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2)
2023(6781)
2022(5102)
2021(4886)
2020(3713)
2019(8503)
2018(8680)
2017(14608)
2016(9399)
2015(10867)
2014(11425)
2013(10067)
2012(9259)
2011(8324)
2010(8717)
2009(7875)
2008(8011)
2007(7641)
2006(7056)
2005(6694)
作者
(25369)
(21168)
(21034)
(20248)
(13424)
(10206)
(9791)
(8407)
(8091)
(7706)
(7251)
(7055)
(6816)
(6760)
(6685)
(6621)
(6592)
(6530)
(6193)
(6084)
(5663)
(5297)
(5227)
(5123)
(4845)
(4797)
(4770)
(4716)
(4352)
(4290)
学科
(28678)
经济(28640)
管理(19637)
教育(19426)
(17787)
中国(17268)
(13733)
企业(13733)
(10480)
理论(9582)
(9530)
方法(8795)
业经(7977)
(7939)
教学(7693)
发展(7232)
(7109)
农业(6818)
数学(6787)
(6678)
数学方法(6578)
(6407)
地方(6219)
技术(5271)
(5208)
(4762)
(4704)
银行(4694)
研究(4592)
(4481)
机构
大学(131231)
学院(124999)
研究(49565)
(40880)
经济(39586)
管理(36953)
中国(30974)
理学(30898)
(30513)
理学院(30383)
教育(30089)
科学(29828)
管理学(29419)
管理学院(29168)
(28428)
师范(28211)
(25593)
师范大学(23165)
研究所(23122)
(21740)
中心(20989)
(20740)
北京(20233)
(19919)
技术(18429)
(17676)
业大(17182)
(17054)
农业(16209)
职业(15808)
基金
项目(75723)
研究(61992)
科学(60204)
基金(50668)
(43868)
国家(43305)
教育(36721)
社会(36309)
科学基金(35585)
社会科(33890)
社会科学(33883)
(30674)
编号(28005)
(27791)
成果(26550)
基金项目(25180)
课题(23173)
自然(20888)
自然科(20427)
自然科学(20421)
资助(20091)
自然科学基金(20039)
(19639)
重点(18853)
(17900)
(17744)
规划(16913)
(16647)
项目编号(16593)
教育部(15800)
期刊
(51660)
经济(51660)
教育(50808)
研究(48951)
中国(38020)
学报(21116)
(20679)
科学(18333)
大学(17388)
(15574)
技术(14835)
管理(14648)
学学(14499)
农业(14204)
职业(12436)
(9720)
金融(9720)
技术教育(8145)
职业技术(8145)
职业技术教育(8145)
财经(8042)
(8014)
论坛(8014)
业经(7586)
(7555)
图书(7463)
经济研究(7336)
(7110)
(7093)
(6935)
共检索到210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阳  
纵观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女性充当了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过程中的主力军角色。新世纪以来,随着日本"少子化""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女性高学历人才的培养问题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未来在解决日本劳动力不足、日本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等问题上,女性也将充当重要的角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明眼人一看便晓得,此题目由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而来。然而,它又是贴切的和有自己内涵的。2007年,是全国各行各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年份。高等教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又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关注点,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高教工作如何在去年取得明显进步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贯彻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蓝欣  王处辉  
高等教育及其大学入学选拔制度不是孤立的教育问题,它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与职业结构、人口、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日本高等教育及其入学选拔制度的变迁显示,高等教育和入学选拔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意与相应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对教育资源的竞争规律有科学的认识,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并与高中教育相衔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天柱  马佳  梁萌萌  冯薇  
以传统化学制药产业为比较基础,归纳了生物制药产业中顺序出现的三条技术轨道——"现代生物技术作为生产工具"、"现代生物技术作为搜寻工具"和"全面整合",分析了不同技术轨道所依赖的企业关键能力,明确了企业参与产业创新的机会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竞争态势变革。最后预测了生物制药产业中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轨道——"理论+实验",指出了该技术轨道所依赖的企业关键能力、提供的创新机会和可能导致的产业竞争新态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娟  陈嘉雨  
高等教育作为高中人才输送的需求方,其类型结构对高中升学压力和育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基于精英大学、其他本科学校和高职院校三类高校的数据进行中美对比,发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呈陡峭的“金字塔型”,我国高中生进入精英大学的升学压力远大于美国学生。从趋势上来看,两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初期精英性都由强到弱,但美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随着普及化深入,精英性又逐渐由弱到强;如果中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在未来也会呈现同样变化,高中升学压力将会有所缓解。研究认为,“县中困境”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的一种时代现象,深层原因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过于陡峭,精英大学占比过少、竞争过于激烈。要解决县中问题,必须优化高等教育类型结构,支持更多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县中职能转变,建立起与普及化时代相适应的多元质量观,提升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格·古德曼(Roger Goodman)  沙驰幸弘(Sachi Hatakenaka)  特瑞·金(Terri Kim)  李玉静  程宇  
日本职业高等教育地位的不断提升日本经济泡沫膨胀与18岁人口(这一群体中,有超过90%的人获得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高峰接踵而至,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巧合(但也仅仅是一个巧合)。日本18岁人口在1992年达到205万人,形成二战后第二次人口高峰期,之后开始平稳下滑,到2004年下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卢乃桂  张永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旨在重构政府、高校以及学生之间关系的改革。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力量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的国家和高等教育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拟将这一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变化放在一个更宏观的大时代背景,即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其成因,并描述在此新背景下,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所扮演的新的角色是什么,政府角色转变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最后,本文选择了几个较为典型的国家,分析了在这种类似实质背后各国政府角色变迁的个性化特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童小玲  武玉坤  
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费一直未进行大规模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在加重高校办学负担的同时,也对社会公平与阶层流动性产生了不良效应。以广东某高校2000—2014年的实证数据为基础,呈现高等教育学费与办学成本和办学收入的相互关系,分析得出长期固化的学费越来越难以弥补办学成本的需求。这种现实不仅淡化了高等教育的成本意识,对高校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进一步加深了社会不公平程度。文章认为,建立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动态学费调整机制,平衡国家财政和高校自主对高等教育的支出,并进一步完善成本监审统计口径,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以及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补助力度是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栗晓红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考量中外合作办学对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作用可以看到,中外合作办学在促成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和树立高等教育制度典范的双重意义上具有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潜力,但中外合作办学所体现出来的"移植式课程"、"半截子留学"、教学单一定位、对合作双方的高度依赖使其还不能完全发挥影响作用。未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合作双方对办学的定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小英   陈学飞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爱良  
高等教育财政自大学问世以来一直处于变迁之中,变迁围绕着高等教育场域中政府、大学与学生等重要利益主体进行,变迁不仅仅是大学融资方式、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与学生成本分担的变化,还包括高等教育场域内政府、大学与学生等重要利益主体之间财政关系的调整与重塑。在高等教育财政的变化、调整与重塑中,政府、大学与学生的身份也在发生某些演变,以契合高等教育财政变迁所型塑的财政状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某一阈限时,高等教育系统的状态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要顺利地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建立与大众化入学人数相适应的、符合本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制度。我们面临着规模的快速扩张与体系制度变革滞后的矛盾,必须打破制度变迁对原有路径的依赖,从"单一化路径"转向"多元化路径"。"多元化路径"的制度安排重点,是培育形成多元的经费投入渠道和多元的调控力量和手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骅  
俄苏高等教育与社会变迁韩骅一一国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达程度,是该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俄国高等教育始于1755年莫斯科大学的成立。尽管这所大学起点较高,显示了可观的民主性,但它毕竟比西欧中世纪大学晚了数百年;而且在此之后的50余年内,在俄罗斯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兴业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迪尔凯姆曾经说过:"当人们历史地研究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式时,就会看到,它是依存于宗教和政治组织的,是依存于科学的发达程度和工业状况的。如果把所有这些历史因素同教育体系分开,那么,这个体系就会变得不可理解"~①。因此,也可以这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鹏  
高等教育投入问题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高等教育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要求政府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出发来对高等教育投入进行制度改革。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自建国以来的变化,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制度变迁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