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2)
2023(3580)
2022(3068)
2021(2784)
2020(2444)
2019(5477)
2018(5350)
2017(9867)
2016(5502)
2015(6134)
2014(5760)
2013(5800)
2012(5515)
2011(5096)
2010(5057)
2009(4538)
2008(4503)
2007(4075)
2006(3689)
2005(3397)
作者
(19411)
(16267)
(16226)
(15373)
(10504)
(8050)
(7175)
(6405)
(6270)
(5726)
(5653)
(5634)
(5629)
(5432)
(5344)
(5134)
(4998)
(4902)
(4891)
(4795)
(4249)
(4159)
(4148)
(3896)
(3825)
(3694)
(3525)
(3434)
(3431)
(3420)
学科
(18131)
经济(18091)
管理(13886)
(12736)
(10449)
企业(10449)
(8716)
方法(8206)
数学(6911)
数学方法(6804)
(5462)
(5057)
中国(4539)
(4001)
业经(3982)
农业(3651)
(3528)
(3341)
贸易(3338)
水产(3282)
税收(3263)
(3234)
(3225)
理论(3173)
(3075)
(3018)
财务(3015)
财务管理(3005)
(2985)
银行(2951)
机构
大学(83002)
学院(79475)
研究(35286)
(28615)
经济(27962)
管理(27032)
中国(25494)
科学(25405)
理学(23436)
理学院(23097)
(22466)
管理学(22462)
管理学院(22347)
(20349)
研究所(19010)
(18567)
农业(18434)
业大(16233)
中心(15248)
(13286)
(13096)
(13034)
(12403)
(12179)
北京(11591)
实验(11460)
农业大学(11292)
研究院(10988)
实验室(10974)
(10807)
基金
项目(58009)
科学(44881)
基金(43240)
(41868)
国家(41572)
研究(35123)
科学基金(33437)
自然(25367)
自然科(24814)
自然科学(24801)
自然科学基金(24383)
基金项目(22839)
(21509)
社会(21051)
(20401)
社会科(19780)
社会科学(19773)
资助(18210)
教育(15947)
重点(14365)
计划(13874)
(12883)
科技(12586)
科研(12415)
编号(12365)
(12298)
(11651)
(11067)
创新(10993)
专项(10989)
期刊
(31659)
经济(31659)
研究(22153)
学报(21167)
(18733)
科学(18083)
中国(17302)
大学(14660)
学学(14051)
农业(12885)
管理(10625)
(9237)
(7621)
教育(7269)
(6234)
金融(6234)
业大(6142)
财经(5080)
经济研究(5053)
农业大学(5037)
(4935)
技术(4845)
林业(4606)
资源(4361)
(4339)
业经(4170)
世界(4165)
科技(4092)
现代(4071)
问题(3736)
共检索到122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利平  刘登攀  蒲金成  杜力  陈桃英  陈文银  郑春静  吴雄飞  吴嘉敏  
在连续多年日本鳗鲡人工繁殖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饵料对日本鳗鲡仔鱼存活率的影响,并记录了仔鱼的运动特征和摄食行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不投饵)相比,投喂以鲨鱼卵、磷虾提取液为基础的饵料和以鲨鱼卵、海蜇匀浆液为基础的饵料以及微绿球藻液均提高了日本鳗鲡仔鱼的存活率,仔鱼发育至柳叶鳗前期阶段;而投喂以鲨鱼卵、卤虫匀浆液为基础的饵料和以卤虫匀浆液、磷虾提取液为基础的饵料,以及轮虫、海带+龙须菜匀浆液或海蜇以及发酵鲨鱼肉,均降低日本鳗鲡仔鱼的存活率。实验同时还研究了日本鳗鲡仔鱼的主动摄食行为,摄食时仔鱼先用吻端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乔志刚  常国亮  石灵  赵国涛  吴素兰  
取脱膜 4d的鲇仔鱼进行开口试验 ,分别喂以轮虫、枝角类、蛋黄、豆浆等饵料 ,结果发现 ,鲇仔鱼开口时口裂宽为 0 90~ 1 0 0mm ,开口摄食枝角类的机会最多。分组喂养 10d的结果显示 ,使用枝角类喂养的鲇仔鱼 ,其生长速度、养殖成活率均高于其他饵料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袁锡立  刘本祥  薛治国  谭国良  颜忠  邬永忠  
以全人工繁殖的胭脂鱼仔鱼为试验鱼 ,随机分为蛋黄、轮虫、丰年虫三个饵料组。结果表明 :仔鱼体长增长差异显著 ,体长和体重的增长为轮虫组 >丰年虫组 >蛋黄组。可以认为 :用天然饵料轮虫作为胭脂鱼仔鱼开口饵料能够提高仔鱼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兴兵  杨德国  朱永久  何勇凤  詹会祥  郭威  陈永柏  
采用丰年虫、冰冻轮虫、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4种开口饵料投喂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 Nikolsky)仔鱼30 d,研究其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水蚯蚓和丰年虫能保证四川裂腹鱼仔鱼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而人工配合饲料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且成活率最低。结果表明,4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是四川裂腹鱼仔鱼最适宜的开口饵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正龙  秦桂祥  
以全人工繁殖的家化暗纹东方鱼屯仔鱼为试验鱼 ,随机分为A1、A2、A3、A4、A5五个试验组 ,分别为光合细菌液 50 0mg/L ;光合细菌液 2 0 0mg/L +投喂轮虫 2 5ml/d ;投喂光合细菌液 50ml/d ;投喂轮虫50ml/d ;投喂豆浆 +奶粉 +蛋黄共 1 - 2 g/d。F检验表明 ,五组仔鱼体长增长差异显著 ,新复极差多重比较表明 ,体长净增长A2 >A4 >A1 >A3 >A5 ,试验还发现平均体重结果 :A2 >A4 >A1 >A3 >A5 ,采用光合细菌和轮虫对初孵仔鱼进行开口能提高仔鱼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柳凌  张洁明  郭峰  张涛  
在多年对日本鳗鲡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对胚胎和早期仔鱼的活体观察、计算机图文分析以及组织切片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鳗鲡胚胎及孵化后19d前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3±0.5)℃条件下,日本鳗鲡从受精卵到仔鱼出膜需约38h30min,总积温为885.50℃·h。其特征与一般硬骨鱼类胚胎发育基本相同,鳗鲡胚胎发育可分为14期,为典型的盘状卵裂,原肠作用通过细胞的下包和内卷完成。但日本鳗鲡早期仔鱼与一般硬骨鱼类的仔鱼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无色透明的血细胞和S形心管;开放型的口腔,发达且不能闭合的上下颌和3对颌齿;孵化后3~9d在身体两侧出现由神经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发达的感觉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旭方  谢骏  王秋荣  Benedikte H Pedersen  
Leptocephalus larvae are the unique stage of larval development in all groups of fishes from the superorder Elopomorpha (Anguilliformes, Elopiformes and Notacanthiformes). To explain the leptocephalus strategy of larval development, various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on the morphology, physiology and b...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忠明  梅渠江  刘兴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园园  徐育强  蒋骄云  许世杰  王倩  曲宪成  
为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的仔鱼生长和鱼体成分的影响,选择4种开口饵料,分别为经小球藻强化培育的轮虫、蛋黄、轮虫+小型枝角类和鱼苗专用开口配合饲料。通过15 d的投喂实验,选出最适口的开口饵料。实验表明,经过15 d的投喂以小球藻强化培育的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最为适合,其平均体长为8.759 mm,平均体重为0.050 3 g,成活率为94%,蛋白含量21.65%,脂肪含量1.57%。其次为轮虫+小型枝角类组,蛋黄和鱼苗配合饲料不适合作为开口饵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刘晓春  朱宏友  林浩然  
降海鳗鲡一直是作为研究鳗鲡人工繁殖的材料,由于降海鳗鲡的资源衰退,选用池塘养殖鳗鲡作为亲本的研究成为热点。尽管人工诱导野生降海鳗鲡获得的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已报道,但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的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取代野生降海日本鳗鲡进行人工繁殖,2002年的孵化批次共80次,其中大部分为人工授精卵(60次),一部分(20次)为自然产卵。受精率为(44.03±21.99)%,孵化率为(65.76±19.48)%,共计获得苗种349.9万尾。连续记录了鳗鲡的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过程。在水温为20.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49h,所需积温1005℃.h;在水温为22.5℃...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玲  鲍宝龙  苏锦祥  
研究了牙鲆仔鱼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的摄食能力及饵料选择性指标,结果表明,在开口后的第8天、第10天、第11天以轮虫为喜好性饵料,且最适的密度为10ind/mL,在开口后第10天对卤虫无节幼体开始有了一定的摄食能力;在开口后的第13天以后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喜好性饵料;在开口后第15天开始放弃对轮虫的选择,可以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轮虫的最适密度是7~10ind/mL,卤虫无节幼体的最适密度是5~7ind/m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施振宁  
利用轮虫、草履虫或蛋黄作为开口饵料 ,分别在玻璃缸培育珍珠马甲仔鱼 ,进行生长效果对比试验 ,从成活率、生长速度及个体生长差异三方面来看 ,认为用轮虫投喂效果最理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奎  樊启学  朱邦科  杜海明  
研究了饵料密度(每毫升0.1个、0.3个、1.0个、3.0个和10.0个)对3种规格(I:0.68 cm;II:1.50 cm;III:3.20 cm)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饵料密度为每毫升0.1~1.0个的范围内,3种规格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当饵料密度为每毫升1.0个时,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随着饵料密度进一步增加,规格I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规格ⅡI、II仔鱼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变化。饵料密度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各饵料密度组的成活率都很高。规格差异对饵料密度不敏感,3种规格仔鱼的最适饵料密度均为每毫升1.0个。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邵俭  谢从新  许静  杨学峰  格桑达娃  林少卿  
研究了卤虫无节幼体、专用仔鱼料、鳗鱼仔鱼料等3种不同饵料对西藏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等3种鱼类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尖裸鲤、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初始全长分别为(13.29±0.52)mm、(12.29±0.44)mm、(15.81±0.50)mm,实验周期分别为25 d、25 d、15 d。结果表明:与其他饵料组相比,投喂专用仔鱼料组,异齿裂腹鱼仔鱼和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平均全长、全长增加倍数以及存活率均高于其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涛  张洁明  郭峰  柳凌  
研究了出膜后第1~9 d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早期幼苗,在不同光强度下趋光性分布及视觉发育组织学特征。结果显示:在8900 lux的强光条件下,日本鳗鲡早期幼苗随着发育,表现出明显的负趋光性。到9 d时,占存活幼苗52.2%的幼苗都集中在最暗的110 lux区域;而在2300 lux的弱光条件下,表现出趋弱光性。到9 d时,占存活幼苗44.6%的幼苗都集中在25 lux区域。视网膜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发现,日本鳗鲡幼苗的视网膜发育首先出现的是外界膜和内界膜,最后出现的是外丛层。幼苗的整个视网膜结构到9 d时,发育为9亚层结构。视网膜中最发达的是外核层,由3种细胞构成。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