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2)
2023(12829)
2022(10946)
2021(10022)
2020(8902)
2019(20351)
2018(20067)
2017(39834)
2016(21309)
2015(24330)
2014(24084)
2013(24093)
2012(22224)
2011(19881)
2010(19671)
2009(18203)
2008(18125)
2007(16096)
2006(13526)
2005(11772)
作者
(61625)
(51817)
(51762)
(49199)
(32758)
(24983)
(23764)
(20239)
(19477)
(18266)
(17567)
(17353)
(16144)
(16143)
(16133)
(15971)
(15719)
(15255)
(14931)
(14755)
(12864)
(12732)
(12625)
(11827)
(11705)
(11698)
(11491)
(11082)
(10403)
(10270)
学科
(97072)
经济(96985)
(63189)
管理(62589)
(51973)
企业(51973)
方法(50343)
数学(45495)
数学方法(45017)
(25941)
(24715)
中国(20875)
业经(19582)
地方(18067)
(17649)
(17577)
财务(17532)
财务管理(17495)
(16867)
贸易(16863)
企业财务(16735)
农业(16396)
(16360)
(15536)
技术(14252)
(13100)
(12995)
金融(12992)
产业(12704)
环境(12639)
机构
大学(311679)
学院(311022)
(134367)
经济(131940)
管理(125448)
理学(109902)
理学院(108838)
管理学(106998)
管理学院(106447)
研究(99961)
中国(74555)
(63006)
科学(60331)
(60142)
(51265)
(49669)
财经(49392)
中心(47503)
业大(46494)
研究所(45334)
(44981)
(44828)
经济学(41924)
农业(40634)
北京(38706)
经济学院(38256)
(37765)
师范(37338)
财经大学(36961)
(36211)
基金
项目(214705)
科学(170874)
基金(159350)
研究(153277)
(138695)
国家(137635)
科学基金(119536)
社会(99346)
社会科(94550)
社会科学(94523)
基金项目(84723)
(83132)
自然(78780)
自然科(76998)
自然科学(76979)
自然科学基金(75635)
教育(71013)
(70179)
资助(66214)
编号(60448)
(48817)
重点(48524)
成果(47304)
(45949)
(44831)
科研(42196)
教育部(42190)
创新(41952)
国家社会(41743)
人文(40875)
期刊
(136061)
经济(136061)
研究(83524)
中国(49055)
(47651)
学报(46634)
(44356)
科学(44194)
管理(43479)
大学(35681)
学学(34132)
农业(30388)
技术(27483)
(25565)
金融(25565)
财经(24494)
教育(23947)
业经(22318)
经济研究(22111)
(20997)
问题(18965)
统计(17304)
(16739)
技术经济(16488)
(15783)
(15421)
商业(14761)
决策(14420)
理论(14362)
(14299)
共检索到434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少胜  刘合光  
本文通过细分产业与投资阶段两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日本食品产业在华投资区位选择的差异与变化。日资食品加工业主要投资在拥有海港、农业产出丰富,而且离日本距离较近的省份,饮料制造业则选择人均GDP高的省份。从1992-1995年投资阶段到1996-2003年投资阶段,工资水平、人均GDP对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显著性增强,而与日本距离这一因素的重要性下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少胜  德永澄宪  
运用《中国进出企业一览》(2003—2004年版)中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潜能和原材料接近度在日本食品产业在华投资区位选择中的作用效果。基于Reddingand Venables[1]和Harris[2]测算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市场潜能和原材料接近度,通过区位选择模型分析发现,国内市场潜能对日资食品产业投资的进入具有正的效果,但是不如用GDP衡量的"本地市场"变量大。国外市场潜能则具有最大的效果。日本食品产业倾向于投资在原材料接近度高的省份,但效果也不及用农业总产出衡量的"本地原材料"变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彩霞  
经验分析表明,我国农业外资区域分布呈"东多西少"的发展格局,并且不同地区农业外资的行业聚集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农业外资区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及潜力、农业资源要素、劳动力成本及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已成为我国外资农业区位因素,但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对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影响效果小,且区位变量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省的农业外资分布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楼俊强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在几大区位集中的特点。本文首先对有关国内外跨国公司R&D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在分析和总结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概况、R&D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了一套反映我国各地区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各区位因素变量进行检验,从中找出了最具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在评估各地优劣势的前提下,提出了可供各地政府选择的政策框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礼智  戴贵芬  
本文选取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最多的前10位省份或直辖市的横截面数据,对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分布与区域的劳动力成本、通讯设施水平、市场规模、科技实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重视程度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章昌裕  任思颖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规模敏感程度大于成本因素敏感程度,而技术竞争力的薄弱,东道国较高的技术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抑制作用,但双边贸易关系并不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展,东道国资源禀赋也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影响因素。所以,正确的区位、产业和市场份额选择都是中国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应考虑的因素。有选择的转移国内产能过剩的边际产业,可以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留出资源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杨  
本文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进行了梳理,根据各阶段不同特征,分析了影响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问题。研究表明:2003年是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形成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功跨跃产业形成期,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它的发展将受其所在阶段的产业规模、产品和品种结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认证制度、政府监管制度、绿色食品市场与消费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受产业、企业、消费者、政府等方面问题的制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祥荣  蔡一庆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位选择理论和聚集效应理论。通过建立局部调整模型,从当地的上一期民间投资数量、市场容量、政府规模及基础设施水平四个方面,对1996-2002年期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民间投资状况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期民间投资与前期民间投资数量、市场容量及基础设施水平都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政府规模呈现负相关关系。本文还就各因素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雪  谢玉鹏  
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用2005年、2006年相关数据建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为军  魏益民  潘家荣  赵清华  周乃元  
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以北京、浙江、福建、江苏、陕西、河南、山东、广东、青岛等九个食品安全示范区为例,实证分析了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政府控制、生产者控制、消费者控制、科技控制是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综合示范控制模式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它们可细化为政府组织机构成立数、年有效监管次数、示范企业参与数、示范企业挂牌数、消费者食品安全知晓率、愿付较高价格购买安全食品的人群比例、科研人员参与数等七项指标。同时对七项指标影响力的排序及政策含义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立才  庄丽娟  黄祖辉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潜在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市场规模、企业平均规模、市场发育程度、附加值率、产业集聚程度和产业政策是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决定因素,劳动力成本可能并不是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决定因素,或者这一优势正在弱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给出了简要的结论和政策涵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永齐  
随着外商对华投资规模、技术含量的提高,FDI对于投资地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与此相适应的是人力资本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性日趋提高,并对FDI的流向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使用我国1992~2001年沿海10省市的相关数据分析认为,一个地区产业集中度的高低显著影响外商投资的区位选择,跨国公司决定向一个地区投资后往往选择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集中度高的行业作为投资方向,且只有当该地区的产业集聚优势与外资的比较优势相一致时,外资才会进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磊  祝宁  杨学易  
利用2007—2017年日本47个都道府县制造业和服务业绿地投资项目数,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了行业异质性与东道国地区特征对跨国公司投资区位策略制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对日本制造业的投资主要受供给侧因素影响,对服务业的投资更多受需求侧因素影响;跨国公司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更多选择日本创新能力强的核心地区,对低技术制造业投资则偏好要素价格低且吸收核心地区技术外溢的邻近地区;区位限制性服务业投资受核心地区的市场规模和购买力影响较大,非区位限制性服务业投资对邻近地区市场的反应不明显,但调整样本后,该类投资则表现出对邻近地区市场的依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国宇  
通过分析绿色食品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特征,运用生长曲线(逻辑斯蒂曲线和龚伯兹曲线)拟合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演化过程,对其整体演化轨迹进行测定并进行阶段划分。得出的基本结论和启示是:①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从2006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产业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②绿色食品产业经过成长期的适度规模扩张后必须积极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向成熟期过渡,政府产业政策的重点不是做"大"而是做"强",通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技术含量与创新能力,实现产业效率提升和产业竞争力增强。研究结论对于揭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的内在规律,为政府制定符合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的产业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素昆  袁然  
在分析不同投资区位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机理的基础上,选取46个样本国家(地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GM(1,1)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对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在逐步减弱;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应逐步减少对周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并加快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