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7)
2023(6308)
2022(4637)
2021(4428)
2020(3286)
2019(7482)
2018(7711)
2017(13335)
2016(8667)
2015(9796)
2014(10195)
2013(8743)
2012(7824)
2011(7086)
2010(7282)
2009(6320)
2008(6197)
2007(5695)
2006(5156)
2005(5000)
作者
(20531)
(16881)
(16715)
(16299)
(10746)
(7955)
(7952)
(6758)
(6486)
(6036)
(5720)
(5572)
(5385)
(5330)
(5328)
(5164)
(5139)
(5111)
(4941)
(4821)
(4506)
(4217)
(4092)
(4026)
(3917)
(3803)
(3794)
(3747)
(3421)
(3381)
学科
(23915)
经济(23876)
教育(18996)
中国(16002)
管理(15831)
(15241)
(11101)
企业(11101)
(9160)
理论(7892)
(7839)
业经(7232)
发展(7178)
(7056)
(6755)
方法(6745)
教学(6719)
(6558)
农业(6259)
数学(5545)
地方(5470)
数学方法(5448)
(5175)
技术(4840)
(4628)
金融(4628)
产业(4349)
(4345)
银行(4336)
(4283)
机构
大学(110459)
学院(105074)
研究(42257)
(36307)
经济(35309)
管理(31217)
教育(28736)
理学(26315)
理学院(25899)
(25682)
师范(25564)
中国(25534)
管理学(25280)
(25205)
管理学院(25050)
科学(23214)
师范大学(21246)
(20897)
研究所(18904)
(18068)
(17616)
中心(17578)
北京(16861)
(15266)
技术(15013)
(14657)
职业(14275)
财经(13976)
(13675)
(12852)
基金
项目(65505)
研究(57509)
科学(53226)
基金(43879)
(37059)
国家(36578)
教育(34549)
社会(34517)
社会科(32302)
社会科学(32295)
科学基金(30493)
(26400)
编号(26146)
成果(24807)
(24204)
基金项目(21924)
课题(21692)
(18515)
资助(16803)
重点(16549)
(16475)
自然(16350)
规划(16187)
(16021)
自然科(15973)
自然科学(15970)
(15848)
自然科学基金(15696)
项目编号(15571)
教育部(14956)
期刊
教育(48924)
研究(43900)
(42143)
经济(42143)
中国(31766)
(15251)
学报(13731)
(13208)
科学(12245)
技术(12184)
大学(12175)
职业(12006)
管理(11429)
农业(10893)
学学(9449)
(9308)
金融(9308)
技术教育(7904)
职业技术(7904)
职业技术教育(7904)
(7440)
论坛(7440)
财经(6953)
经济研究(6484)
(6478)
业经(6388)
(6158)
世界(6131)
(6082)
图书(6051)
共检索到174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子元久  刘文君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高等教育就学率也急速扩大,并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那么,高等教育在怎样的范围内持续扩大呢?如果出现停滞不前,其原因是什么呢?本文通过分析6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和教训,揭示了日本高等教育就学率扩大的机制,以及最终导致其扩大停步的社会和政治过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天野郁夫  陈武元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具有与欧美各国不同的路径,即以大力发展对社会需求具有“敏感性”的私立高等教育来达成的,但也因此遇到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及爆发全国性的大学学潮等问题。为了摆脱高等教育面临的“危机”,构建适应大众阶段的、新的大学和高等教育系统,日本政府(文部省)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探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71年提交的咨询报告所阐述的关于高等教育的13项改革构想及其实施。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在许多方面与现在正处于急速发展的大众化过程的中国具有共通性,其为解决问题而出台的诸政策对中国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毅英  黄芳  
受外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就业呈现阶段性特征:学历等级化和就业挤占效应明显;企业偏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出现"去专业化"倾向;泡沫经济致高教规模反向扩张,大学生就业率应声下挫。受高等教育内部二元结构、双层体系和文理分层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对应特点:职业教育就业率高于普通教育;公立高校就业率高于私立高校;人文社科就业率高于理工科。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既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大学生人才模式及就业的影响,也要反思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体系和分层存在的问题及对就业的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天野郁夫  陈武元  黄梅英  
马丁·特罗对于高等教育三个发展阶段的特性和结构的论述有先见性和预见性 ,但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 ,它只是根据欧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建立起来的 ,缺乏有关亚洲、特别是东亚在 2 0世纪 70年代正发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 ,没有预想到信息技术的惊人发展所带来的变化等。日本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由于存在着“日本式的”私立高等教育 ,使得日本能够在短时期内赶超上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而且以高于欧洲各国的速度实现了大众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松,郝宏兰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严重滞后于并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命题。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并给出了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辉  王向华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若干改革中,高等教育机会多样化是其中的重要改革。澳大利亚通过设置“第13学年”、增强高中与高中后教育的互动、推行宽基础学习、打破传统高等教育形态进行开放高等教育等策略,进行了教育机会多样化的改革。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设立“教育缓冲区”,增强高等教育过程的灵活性,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多样化改革理应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大众化进程一旦启动,就势不可挡,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每个人个性的平等发展带来了机会。从精英到普及的真正转型首先是价值观的转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官成  
美国社区教育大众化的特征突出表现在教育职能大众化、教育对象大众化、教育费用大众化、服务社区大众化等四个方面。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大众化也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一是需要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制度保障体系;二是需要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职能;三是搭建职业教育发展立交桥;四是建立良性高等职业教育投融资机制;五是以社区需求为目标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六是以社区服务为宗旨凸显服务的区域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景荣  
随着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率先进入大众化时代。在我国 ,高等教育也正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大众化对我国的现实意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认识 ,以此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样才更有利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投入的关系探讨了大众化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晓莹  赵金秀  
分析美、英、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对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经验,得出对我们具有启示作用的共同点高等学校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建立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在进行数量扩张的同时注意分类扩张问题;落实高等学校自主权,强调不同层次不同学校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高等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和深度,加强与职业界的联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学新  刘卫萍  
高等教育大众化正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笔者主要从高等教育立法、高等教育经费、高等教育结构体系、高等教育质量监督评估等四个方面总结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分析其问题,观其得失以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才  曾艳清  
后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其显著特征是非传统成人学生增长迅速,并超过传统适龄人口的入学增长。本文通过分析英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现象的特征及高等教育入学政策的变化,总结其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土  
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的关系问题关于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的关系,我的基本观点是,两者密切相关却未必同步。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现象出现的时间比大众化早得多。众所周知,按照马丁·特罗的高教大众化标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起始于2002年,而在一百多年前的《癸卯学制》中,高中后的教育就明确地分成高等学堂、优级师范学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