性。3~16日龄,胃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至最小值,胰蛋白酶活性先升高,最大值出现在10日龄,之后降低,16日龄后,两种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均在28日龄达到最大;淀粉酶活性分别在3~10日龄和22~28日龄不断升高,最大值出现在28日龄;3~7日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礼龙   吴伟军   叶华   李哲   柯真林   周康奇   李育森   林勇   苏胜齐  
本实验探究了乌原鲤(Procypris mera)1 DAH(Day after hatching,日龄)仔鱼到80 DAH幼鱼的生长过程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生长和肠道组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乌原鲤仔稚幼鱼阶段全长和体质量的拟合增长方程分别为y=-0.00481x2+1.00636x+3.33020(R2=0.985,P<0.05)和y=0.1731x2+3.76634x-40.61142(R2=0.990,P<0.05),特定生长率为7.740 2%/d。肠道组织8 DAH时出现大量的杯状细胞和黏膜褶皱,15 DAH时肠道组织分层明显,27 DAH时黏膜褶皱高度不一、肌肉层增厚,45 DAH时出现肠腺,标志发育趋于完善。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在1 DAH时均已检测出活性,且这4种消化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脂肪酶活性在1~13 DAH时期是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于13 DAH达到最小值(0.654±0.165) U/g,在17 DAH达到峰值(1.437±0.110) U/g后呈先波动下降后显著上升的趋势;淀粉酶活性在3 DAH达到最小值(0.039±0.002) U/g,随后显著上升,在7 DAH达到最大值(0.146±0.005) U/g后呈波动下降趋势;胰蛋白酶活性在6 DAH达到最小值(232.677±26.620) U/mg,在6~13 DAH时期显著上升,在17 DAH后总体呈上升趋势;碱性磷酸酶活性在1~4 DAH时期缓慢上升,在5~13 DAH时期显著上升,在13~35 DAH时期波动下降,在35 DAH后又呈显著上升趋势。由此可得出结论,乌原鲤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主要消化酶活性随着生长发生显著变化,其消化功能逐渐完善;在5~15 DAH应投喂含有足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饵料,在15~45 DAH需投喂充足蛋白质和脂肪的配合饲料,在45~80 DAH需投喂营养均衡并含有一定比例碳水化合物的配合饲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正荣  柳学周  于毅  史宝  张言祥  徐永江  王滨  姜燕  孙冉冉  
为了解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生理特性,测定了黄条鰤胚胎、仔稚幼鱼阶段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黄条鰤仔鱼出膜前胚胎阶段,即能检测到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初孵仔鱼体内(1 d)初次检测出胰蛋白酶的活性。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仔鱼孵化后迅速增强(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云龙  张海龙  王凌宇  顾贝易  樊启学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是其生活史中的关键时期之一,生理、形态学变化剧烈,死亡率极高。研究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规律及其生理特性,可为了解鱼类早期阶段的致死因子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苗种阶段的生长率和成活率,也对制定合理的早期培育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异速生长模式对确定仔鱼的养殖模式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鱼类在早期阶段会优先发育与生命活动关系较密切的器官,以期达到较高的早期成活率。RNA/DNA是评价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生长率的有效指标,也可用于评价仔稚鱼的生长潜力、营养状况、饲料营养水平以及确定关键期。研究仔稚鱼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雄  冯隆峰  温文  陈庆凯  危立坤  
以野生日本鬼鲉人工催产获得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定量检测了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脂肪组成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总脂肪含量为13.85%~11.66%,极性脂肪占总脂肪含量为75.39%~72.20%。总脂肪及极性脂肪含量在胚胎发育阶段无显著变化,在卵黄囊仔鱼阶段随发育而显著下降。中性脂肪含量在胚胎发育阶段有显著变化,在卵黄囊仔鱼阶段其含量相对稳定。野生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总脂肪的主要脂肪酸为DHA(22∶6n-3),16∶0,ARA(20∶4n-6),EPA(20∶5n-3),18∶0和18∶1n-9。总脂肪及极性脂肪的DHA,ARA,EPA含量(mg...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席峰  林利民  王志勇  
不同发育阶段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样品体重30~500g,取自厦门海区网箱养殖区。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大黄鱼发育进程中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4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在大黄鱼发育进程中,对蛋白的整体消化能力始终较强;4种消化酶活力表现出2种变化模式,其中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逐渐降低,而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呈上升趋势。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随鱼体重的变化分别遵循回归方程Y=34.89/X+0.050;Y=53.36/X+0.29;Y=-22.38/X+1.13和Y=-1.35/X+0.13。初步认为,在大黄鱼发育过程中,150g体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铭  胡先成  韩强  罗颖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 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很低,在孵化前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增高,之后继续升高,在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胃蛋白酶的活性达到最高。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胰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在眼黑色素出现期时明显升高,而在孵化前期时再次升高,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胰蛋白酶的活性亦达到最高。这也说明在河川沙塘鳢的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其蛋白酶的活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华梅  王群  赵云龙  罗文  樊玉杰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胚胎发育过程中7个发育期的5种水解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脂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和氨基酸的组成。结果表明,胚胎发育各阶段消化酶活力及氨基酸组成的变化与其发育关系密切。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脂酶则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淀粉酶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在原蚤状幼体期,5种酶的活力均显著升高,这与孵化后幼体开口摄食的自身调控机理有关。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明显与相关酶的活力有关。氨基酸含量在前6期变化不大,在原蚤状幼体期显著下降。所有氨基酸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革锋  刘洋  李永发  牟振波  
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至幼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消化系统(口咽腔、胃、幽门盲囊以及肠道等组织)早期发生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2.0~16.2℃时,细鳞鲑胚胎期消化系统原基发生与分化的过程为,在卵受精后125~165 h,胚胎进入原肠期发育,随着原肠作用的进行,脊索开始分化;卵受精后201 h,消化系统原基细胞团在脊索下方出现,为单层的扁平细胞;卵受精后480 h,消化系统原基位于脊索和卵黄囊之间,呈直管状;卵受精后552 h,管状消化系统内层细胞大量增殖,外层由两层细胞构成。细鳞鲑胚后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为,初孵仔鱼即具有富含油球的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希国  李加儿  区又君  
研究了盐度对黄鳍鲷幼鱼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影响及消化酶活性的昼夜变化。实验设计5、10、15、20、25、30等6个盐度梯度组。结果表明,蛋白酶、脂肪酶的比活在盐度为25时最高,而淀粉酶的比活在盐度为20时最高。各种消化酶在盐度20~30时消化酶比活的平均值要明显高于5~15时消化酶的平均值。对黄鳍鲷消化酶比活昼夜变化的测定表明,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比活的最高值分别在14∶00、20∶00和18∶00,最低值分别是12∶00、10∶00和6∶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守如  杨子琴  张菊平  翟庆慧  陈解放  巩振辉  
【目的】揭示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红香栗"、"黄狼"、"蜜本"3个南瓜品种为试材,对花后1~8周果实内的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等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果实的迅速成熟,"黄狼"和"蜜本"的己糖总量持续下降,收获前才略有升高,"红香栗"的已糖含量在花后第3周之前有一段上升过程,随后迅速下降,果实成熟时3个品种的己糖含量相差不大。"黄狼"中中性转化酶活性呈单峰变化,"红香栗"和"蜜本"为双峰变化。"黄狼"和"蜜本"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都有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授粉后的第4周和第6周,第6周后逐渐降低。"红香栗"淀粉磷酸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凤超  王玉柱  孙浩元  杨丽  张俊环  
以水蜜桃品种‘改良白凤’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各糖组分(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及相关代谢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及山梨醇氧化酶(SOX))的活性,并对糖分与相关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与果糖在盛花后30 d含量最高,蔗糖在盛花后110 d含量最高,且为果实中糖的主要积累形式;SS合成方向酶(SS–Sd)活性随果实发育不断增加,在果实成熟时活性达到最高,为19.0μmOl/(h·g);SS分解方向酶(SS–Cd)活性在果实发育初期活性最高,之后迅速下降,在末期活性有所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