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0)
- 2023(5539)
- 2022(4613)
- 2021(4579)
- 2020(3708)
- 2019(8743)
- 2018(8823)
- 2017(14759)
- 2016(9478)
- 2015(10764)
- 2014(11000)
- 2013(9789)
- 2012(9018)
- 2011(8275)
- 2010(8506)
- 2009(7260)
- 2008(7356)
- 2007(6696)
- 2006(5911)
- 2005(5356)
- 学科
- 济(21461)
- 经济(21435)
- 教育(20700)
- 管理(19448)
- 业(17133)
- 企(12775)
- 企业(12775)
- 中国(12728)
- 理论(10860)
- 方法(10047)
- 教学(9725)
- 数学(8546)
- 数学方法(8368)
- 学(8137)
- 农(7854)
- 财(7279)
- 业经(5977)
- 农业(5655)
- 发(5602)
- 研究(5420)
- 学法(5344)
- 教学法(5344)
- 技术(5269)
- 务(5094)
- 财务(5074)
- 财务管理(5065)
- 企业财务(4889)
- 学理(4718)
- 学理论(4718)
- 信息(4668)
- 机构
- 大学(124401)
- 学院(118267)
- 研究(44029)
- 管理(38701)
- 济(35363)
- 经济(34246)
- 理学(32786)
- 理学院(32295)
- 管理学(31556)
- 管理学院(31304)
- 教育(31051)
- 京(28157)
- 范(27829)
- 师范(27666)
- 科学(26001)
- 中国(25620)
- 师范大学(22834)
- 所(21934)
- 研究所(19972)
- 江(19661)
- 中心(19273)
- 农(19249)
- 技术(19010)
- 北京(18600)
- 财(17748)
- 业大(17208)
- 职业(16893)
- 院(15644)
- 州(15478)
- 农业(15212)
- 基金
- 项目(75821)
- 研究(64142)
- 科学(60198)
- 基金(49704)
- 家(42827)
- 国家(42288)
- 教育(39463)
- 社会(36008)
- 科学基金(35042)
- 社会科(33754)
- 社会科学(33746)
- 省(31602)
- 编号(30359)
- 划(28741)
- 成果(28690)
- 基金项目(25608)
- 课题(24160)
- 自然(20800)
- 年(20498)
- 自然科(20317)
- 自然科学(20312)
- 自然科学基金(19997)
- 资助(19608)
- 重点(18718)
- 项目编号(18709)
- 部(18453)
- 规划(17904)
- 发(16951)
- 性(16631)
- 教育部(16487)
共检索到189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正华 张国臣
近期,日本国立大学图书馆协会和教育学习支援检讨特别委员会联合公布了日本《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该标准是目前亚洲国家较为系统和权威的信息素养标准。文章对日本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该标准的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启示,以期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和相关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秦小燕
[目的/意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是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2015年最新颁布的信息素养指导文件,通过对其内容的详细解读,可以了解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的发展动态,为新时期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具体内容,建立框架结构模型,并与2000年版《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对比,剖析其显著特征与改进之处,思考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方向。[结果/结论]认为《框架》拓展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重新界定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并强调元认知培养的重要性,指导新信息环境下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向融入学术、注重能力、促进学术交流的方向...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框架 标准 高等教育 美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彩娥 冯素洁
[目的/意义]2014年11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第三版),取代200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将成为国际范围内信息素养教育重要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其内容的解读,为新信息环境下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阐述《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及相关附件的内容,并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内容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进行思考。[结果/结论]认为在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要与学术过程进一步融合,并注重Web 2.0环境下的信息交互参与,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此外,借鉴...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鹤林
元素养是一个面向Web 2.0环境的综合素养框架。在剖析元素养的内容、模型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析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面对的新学术形势,以及元素养在概念整合、社交媒体、信息协同生产、元认知和素养教育等领域所进行的改进,为中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元素养 信息素养 美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家荣
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和“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学目标”的产生背景、结构体例和责任分配等特点,揭示了这两个规范性文件在“加强统筹合作”、“倡导信息素养”和“提高馆员地位”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标准 目标 图书馆 教育职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立伟
信息素养标准是指导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的典范。随着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变革,2013年美国开始对《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全面修订。根据2015年ACRL标准委员会向董事会提交的最终文档——《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对六大信息素养基础性的核心临界概念——"阈值"进行简介,探讨新框架为中国信息素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启示。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标准 美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鹤林
认为英国SCONUL的信息素养七要素标准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信息素养标准之一。简述其发展历程,在剖析其新版标准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英国高校面对的新学术形势,以及该标准据此在可迁移性技能、学术技能、嵌入教学、学术生态和可视化效果等领域所进行的改进,以期为中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英国 信息素养 标准 图书馆 高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原金彪 李后卿
文章通过网络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及案例分析法获取日本开展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完善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提供策略。针对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不均衡的现状,文章提出我国应从宏观上完善顶层设计、微观上创新发展理念,凝聚多方合力,构建“政—产—学—研”的多元格局,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中小学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周文叶 崔允漷
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已成为国际潮流。国际课程标准研制经验表明,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存在两种基本关系:一是每门学科课程都承担起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责任,二是不同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有着不同的独特贡献;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从课程标准的编排角度看,它包括纵向上分年级与跨年级编排方式、横向上表现水平与案例式编排方式;在组织架构与研制流程上,课程标准研制是在政府主持下由教育专业部门或学术机构负责,由计划、撰写、实施、完善四个阶段构成。这些国际经验对于我国课程标准研制有着诸多重大启示。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丽风 王茜 李津 管翠中 郭兰芳 王媛
2015年2月5日,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理事会正式批准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英文版),作为其200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更新文件。《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中文版由ACRL授权清华大学图书馆翻译。兹刊发中文版,以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建荣
作者对美国卡耐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制定颁布的大学分类标准进行了简述,并探讨在中国对大学分类标准研究中应考虑的问题。提出应明确大学分类最大的收益者以及它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长远指导意义,以制定出更适合中国高校特点的大学分类标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代金晶
《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提出影响高等教育变革并加快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主要六大趋势:推进创新文化,跨院校和跨行业协作,开放教育资源激增,新形式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日益关注学习测量,重新设计学习空间。高校图书馆应从各方面重新定位信息素养教育,顺应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趋势以突破信息素养教育的局限,助力高校图书馆从信息素质教育到创新素养教育的变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艺杰 陈苗
在回顾信息素养衔接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文章利用案例研究法对信息素养衔接标准/框架《苏格兰信息素养框架》《威尔士信息素养框架》以及“台湾信息素养标准”开展详细研究,总结出衔接类信息素养标准/框架具有三个特点:(1)以信息生命周期为导向,贯穿不同教育阶段;(2)以基础数字技能为开始,通往学术信息素养;(3)以支持终身学习为导向,培养职业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文章为我国信息素养衔接类标准/框架提出三个建议:(1)重视信息素养衔接教育,构建本土化信息素养标准;(2)融入现有课程内容体系,实现信息素养培养常态化;(3)发挥图书馆的支持作用,加强职业信息素养的培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丹 段晓雯
人工智能赋能工具与数据安全正在对全球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发布的《2024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聚焦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政治和人工智能六个维度总结了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适当应用”“发展人工智能素养”“支持公平和包容的学习”“保护数据隐私与安全”“应对错误信息”“维护心理健康”六类关键技术与实践;预测了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四种情境。基于对报告内容的理解与思考,本文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应对机遇与挑战的策略: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增强技术应用匹配度;确保数据隐私与安全,提升信息辨识能力;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完善学习模式;以劳动技能、绿色技能为导向设置课程,增强就业竞争力;创建多样、公平、包容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融合关怀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践行全人发展理念。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符绍宏 高冉
ACRL新颁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是国际范围内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指导文件。本文通过对其指导思想、结构内容和相关教学理论进行分析概括,探讨信息素养教育改革问题。结合对新框架指导思想的分析,探讨信息素养内涵的拓展,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视野、新目标。通过对框架各组成部分内容的细致解读,提炼相关教学点,为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参考。探讨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图书馆员在其中的作用,对在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落实新框架提出建议。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应面向新信息环境,面向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活动,从情感、行为、认知、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应转变观念,形成对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