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4)
- 2023(5350)
- 2022(4778)
- 2021(4418)
- 2020(3950)
- 2019(9413)
- 2018(9359)
- 2017(18251)
- 2016(10409)
- 2015(11878)
- 2014(12281)
- 2013(12357)
- 2012(11678)
- 2011(10639)
- 2010(10755)
- 2009(10144)
- 2008(10307)
- 2007(9578)
- 2006(8064)
- 2005(7171)
- 学科
- 济(43649)
- 经济(43613)
- 管理(26431)
- 业(26312)
- 方法(23217)
- 数学(21036)
- 数学方法(20783)
- 企(20478)
- 企业(20478)
- 农(12512)
- 财(11267)
- 学(10525)
- 中国(9968)
- 贸(8768)
- 贸易(8768)
- 地方(8561)
- 易(8508)
- 农业(8018)
- 业经(7905)
- 制(7722)
- 务(7020)
- 财务(6989)
- 财务管理(6968)
- 和(6767)
- 企业财务(6524)
- 银(6127)
- 银行(6093)
- 理论(6065)
- 融(5883)
- 金融(5880)
- 机构
- 大学(157145)
- 学院(156156)
- 济(61736)
- 经济(60358)
- 管理(56241)
- 研究(53919)
- 理学(48523)
- 理学院(47928)
- 管理学(46926)
- 管理学院(46643)
- 中国(39357)
- 科学(36416)
- 农(34187)
- 京(33071)
- 所(29543)
- 业大(27797)
- 财(27679)
- 农业(27500)
- 研究所(27133)
- 中心(24858)
- 江(23805)
- 财经(22244)
- 北京(20706)
- 范(20151)
- 经(20073)
- 师范(19878)
- 经济学(19194)
- 州(18798)
- 院(18602)
- 农业大学(18057)
- 基金
- 项目(102605)
- 科学(78177)
- 基金(72578)
- 研究(70597)
- 家(64476)
- 国家(63954)
- 科学基金(52882)
- 社会(42341)
- 省(41496)
- 社会科(40042)
- 社会科学(40024)
- 基金项目(38512)
- 自然(35744)
- 划(34951)
- 自然科(34880)
- 自然科学(34867)
- 自然科学基金(34234)
- 教育(33053)
- 资助(30848)
- 编号(28964)
- 成果(23882)
- 重点(23485)
- 部(22496)
- 发(22209)
- 计划(20808)
- 创(20631)
- 科研(20510)
- 课题(20217)
- 创新(19384)
- 大学(18997)
共检索到224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敏 杨晨宇 邓云 陶宁萍 李立 邱伟强 金银哲
利用响应面法对日本鳗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理化性质和致敏性进行研究。采用酸酶浸提法提取鱼皮胶原蛋白,基于单因素试验,以料液比、提取液浓度和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胶原蛋白得率为指标,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 g/mL,提取液浓度0.6 mol/L,提取时间48 h,胶原蛋白得率为32.89%。将优化后得到胶原蛋白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分析,SDS-PAGE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含有五个条带,属于Ⅰ型胶原蛋白;必需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占比分别为19.61%和11.04%;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光谱显示其保留了完整的三螺旋结构;在230 nm处有最大的紫外吸收峰;由扫描电镜(SEM)显示胶原蛋白的微观结构呈现出纤维状结构;胶原蛋白的热转变温度和热变性温度分别为38.5 ℃和28.3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和模拟胃肠液实验可知胶原蛋白具有一定的致敏原性,为鳗鱼皮胶原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卢珍华 郭彩华 叶鹏 陈昭华 翁武银 江兴龙
为了探究养殖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鱼皮胶原蛋白的特性,利用胃蛋白酶结合酸抽提法提取花鳗鲡鱼皮胶原蛋白,SDS-PAGE电泳法展示胶原蛋白的电泳图谱,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胶原蛋白分子的紫外和红外光谱特征,用浊度实验和流变黏弹性实验探究胶原蛋白分子的体外自组装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花鳗鲡鱼皮胶原蛋白属于Ⅰ型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中甘氨酸、脯氨酸与羟脯氨酸三者的比值为8∶3∶2,胶原蛋白分子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出现在222.6 nm处,热变性温度28℃,红外光谱图和扫描电镜扫描结果图均表明经胃蛋白酶及酸溶得到的胶原蛋白保持了胶原原有的结构。胶原蛋白分子的体外自组装动力学曲线是含有迟滞期、成长期和稳定期的三阶段曲线。以上结果表明花鳗鲡鱼皮胶原具有接近淡水鱼皮胶原的特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莉 顾赛麒 王锡昌 刘源 高榕
为了优化人工养殖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以加酶量、液料比和酶解时间为试验因素,胶原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试验。通过响应面法考察了3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胶原蛋白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鲵皮中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大小次序为:液料比>酶解时间>加酶量;交互项中"液料比-酶解时间"项对提取率影响显著,其他交互项对提取率影响不显著。为满足实际需要,对模型预测得到的大鲵皮胶原蛋白最优提取工艺稍做调整,具体参数为:加酶量16.5%、液料比15 m...
关键词:
大鲵皮 胶原蛋白 提取工艺 响应面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傅燕凤 沈月新 杨承刚 张渊
研究了用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乳酸)对几种主要的淡水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dis)、草鱼(Gl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研究发现,鲢、鳙、草鱼鱼皮的蛋白质含量分别约为25.9%、23.6%、29.8%,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8%、1.9%、2.3%。结果表明,鲢、鳙鱼皮经2.5%NaCI溶液(1:10),草鱼鱼皮经5%NaCl溶液(1:10),温度5℃左右,12h磁力搅拌处理两次,除去的可溶性杂蛋白分别占原总蛋白的5.9%、6.7%、9.1%。鱼皮再经加酸(1:30)溶胀、...
关键词:
鱼皮 胶原蛋白 提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瑞 李若男 周丽莎 邱婷婷 王静玉 谭啸 陈舜胜
为增加暗纹东方鲀附加值,考察不同处理方法对提取暗纹东方鲀鱼皮胶原蛋白的影响,本研究以暗纹东方鲀鱼皮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水法、酸法和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处理鱼皮提取 胶原蛋白。通过对不同胶原蛋白的提取率、氨基酸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扫描电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研究,对暗纹东方鲀鱼皮胶原蛋白特性进行表征和比较。结果显示,用胃蛋白酶得到的胶原蛋白提取率最高;氨基酸组成相似但含量不同;3种酶制备的胶原蛋白中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酸和热水制备的胶原蛋白;FTIR扫描结果表明,5种处理方法得到的胶原蛋白都存在Amide A、Amide B、Amide Ⅰ、Amide Ⅱ和Ⅲ,均保持了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紫外光谱显示在235 nm左右有强吸收峰,结合FTIR确定其为典型的胶原蛋白,经过SDS-PAGE分析确定暗纹东方鲀皮中的胶原蛋白为Ⅰ型胶原蛋白,酸法和胃蛋白酶较好的保留了蛋白结构,木瓜蛋白酶作用化学键广泛,得到小分子量的胶原蛋白分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酸法提取的胶原蛋白最适合应用在生物医学材料上运载药物。由此可见,不同处理方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理化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酶制备胶原蛋白分子量分布会产生明显差别,可根据研究需要选用不同处理方法开发胶原蛋白产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庆祝 许庆陵 郭恒斌
测试了鱿鱼皮胶原蛋白的特征吸收光谱和分子量分布,比较了胶原蛋白的溶解性、保水性、湿润性、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等应用功能特性。结果表明:(1)3种方法(热水法、酸法和酶法)提取的鱿鱼皮胶原蛋白均在220 nm处有最大吸收,胶原蛋白的分子量为220 ku左右;(2)热水法和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的溶解性能要好于酸法胶原蛋白;(3)提取的3种胶原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分别为0.54%、0.52%和0.55%;(4)热水法和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的润湿性较好;(5)3种胶原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吸油性,分别为2.7、3.0和3.3 mL/g;(6)3种胶原蛋白拥有较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关键词:
鱿鱼皮 胶原蛋白 酶解 功能特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海波 梁艳萍 李云雁 王敏 方成 汪海婴
为探讨不同交联方法对草鱼皮胶原蛋白海绵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以草鱼鱼皮为原料,提取、纯化胶原蛋白并制备胶原海绵材料。在此基础上,分别用紫外交联、热交联、戊二醛交联以及EDC/NHS交联方法处理胶原海绵,通过测定材料的交联度、热变性温度、拉伸强度和体外抗酶降解性能,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交联效果。结果发现,提取所得的草鱼皮胶原蛋白为典型的Ⅰ型胶原;经不同方法交联处理后,海绵材料交联度依次为戊二醛(72.0%)>EDC/NHS(32.5%)>热交联(29.9%)>紫外交联(15.6%);与对照胶原材料相比,戊二醛处理后,胶原材料的热变性峰值温度(67.4℃)、最大拉伸强度(125.6 kPa)和体外抗酶降...
关键词:
草鱼 鱼皮 胶原蛋白 交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凤霞 薛长湖 李兆杰 董平 薛冬梅
对仿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胶原蛋白的提取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提取可得到胃蛋白酶促溶且去除端肽(telopeptide)的酸溶性胶原蛋白(PSC)。紫外-可见扫描测得PSC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20nm;氨基酸分析发现,在1 000个总氨基酸残基中,甘氨酸为329个,羟脯氨酸为66个,羟脯氨酸与脯氨酸之比为0.69,酪氨酸、苯丙氨酸及组氨酸的含量较低,可能不含胱氨酸,这些特性均符合Ⅰ型胶原的特征。差示量热扫描法(DSC)测定仿刺参PSC的热稳定性温度(Ts)为57℃,低于牛皮Ⅰ型胶原5℃;苯酚-硫酸及次甲基蓝法测得PSC的总糖及粘多糖含量分别为0.61%及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雯 袁春红 徐萌 王金梅 包建强
选取淡水鱼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us,以下简称鮰鱼)和海水鱼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以下简称鲅鱼)鱼皮作为原料,进行胶原蛋白的提取研究。提取方法改良如下:在预处理阶段,鱼皮样品被尽可能切碎且调节溶液更换频率;在提取阶段,在盐析步骤前,添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粉末将醋酸溶液的酸碱值调节至中性。结果表明,应用改良后的方法提取胶原蛋白,提取周期缩短为7 d。鮰鱼鱼皮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是36.5℃,鲅鱼鱼皮胶原蛋白是30.5℃。水解电泳图谱显示,鲅鱼鱼皮胶原蛋白比鮰鱼鱼皮胶原蛋白更易被完全水解,鮰鱼鱼皮胶原蛋白比鲅鱼鱼皮胶原蛋白更稳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蓝点马鲛 胶原蛋白 提取方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华
为了开发和利用大鲵皮胶原蛋白,在低温4℃条件下使用酶解工艺提取养殖大鲵皮中的胶原蛋白,并研究了其组成和部分生化性质。结果表明:大鲵皮羟脯氨酸含量为22.3 mg/g,胶原蛋白提取率为26.7%(湿重),其中水分、粗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为6.75%、0.62%、0.38%和92.10%,含有成人六种必需氨基酸和儿童必需氨基酸两种,亚氨基酸含量为171残基/1 000残基数,脯氨酸羟基化比例为51.5%。紫外吸收显示大鲵皮胶原蛋白的强吸收峰在230 nm附近,根据SDS-PAGE分析,含有两种不同的α链(α1和α2),初步确认提取得到的大鲵皮胶原蛋白是Ⅰ型胶原蛋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卫功庆 刘少华 范宁 李梁 赵岩 张连学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鹿角盘胶原蛋白酶解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马鹿鹿角盘为原料,胶原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选取料液比、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优提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1∶20、pH值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为6h时胶原蛋白提取率最高。响应曲面法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 1.77、加酶量3.94%、酶解温度36.78℃、酶解时间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名湧 郭瑶 刘尊英 董士远 赵元晖 崔文萱
采用菠萝蛋白酶和Alcalase酶依次对尼罗罗非鱼皮胶原进行复合酶解。研究了该酶解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该酶解产物具有较强的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将该酶解物分离成5个组分,即TGH-Ⅰ(>10ku),TGH-Ⅱ(10~5 ku),TGH-Ⅲ(5~3 ku),TGH-Ⅳ(3~1 ku)和TGH-Ⅴ(10 ku)。其中TGH-Ⅴ组分显示出最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因此采用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和反向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对该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纯化得到的肽具有很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为4.6μg.mL-1。通过质谱分析可知,该...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胶原蛋白 酶解 游离基清除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远帆 倪辉 陈申如 黄志勇 蔡慧农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了酸性蛋白酶水解鳗鱼的最优条件:加酶量19766 U.g-1,底物蛋白浓度15.28%,水解温度45℃,pH 3.0.在此条件下,可通过改变水解时间来控制水解度,从而制备不同工艺要求的水解产物.当水解时间为8 h时,水解反应达到平衡,水解度为33.35%,总氮回收率为80.63%.
关键词:
鳗鱼 酸性蛋白酶 水解 优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光明 史千玉 蔡秋凤 潘冰青 翁武银 苏文金 曹敏杰
以日本鳗鲡皮与肌肉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溶、酸溶、盐析、冻干等方法纯化得到胶原蛋白,采用加热、饱和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纯化得到两种亚型的小清蛋白(PV-Ⅰ和PV-Ⅱ),纯化的目标蛋白经动物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印迹实验确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纯化的胶原蛋白和小清蛋白分别与鱼类过敏患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且二者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体外模拟胃液消化实验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和小清蛋白均具有较高的消化稳定性。结果提示,日本鳗胶原蛋白和小清蛋白具有较高的消化稳定性和免疫原性,二者可引发不同患者的IgE介导特异性超敏反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位绍红 吴靖娜 许永安
以罗非鱼(Tilapia)鱼皮为原料,分别用碱法、酸法、酶法进行前处理,对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水解方法为酶法。优化了酶法处理后的漂白、熬胶工艺,获得鱼皮提取明胶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前处理采用0.2%的混合酶,调p H值至3.5,于40℃水浴中酶水解鱼皮1 h,用6%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氧化漂白3 h,再用1.5%草酸溶液进行还原漂白45 min。控制p H值为5?6,分3次熬胶,每次分别将水浴加热升温至60℃、65℃、70℃,各加热2 h,过滤后将3次胶液合并,在真空度不低于500 mm Hg,温度不超过60℃的情况下浓缩至20%左右。然后在60℃的鼓风干燥箱干燥至明胶含水量1...
关键词:
罗非鱼 鱼皮 明胶 粘度 凝胶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