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8)
- 2023(3401)
- 2022(2802)
- 2021(3122)
- 2020(2389)
- 2019(5552)
- 2018(5655)
- 2017(8492)
- 2016(6546)
- 2015(7826)
- 2014(8146)
- 2013(6728)
- 2012(6243)
- 2011(5971)
- 2010(6344)
- 2009(5199)
- 2008(4950)
- 2007(4761)
- 2006(4321)
- 2005(4118)
- 学科
- 教育(21911)
- 中国(14052)
- 教学(8647)
- 理论(7830)
- 济(7530)
- 经济(7510)
- 管理(6537)
- 学校(4750)
- 学(4574)
- 思想(4522)
- 研究(4427)
- 业(4418)
- 政治(4399)
- 学法(4266)
- 教学法(4266)
- 高等(4247)
- 思想政治(4201)
- 政治教育(4201)
- 治教(4201)
- 德育(4172)
- 发(4100)
- 革(3863)
- 发展(3823)
- 农(3793)
- 展(3696)
- 改革(3688)
- 学理(3305)
- 学理论(3305)
- 生(2985)
- 教育改革(2899)
- 机构
- 大学(80178)
- 学院(69769)
- 教育(32620)
- 研究(31347)
- 范(25013)
- 师范(24950)
- 师范大学(20868)
- 京(19776)
- 济(17393)
- 科学(16997)
- 经济(16568)
- 所(15639)
- 管理(15634)
- 中国(14580)
- 北京(14203)
- 研究所(14176)
- 职业(13873)
- 技术(13158)
- 江(12896)
- 理学(12894)
- 理学院(12495)
- 教育学(12433)
- 中心(11923)
- 管理学(11879)
- 管理学院(11700)
- 院(11356)
- 州(10027)
- 职业技术(9558)
- 教育学院(9263)
- 研究院(9108)
- 基金
- 研究(41202)
- 项目(39622)
- 科学(32161)
- 教育(30552)
- 成果(22359)
- 基金(22242)
- 社会(21163)
- 编号(21006)
- 课题(19691)
- 社会科(19442)
- 社会科学(19438)
- 划(17515)
- 年(17466)
- 家(17381)
- 省(17309)
- 国家(16983)
- 规划(13691)
- 科学基金(13057)
- 度(12484)
- 项目编号(12382)
- 研究成果(12323)
- 性(11886)
- 部(11290)
- 大学(11236)
- 一(11013)
- 年度(11004)
- 阶(10869)
- 重点(10863)
- 段(10816)
- 阶段(10793)
共检索到130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毅英 黄芳
受外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就业呈现阶段性特征:学历等级化和就业挤占效应明显;企业偏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出现"去专业化"倾向;泡沫经济致高教规模反向扩张,大学生就业率应声下挫。受高等教育内部二元结构、双层体系和文理分层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对应特点:职业教育就业率高于普通教育;公立高校就业率高于私立高校;人文社科就业率高于理工科。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既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大学生人才模式及就业的影响,也要反思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体系和分层存在的问题及对就业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耀敬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 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桥 刘春阳 刘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伴之而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受损的问题日益严重,就业权益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与指导,规范人才市场运作规则,努力构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体系,是唤醒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意识,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不受损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毕业生 就业权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广芬 吴俊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表明,"就业"已成为大学教育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成功范例,为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基于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生就业二者的关系,以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佛罗里达大学的就业服务体系、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为案例,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力图从通识教育、就业服务、创业教育三个角度出发对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美国高等教育 路径 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了大学校门,残疾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的人数也不断增多,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本来就是弱势群体的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策略,以期能加强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从而相应加强残疾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全面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一步鼓励残疾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残疾大学生 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定旭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面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研究,将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文章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来分析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 就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子元久 刘文君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高等教育就学率也急速扩大,并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那么,高等教育在怎样的范围内持续扩大呢?如果出现停滞不前,其原因是什么呢?本文通过分析6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和教训,揭示了日本高等教育就学率扩大的机制,以及最终导致其扩大停步的社会和政治过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淑敏 贾宁杰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其中,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业能力是就业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国外大学生就业教育特点,如以人文教育理念为指导展开系统化就业教育工作的美国,政府、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体系下强调校企联合培养的德国,政府主导、各分支机构积极配合操作的日本。借鉴这些发达国家在就业教育理念、就业教育内容和形式、就业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不断探索,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来促进我国高校就业教育体系的
关键词:
美国 德国 日本 大学生 就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立新 耿茹 李国明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出现了新特点,为适应这一新特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形成合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这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最关键环节。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 就业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在洲 张恒波
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许多研究型大学教育触角不断延长,抢食大众教育的奶酪,削弱自身精英性;许多大众教育院校教育层次层层拔高,分享精英教育的盛宴,偏离了大众教育本位。通过对美国大众化时期的精英教育经验分析,提出不同大学要各安其位,各执其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
精英教育 研究型大学 差异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宏志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加快了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步伐,这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迎接世界挑战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晓田 王德清
在后大众化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正遭遇困厄之境。无论是从政府自身责任担当还是从民办高等教育属性出发,政府都应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干预,通过调控与扶助两个基本路径使其积极回应社会诉求,追求"公正"和"质量",从而获得持久、稳健的发展。
关键词:
后大众化 民办高等教育 政府干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彭红玉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揭示了这一时期省级政府之间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的表现以及这种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竞争,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纪宝成在接受《新京报》(3月2日)专访时指出,就业难是社会的问题,不能仅仅看成是教育的问题。今年大学生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金融危机,同时也是由于扩大招生,毕业生数量增多导致的。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宏观上采取措施,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增强吸纳毕业生的能力。而从教育战线来说,需要学生和家长就业观念的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清学 蒙丹
根据有关部门主持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数据,从择业认知状况、择业理想目标、择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加以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择业认知状况逐步倾向客观理性;择业理想目标趋向于选择经济条件比较优厚以及保障性较好的工作单位;择业价值取向上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结合,同时越来越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女大学生择业倾向相对保守与稳定,男大学生择业倾向于开拓与奉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