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4)
2023(1696)
2022(1409)
2021(1291)
2020(1137)
2019(2453)
2018(2315)
2017(4686)
2016(2567)
2015(2770)
2014(2765)
2013(2591)
2012(2549)
2011(2218)
2010(2230)
2009(2065)
2008(2139)
2007(1612)
2006(1357)
2005(1382)
作者
(6668)
(5784)
(5511)
(5299)
(3627)
(2697)
(2498)
(2208)
(2167)
(1987)
(1970)
(1886)
(1822)
(1816)
(1805)
(1722)
(1699)
(1618)
(1597)
(1590)
(1449)
(1432)
(1410)
(1289)
(1267)
(1254)
(1239)
(1210)
(1131)
(1131)
学科
(8112)
经济(8100)
管理(7787)
(7458)
(5775)
企业(5775)
(4455)
方法(3596)
数学(3241)
数学方法(3223)
(2960)
财务(2957)
财务管理(2945)
企业财务(2878)
(2762)
(2438)
(2406)
银行(2406)
(2405)
金融(2405)
中国(2396)
环境(2333)
(2286)
农业(2140)
(1910)
贸易(1907)
(1887)
业经(1879)
(1722)
(1714)
机构
大学(34095)
学院(33012)
(15296)
经济(15036)
研究(13086)
管理(12086)
中国(10559)
理学(10243)
理学院(10127)
管理学(9999)
管理学院(9927)
(8552)
(7073)
(6720)
科学(6613)
财经(6542)
(6135)
中心(6119)
研究所(5912)
(5629)
经济学(5188)
财经大学(5107)
(4900)
(4778)
经济学院(4735)
北京(4614)
农业(4372)
业大(4261)
研究院(3968)
(3943)
基金
项目(22314)
科学(17573)
基金(16901)
研究(16696)
(14812)
国家(14695)
科学基金(12492)
社会(11202)
社会科(10659)
社会科学(10656)
基金项目(8678)
(7752)
自然(7601)
自然科(7389)
自然科学(7384)
教育(7326)
自然科学基金(7264)
资助(7069)
(6768)
编号(6046)
(5586)
成果(5145)
重点(5143)
国家社会(5035)
(4982)
教育部(4849)
(4822)
(4567)
(4557)
人文(4506)
期刊
(16382)
经济(16382)
研究(10810)
(6835)
中国(6709)
(5775)
(5505)
金融(5505)
学报(5179)
科学(4315)
大学(4259)
农业(4182)
管理(4122)
学学(3972)
财经(3309)
世界(3240)
(2816)
教育(2799)
(2786)
经济研究(2514)
现代(2327)
国际(2100)
(2047)
问题(1866)
业经(1802)
会计(1784)
财会(1712)
技术(1691)
(1600)
理论(1594)
共检索到53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华  
日本是有名的地震多发国,在长期应对地震灾害的过程中,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防震减灾机制,在灾后重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灾害预防、抢险救灾、重建复兴三个层面就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做了概括和总结。日本的做法和经验对中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中国防震减灾机制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莲霞  张庆阳  郭家康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在国内率先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国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提出我国应如何搞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梅  魏电信  
通过对我国西部农村防震减灾方面的现状、制度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初步提出了一套适于西部农村防震减灾的社会管理方法和理论体系,初步构建了农村地区防震减灾的社会管理内容。研究成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具体化、可操作性提供依据,为建立和完善农村防震减灾相关制度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佳琦  迟宝明  
构建防震减灾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防灾科技学院通过学科建设引领防震减灾专业建设,搭建合理的防震减灾专业群,探索适应防震减灾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防震减灾综合素质培养等举措初步构建了防震减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防震减灾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章豹  岳静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灾害严重的国家。汶川大地震血的教训,呼唤我们要加强地震科普工作,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维护公众安全、构建灾害预防文化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文章在借鉴汶川抗震救灾和日本防震减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地震科普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地震科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丰富科普内容、创新科普形式、突出科普重点这三个维度,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应对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章  李储学  
社区灾害应急力水平直接影响到全社会自然灾害应急水平,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暴露出我国社区群众应急意识和能力不高、自组织功能单一,应急预案不够完善、社区参与应急机制发育缓慢,应急组织体系缺乏灵活性、与社区自组织合作有待加强等问题,亟须从国外吸取有益经验,提高我国社区应急力水平。美国和我国都自然灾害多发,尽管我国实行的是全政府模式的应急管理体制,但美国减灾型社区建设的成功实践经验对我国社区应急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文章对美国减灾型社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佳琦  
本文对防震减灾本科教育的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建设防震减灾核心类、支撑类、拓展类专业群,以培养"有基础知识""有多元思维""有实践能力"和"有责任担当"的四有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院所台局"全程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课内外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为支撑的防震减灾本科核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冠瑶  
重视防震减灾保障经济发展——以山西为例进行分析○李冠瑶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大家十分敏感、十分关心的问题。1976年唐山大地震,顷刻间使一座百年工业重镇变成一片废墟,造成24万余人震亡,16万余人伤残,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亿元人民币。历时10年恢复重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殷文玲  魏作朋  曲喆  
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已被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也已成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三大体系之一。地震灾害预防审计作为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防震减灾工作保驾护航。然而,我国开展的与地震灾害管理相关的审计活动大都集中在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阶段的活动上,对地震灾害发生前的预防管理活动审计则较少涉及。文章通过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审计公署的多次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进行介绍,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宝贵经验,为建立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框架提供指导:确立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理念、建立相应的绩效审计准则、合理设定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目标、有效确定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程序和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娜  邓云兰  夏宜平  
通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成都市市民的走访和问卷调查,从公园绿地的分布、建筑安全和植物种植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公园绿地在防灾减灾方面的重要功能,并根据调查总结出目前公园绿地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建立防灾公园的希望以及今后公园绿地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雅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德迅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因灾损失惨重。目前中国尚未建立完备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因此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日本是世界上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相关的经验和做法对加快中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日本官方的最新数据,重点介绍和分析了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和地震保险在立法、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及具体业务方面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雅丽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水灾风险管理形势极不乐观,在防灾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预警、风险转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美国、日本和英国3国在水灾管理方面的经验,结果发现,3国在应对水灾风险的过程中均建立了完善的水灾管理体系、法律体系、防洪工程体系、灾害预警预报情报体系等。对其比较之后发现,3国在水灾管理体制、洪水保险制度以及水灾风险转移手段上有相同之处,在水灾预警预报机制、应急响应机制、法律法规及风险管理工具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就中国国情,提出应该及时转变水灾风险管理方式,加强水灾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提升社会大众对水灾风险管理的参与度等建议,从而为完善中国水灾风险管理体制提供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田杰  李佩哲  彭建仿  
运用经典的剩余控制权理论,分析日本农协内部信用合作风险防控的治理机制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农协内部信用合作治理成功的表面原因在于,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设计保证了全面有效的风险防控及绩效的提升;深层次原因在于,日本农协内外部治理实现了投入与剩余控制权、索取权的匹配。即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支持体系和监管体系,实现了投入与控制的相匹配,而基层农协信用合作通过社员的资格认定及权利确定、总会民主治理、完善具体的治理设计有效实施剩余控制权,并通过相匹配的社员剩余索取权分配,实现了信用合作的有效运作。该研究结论对当前中国"三位一体"的信用合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