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2)
2023(12731)
2022(10827)
2021(10779)
2020(8849)
2019(21057)
2018(21173)
2017(39717)
2016(22543)
2015(25716)
2014(26263)
2013(25131)
2012(22762)
2011(20165)
2010(20547)
2009(18188)
2008(17756)
2007(15338)
2006(13272)
2005(11552)
作者
(60732)
(50114)
(49921)
(47923)
(32014)
(23952)
(22932)
(19766)
(19170)
(18107)
(17253)
(16564)
(15935)
(15770)
(15523)
(15332)
(15261)
(15068)
(14206)
(14169)
(12524)
(12456)
(12042)
(11543)
(11234)
(11212)
(11120)
(11104)
(9993)
(9815)
学科
(78928)
经济(78846)
管理(63068)
(57070)
(48835)
企业(48835)
方法(40906)
数学(36125)
数学方法(35421)
(30579)
中国(26364)
教育(23267)
(20908)
(19189)
理论(18592)
业经(16967)
地方(16611)
(15739)
财务(15665)
财务管理(15614)
(14796)
企业财务(14788)
技术(13824)
农业(13472)
财政(13353)
(12908)
(12716)
贸易(12708)
(12340)
教学(11964)
机构
大学(305529)
学院(300669)
管理(118172)
(108476)
经济(105776)
理学(103336)
理学院(102170)
管理学(99964)
管理学院(99418)
研究(98174)
中国(68013)
(66151)
科学(61866)
(56579)
(48954)
(48134)
师范(47821)
研究所(44571)
(43877)
中心(43780)
业大(43210)
北京(42614)
(42554)
财经(42201)
师范大学(39016)
教育(38847)
(38306)
(35791)
技术(35642)
(35563)
基金
项目(206077)
科学(162582)
研究(156461)
基金(145957)
(125559)
国家(124385)
科学基金(107108)
社会(94268)
社会科(89069)
社会科学(89043)
(81927)
教育(79151)
基金项目(76951)
(70272)
自然(69874)
自然科(68272)
自然科学(68259)
自然科学基金(66961)
编号(66720)
资助(61379)
成果(56103)
课题(48123)
重点(46740)
(46567)
(43382)
(42848)
项目编号(41380)
教育部(40665)
创新(39599)
大学(39594)
期刊
(114783)
经济(114783)
研究(95929)
教育(63792)
中国(63452)
(45960)
学报(44666)
管理(41881)
科学(40835)
(37728)
大学(35088)
学学(31491)
技术(30903)
农业(26995)
(21091)
金融(21091)
财经(19777)
业经(18494)
经济研究(18343)
(16684)
图书(16642)
职业(15990)
问题(14131)
理论(14076)
(13921)
技术经济(13894)
科技(13881)
现代(13246)
(13205)
实践(13112)
共检索到440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少杰  郭雅娴  董碧松  
日本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实施了不同的财政支持制度,同时其财政支持的力度和方式也随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状况而不断改变。研究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制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重点的转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育经费的需求日趋紧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除了仍感比例偏低之外,效益低是一大突出问题。因此,改进高等教育投资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拨款模式,对于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桑晨燕  曹寸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历经多次变化,但仍未摆脱以成本为导向的拨款模式,尽管我国就财政拨款模式改革展开了探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不足以及改革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相对完善的拨款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苗迎春  张红路  
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不仅综合地反映出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成果,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但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毕鹤霞  
本文从高等教育财政模式与高等教育体制模式的机理出发,解析了理论形态下高等教育财政模式与高等教育体制模式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构建了S-0结构机理模型,模拟了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对高等教育体制模式的影响趋势,最后指出研究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克·贝磊  张民选  方乐  
亚洲国家在人口数量、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它们的高等教育财政的模式和趋势表现出相当多的共性。就整个区域而言,20世纪90年代与本世纪初,各国都进一步强调成本分担:学费逐步增加,辅以助学金和贷款;院校通过咨询服务等进行创收。另外,市场化的趋势以及私立院校作用的扩大也是全球化的一个主要特征。但是差异依然存在,并将继续显示其重要性。因此,决策者应抵制这样的诱惑:未充分考虑本国和本机构的具体特征,就引进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秀文  
日本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办学主体不同,经费来源各异。笔者分别介绍了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及当前出现的变化。日本高等院校的评估,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方机构的再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晨光  马蔡琛  
"双线制"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需要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加以必要的扶持。其改革思路主要包括: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适度分立的教育部门预算体系;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加大中央财政对市县级政府的职业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完善社会力量对高等职业教育捐资助学行为的税收激励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慧玲  李永宁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拨款模式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经费分配的择优性和效益性不强、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国外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的梳理总结,结合对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绩效拨款主体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高等学校分类分层评价体系;推行多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健全评估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完善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晓华  陈工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政府财政支出下降的矛盾日益突出,出于对高等教育机构效率低下问题的日益关注,世界各国出现了调整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的趋势。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后,也出现了上述问题。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需求压力巨大、规模迅速扩张、质量问题凸现、投入不足等诸多矛盾,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的目标应定位为: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努力提高高教财政拨款与管理的科学性、公开性、公平性,强调高教资金分配的竞争性、择优性及效益。(一)拨款机制改革:构建"政府—中介—学校"三方协调运作机制模式;(二)拨款方法由单一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改为"公式加合同"复合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越  
评价运动的出现是对大学内外事务问责要求的表达。20世纪末,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运动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而日本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汇入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运动潮流。日本当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元化评价模式的有机结合体,这种以问题/方法取向评价模式与改进/绩效取向评价模式为主的结合体克服了实证主义者意识形态与管理者意识形态的弊端。基于评价模式的视角,从评价目标的科学性、过程的合理性、目标的达成度以及效果的长效性四个维度探究日本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官风华  魏新  
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制约。为此,各方面都在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归纳起来,办法不外两类:一是尽可能扩大财政来源,二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或者将这两者综合使用。然而,一国之财力,非一时之功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高等教育在财政支出中可得的份额,因而要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一方面经济发展尚较落后,扩大高等教育的经费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周奕  
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与改革历程中积累而成的特殊综合体,具体体现为:学科范式与问题范式并举、专业体制与群众体制并举、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并举、自主创新与国际借鉴并举。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模式"的形成机制复杂:实践需要是"中国模式"的驱动引擎,学科建制是"中国模式"的支撑平台,创新、创业、开放精神是"中国模式"的精神支持。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等教育研究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世界性、普适性意义。未来需进一步深耕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在不同的财政体制和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下 ,日、美两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模式 ,前者为总量一次性补助与专项配套补助组合 ,而后者则为专项一次性补助与专项配套补助搭配。透过两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纷繁复杂的外表 ,可以发现 ,两种模式具有很多内在一致性 ,这些内在规律对建立我国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熊进  林陈原野  
作为一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项目制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历史与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强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事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项上发挥了巨大支持作用,由此也引发学界诸多讨论。检视现有研究文献,发现高等教育项目制研究因在总体上把项目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而强调其政策性、资源性、效率性、绩效性等特征,从而构建了一种财政学的研究范式与进路。然而,财政学式的研究进路聚焦于项目制本身而忽视了其与国家、大学、教师等主体间的关联机制所塑造的高等教育治理意涵等财政项目制之外的方法论议题,有可能会狭窄高等教育项目制研究的论域空间。因此,有必要实现研究从财政学向财政社会学的转变,让项目制成为一面理解高等教育治理中系列命题的透镜。高等教育财政项目制的完整诠释仰赖于财政学与财政社会学这两种研究进路能否合二为一:以财政学的论述为基础,迈向财政社会学的深度拓展,以达成研究的完整性与深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