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2)
2023(2317)
2022(1839)
2021(1793)
2020(1412)
2019(3326)
2018(3354)
2017(6181)
2016(3594)
2015(4013)
2014(4188)
2013(4036)
2012(3965)
2011(3535)
2010(3775)
2009(3452)
2008(3480)
2007(3545)
2006(3190)
2005(2671)
作者
(10176)
(8333)
(8153)
(7906)
(5297)
(3995)
(3859)
(3181)
(3125)
(3096)
(2877)
(2858)
(2752)
(2574)
(2493)
(2463)
(2443)
(2436)
(2316)
(2289)
(2194)
(2091)
(2016)
(1975)
(1960)
(1923)
(1880)
(1857)
(1741)
(1687)
学科
(11064)
经济(11045)
管理(7737)
(5078)
中国(5053)
(4727)
地方(4318)
(3634)
企业(3634)
业经(3413)
教育(3092)
农业(3049)
(3017)
(2796)
金融(2796)
(2666)
(2609)
银行(2604)
(2602)
(2529)
(2459)
理论(2450)
(2401)
建设(2144)
环境(2106)
(1982)
教学(1880)
及其(1879)
工作(1874)
方法(1844)
机构
大学(46334)
学院(45211)
研究(19104)
(15870)
经济(15299)
中国(15121)
管理(14146)
(11374)
科学(10958)
理学(10699)
理学院(10498)
管理学(10259)
管理学院(10149)
(10057)
(8896)
中心(8853)
(8820)
研究所(8768)
(8370)
(8262)
师范(8200)
北京(7692)
(7291)
(7035)
(6949)
师范大学(6607)
技术(6545)
教育(6525)
农业(6433)
业大(6033)
基金
项目(25301)
研究(21790)
科学(18697)
基金(15514)
(13292)
国家(13123)
社会(11796)
社会科(10901)
社会科学(10898)
教育(10734)
(10411)
科学基金(10276)
编号(10109)
成果(9697)
(8818)
课题(8092)
基金项目(7895)
(7024)
资助(6108)
(5980)
重点(5973)
项目编号(5873)
建设(5693)
(5625)
(5623)
自然(5577)
规划(5417)
自然科(5383)
自然科学(5383)
自然科学基金(5272)
期刊
(24667)
经济(24667)
研究(16750)
中国(16148)
教育(12558)
(8834)
(6669)
管理(6343)
农业(6257)
(6250)
金融(6250)
学报(6226)
图书(5836)
技术(5412)
科学(5359)
大学(4907)
书馆(4652)
图书馆(4652)
(3934)
论坛(3934)
学学(3909)
职业(3881)
(3731)
业经(3673)
世界(3422)
现代(3261)
问题(2801)
经济研究(2759)
财经(2567)
技术教育(2557)
共检索到88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甲雄  
一、日本高速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日本高速铁路(日本称新干线,以下均称新干线)的建设设想始于30年代。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日本的东部、中部经过日本本土和朝鲜运往中国的兵员和军需物资大量增加。但当时的东海道本线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运量需求。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满足军需物资输送的需要,日本政府提出了“大东亚交通体制”的设想,计划修建朝鲜海峡隧道,把日本本土铁道和朝鲜、中国东北铁路有机地联系起来,野心勃勃地要建立以日——满——华为轴心的“大东亚铁路运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允璋  
发展经济,交通先行,可是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力,长期低速运行。虽运营设备大为改进,由单线变复线,蒸汽牵引改内燃牵引,由落后的手递路牌、臂板信号改为自动闭塞、电气集中,特别是线路已由43公斤12米长钢轨换铺60公斤重轨无缝线路已符合国外高速铁路的要求。但牵引动力设备落后,机车构造速度最高120公里/小时,因此客车速度迄难提高,但发展高速的前景是大有可为的。由于对提高客车速度长期不够重视,因此与国外差距越拉越大,当前国外高速铁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桂枫  
为了实现高速铁路的有效供给,各国采用了不同的高速铁路实施商业模式。组织架构、所有权形式、清算办法、融资方式是高速铁路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文章对境外高速铁路主要商业模式进行定义,结合案例分析其内涵和特点,并对高速铁路公私合作供给模式的风险分配、融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重点分析,由此得出全球高速铁路商业模式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叶陈云  罗会强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中文意思是“建设一经营一移交”,其代表着一个完整的主要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是全球项目融资发展的低潮时期。在这一阶段,虽然有大量的资本密集型项目,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寻找资金,但是,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和第三世界债务危机所造成的影响还远未从人们心中消除,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殷平  
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旅游业如何应对高速铁路带来的交通变革亟须理论与经验的指引。文章对国内外高速铁路与旅游业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从高速铁路与旅游产业要素、旅游者动机与行为、旅游企业选址以及旅游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综述。研究表明,国外研究具有内容系统化、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和研究规范化的特征。结合国内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文章从加强高速铁路与旅游者决策、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产业布局、业态创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等多个层面构建高速铁路与旅游业研究领域的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行达  
几点启示湖南省永兴县副县长曹行达复和乡土地纠纷平息已近四个月了。每当忆起这次纠纷的处理过程,总会萌动出以下几点启示:(一)领导要抓好大案的调查研究,公正处理影响大的土地纠纷。作为一名领导者,不可能事必躬亲。但是,对一些影响大的,有可能引发群众械斗的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游经元  
我国要建设铁路客运专线急需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考察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建设融资的经验和教训,建议在公开招标的前提下广泛使用出口信贷,争取在国外发行铁路债券,积极组织银团贷款,大胆尝试项目融资,认真研究设备租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问青松  
高水平的硕士点、博士点是研究生教育数量扩大、质量提高的重要基础。本文作者在组织开展硕士点和博士点立项建设的创造性实践基础上 ,对研究生教育中数量与质量、需求与条件等重要关系进行理性思考。作者认为 ,由于社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研究生 ,因而应当千方百计加大学位点的建设力度 ,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研究生教育数量大发展、质量大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志鸿  文国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万明  
本文分别从旅客的交通工具选择行为和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角度研究高速铁路的最佳建设时机,并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进行了实际计算。两种方法都得出了京沪交通走廊已进入高速铁路建设合理时机的结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慧芳  
高校知识女性成功的几点启示黄慧芳本书展示了华中理工大学一批巾帼多姿多采的风度,30多位女性及4个女性群体对于华工园众多女性而言,只能算寥寥代表,对于整个中华大地6亿女同胞而言,更只是沧海一粟。然水滴虽小能展现太阳的光辉,一滴水珠可从各个侧面,映照出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中茂  王志中  
为深入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战略,按照《江苏省注册会计行业2011-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着力培养造就一批行业高级管理人才,为江苏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实施做强做大战略中提供必要的高级管理人才资源保障"要求,江苏注协于2012年7月组织34名主任会计师和行业协会管理人员赴美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研修活动。在美研修期间,研修班全体学员拜访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美国注册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 漩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整个银行体系和个别银行都在不同时期面临过严重的银行危机、恶化的银行资产,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各不相同,但其经验和教训表明,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银行问题时,政府的参与与支持必不可少。20世纪90年代,日本当局对金融机构因80年代后期积累的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晓言  罗燊  朱志航  
本文定义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与高速铁路建设时沿线区域的质量相关。本文基于"有无法"通过研究京广高铁对沿线城市产生的社会效用推演出沿线区域质量与高铁社会效用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断高铁最佳的建设时机。认为:区域质量为人均GDP20000元以下、第三产业就业及结构比例较为平均,高铁对于区域产生的社会效用最高,是高铁的最佳建设时机;区域质量为人均GDP20000元-50000元、第三产业就业及结构比例较为均衡时,高铁会带来一定的效用;对于人均GDP50000元以上的区域,高铁建设将使区域的发展得到二次提升。当区域质量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如贫穷没有特殊资源的地区,尽管高铁投资效应会对区域经济产生一定的促进效果,但因高铁作用的长期发挥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契合,容易造成经济发展的短期停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顾晓君  
从上海、无锡两地的实践与经验出发,提出工农协调、城乡结合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必须以龙头企业带动,依靠城市全面辐射能力,加强市场农业发展,稳步推进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机械化发展,同时必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拓宽农业功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