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211)
2022(2077)
2021(2132)
2020(1925)
2019(4439)
2018(4743)
2017(10493)
2016(5827)
2015(6715)
2014(6914)
2013(7165)
2012(7016)
2011(6517)
2010(6852)
2009(6703)
2008(6680)
2007(5959)
2006(5649)
2005(5323)
2004(4591)
作者
(17035)
(13851)
(13665)
(13327)
(8739)
(6628)
(6426)
(5286)
(5074)
(4939)
(4596)
(4521)
(4385)
(4348)
(4246)
(4089)
(4075)
(3997)
(3952)
(3945)
(3613)
(3388)
(3352)
(3183)
(3163)
(3155)
(3086)
(3049)
(2780)
(2641)
学科
(23597)
经济(23561)
管理(14350)
(13208)
中国(9693)
方法(9597)
(9034)
企业(9034)
数学(8893)
数学方法(8799)
(7789)
(7349)
(6642)
(6183)
银行(6177)
(6002)
(5826)
贸易(5821)
(5710)
(5090)
金融(5090)
(4929)
税收(4669)
(4639)
(4639)
农业(4212)
业经(4152)
(4094)
制度(4093)
体制(3922)
机构
大学(90350)
学院(88069)
(39539)
经济(38557)
研究(32262)
管理(31273)
中国(26324)
理学(25720)
理学院(25401)
管理学(25148)
管理学院(24957)
(21640)
(20342)
(16782)
科学(16424)
财经(16401)
(14694)
研究所(14579)
北京(13969)
中心(13625)
(13064)
经济学(12427)
(12277)
师范(12216)
财经大学(11980)
(11777)
(11562)
经济学院(11277)
(10825)
师范大学(9949)
基金
项目(45640)
研究(36791)
科学(34967)
基金(32014)
(26758)
国家(26536)
社会(22542)
科学基金(21334)
社会科(21310)
社会科学(21305)
教育(17087)
基金项目(16551)
(16290)
编号(16045)
(14938)
成果(14859)
资助(14004)
自然(11903)
自然科(11523)
自然科学(11517)
(11411)
课题(11336)
自然科学基金(11295)
(10357)
重点(9904)
(9899)
教育部(9798)
项目编号(9649)
(9323)
人文(9275)
期刊
(48148)
经济(48148)
研究(33551)
中国(17129)
(14779)
(12413)
金融(12413)
管理(12395)
(11149)
教育(10761)
科学(9402)
学报(9340)
财经(7978)
经济研究(7869)
农业(7855)
大学(7456)
业经(7455)
问题(7436)
(7006)
(6818)
学学(6644)
技术(6642)
国际(6395)
现代(6040)
理论(5725)
实践(5128)
(5128)
世界(4961)
商业(4960)
图书(4444)
共检索到146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建超  朱显平  
日本作为亚洲最早发展都市圈的国家,始终重视对都市圈的发展规划。自20世纪中叶起,日本对首都圈规划进行了五次重大调整,主要针对人口、资本等要素过度向东京都心集中问题进行规划调整,着重强调城市功能的分散、区域产业的分工合作以及地域产业的联动,推动首都圈逐步由单一核心圈域发展成为多极多核心的网络结构,实现了由硬性控制到柔化管理的城市管理方式转变,由人口转移到产业转移、功能转移的城市功能外溢,大中小城市产业联动的城市分工与协作,缩小了日本首都圈的地域差距,显著提高了整体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我国城市规划正朝着都市圈方向发展,借鉴日本首都圈规划调整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科学化必将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常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做出了明确部署,并将其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相继对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三地协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陆续推出多项政策,加快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但必须承认,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合作还面临诸多瓶颈性制约,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彬  吕长生  
明晰政府事权、合理划分支出责任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以首都经济圈为例,运用博弈论可以解释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财税体制的矛盾性。本文通过研究日本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财税制度创新经验,解析日本都区财政调整制度缘由、内容及政令指定都市税源分配制度,提出对首都经济圈创新财税制度的启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彬  吕长生  
明晰政府事权、合理划分支出责任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以首都经济圈为例,运用博弈论可以解释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财税体制的矛盾性。本文通过研究日本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财税制度创新经验,解析日本都区财政调整制度缘由、内容及政令指定都市税源分配制度,提出对首都经济圈创新财税制度的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肖金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桂萍  孙月阳  
目前,我国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的三级四类规划体系结构初步梳理了规划间的关系,但仍然存在诸如横向各规划定位与关系未完全理顺,纵向各级规划职责区分不足,规划内容缺乏战略性等一些问题。而日本规划体系具有科学顺畅的三级三类体系结构和国土规划子体系;在内容上注重问题导向,具有逻辑严密的规划制定框架;通过规划制定程序、多级目标、统计调查资料、模型预测保证规划质量;以可操作的政策手段、预算编制方针、PDCA管理保证规划实施等,这些经验均可借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凯  周密  
日本首都圈协同发展经验显示:互惠性偏好是在权威、外部性与利益合理整合基础上,由内生的城市发展压力推动而成;空间通达性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与便利性上;双重互补性包括产业互补与城市功能互补;外部介入体现为以法律-规划-报告-评估为主体的正式制度约束以及协商、社会组织等多元机制。在上述四元概念模型框架下,区域的协同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良  吕斌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我国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必然趋势,都市圈规划因而成为新一轮区域规划的热点问题。本文概括了日本首都圈的形成背景,介绍了历次首都圈规划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总结出日本首都圈规划以项目开发为核心、以法律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实施机制,并进而提出对中国区域规划的指导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玲  杨开忠  
都市圈模式是日本主要的经济区划方式和区域政策实施的空间框架,因此本文提出日本都市圈经济区划的概念。都市圈模式是迄今为止城市区域化发展的最高形式,也是最为集约和有效的模式,日本一直致力于都市圈区划动态管理机制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都市圈区划体系。中国城市化也在不断推进,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区域划分和研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日本都市圈经济区划过程完整、易于观察,开放的国际环境也与中国目前所处国际环境类似,因此可以成为中国进行都市圈区划和治理工作的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文辉  钟笃粮  王大伟  
荷兰是欧洲规划的代表性国家之一,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荷兰规划在欧洲独树一帜,体现了丰富的战略性和实效性。结合荷兰规划体系特点,探讨如何在规划中有效地将空间维度融入以贯彻战略意图,对于做好我国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荷兰规划评析(一)规划体系及其特点20世纪60年代,荷兰形成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顾林生  李景玉  潘书坤  
研究目的:总结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演变规律,为中国国土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与日本的国情和经济阶段相适应,日本的国土规划在规划法律、规划目标、国土结构、国土开发模式以及规划模式5个方面都体现了不同阶段的规划之间相互关联与独立。研究结论:(1)日本国土规划的经验表明,首先应针对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特点确定国土规划目标和内容;(2)依法进行国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可有效促进国土的有序开发;(3)相对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规划实施的有效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剑明  
本文在揭示日本、印度在产业规划策略方面的主要缺陷基础上,运用“木桶原理”,对产业规划策略进行了理论探索,说明一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强国,应既要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又要杜绝“产业畸形”现象的发生,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产业规划策略的主要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谊佳  彭蓉  赵依丹  高媛  赵明  
我国国家公园现已全面完成试点评估验收工作,试点工作表明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管理部门对明确的管控要求、建设强度、审批流程等有强烈的诉求。结合对日本国立公园的分析,研究日本国立公园分区规划及管控经验,系统梳理日本国立公园各分区建设要求及各类建设行为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审批流程与审批主体,并通过表格形式全面细化展示。结合我国正在试点的国家公园分区和管理情况及实际问题,参考日本国立公园的经验和做法,提出适用于我国国家公园现行分区方式、建设要求和审批主体的相关建议,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从试点阶段全面转为建设管理阶段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建设行为的约束与审批流程的规范提供参考和启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谊佳  彭蓉  赵依丹  高媛  赵明  
我国国家公园现已全面完成试点评估验收工作,试点工作表明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管理部门对明确的管控要求、建设强度、审批流程等有强烈的诉求。结合对日本国立公园的分析,研究日本国立公园分区规划及管控经验,系统梳理日本国立公园各分区建设要求及各类建设行为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审批流程与审批主体,并通过表格形式全面细化展示。结合我国正在试点的国家公园分区和管理情况及实际问题,参考日本国立公园的经验和做法,提出适用于我国国家公园现行分区方式、建设要求和审批主体的相关建议,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从试点阶段全面转为建设管理阶段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建设行为的约束与审批流程的规范提供参考和启发。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平力群  
由政府部门主导的社会分摊资本投资具有弥补私人企业部门投资不足,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日本政府依据经济社会变迁编制了7轮首都圈规划,在首都圈规划的引导与支持下,通过社会分摊资本投资,推动首都圈空间结构从"一极结构"向"多极结构的广域城市"到"多核多圈"到"分散型网络"再到"紧凑型功能区+网络"的重构,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市功能与支撑城市功能的城市结构间的不平衡,缓解了大城市病,使东京发展成为世界城市,使首都圈迈入了全球四大世界级城市圈的行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