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6)
2023(5993)
2022(5180)
2021(5051)
2020(4359)
2019(9874)
2018(9745)
2017(20486)
2016(11329)
2015(12994)
2014(12894)
2013(12787)
2012(12279)
2011(11100)
2010(11491)
2009(10966)
2008(11457)
2007(10476)
2006(9733)
2005(9160)
作者
(33438)
(27640)
(27374)
(26363)
(17683)
(13071)
(12792)
(10470)
(10460)
(10011)
(9454)
(9413)
(8904)
(8875)
(8865)
(8359)
(8222)
(8097)
(8082)
(7903)
(7201)
(7020)
(6763)
(6471)
(6365)
(6347)
(6160)
(6050)
(5574)
(5468)
学科
(40878)
经济(40811)
(32853)
管理(32788)
(27953)
企业(27953)
方法(19820)
(18787)
银行(18641)
(18635)
数学(17431)
(17331)
数学方法(17284)
(16464)
中国(13388)
(11763)
财务(11756)
财务管理(11728)
(11704)
金融(11703)
(11389)
企业财务(11321)
(10650)
制度(10639)
业务(10197)
(9527)
(9378)
业经(8753)
银行制(8699)
体制(8189)
机构
大学(168791)
学院(164460)
(66902)
经济(65376)
管理(60661)
研究(58266)
中国(53430)
理学(50920)
理学院(50299)
管理学(49572)
管理学院(49247)
(38622)
(36523)
科学(33414)
(30746)
财经(30026)
研究所(27492)
(27476)
(27252)
中心(26665)
(25376)
北京(23755)
(23509)
财经大学(22633)
银行(22501)
农业(21900)
(21888)
师范(21687)
业大(20986)
经济学(20962)
基金
项目(97549)
科学(76448)
基金(72240)
研究(71247)
(63030)
国家(62560)
科学基金(52117)
社会(45050)
社会科(42608)
社会科学(42594)
基金项目(38254)
(35084)
自然(33518)
教育(32943)
自然科(32649)
自然科学(32637)
自然科学基金(32059)
(31441)
资助(29965)
编号(28687)
成果(25823)
(23380)
重点(22547)
(20129)
教育部(20005)
课题(19745)
(19625)
(19503)
科研(19036)
人文(18745)
期刊
(76125)
经济(76125)
研究(56430)
(33516)
金融(33516)
中国(30429)
(30048)
学报(25032)
(24971)
科学(23712)
管理(22463)
大学(19018)
学学(17936)
农业(15419)
财经(15359)
教育(15284)
(12875)
经济研究(12009)
业经(11040)
问题(10598)
技术(10420)
国际(10199)
(9980)
理论(9882)
实践(8891)
(8891)
现代(8702)
(8135)
世界(7855)
会计(7683)
共检索到265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符遐龄  
一、日本银行公司治理特征论及日本银行公司治理,不能不谈到日本银行的主银行制和相互持股。主银行是日本公司治理的主体,它超出了通常意义上说的银企间的贷款关系。主银行关系在日本银企关系间包括融资关系。持股关系、稳定的综合交易关系、向借款企业派遣管理人员和救助陷入危机企业,它的存在,对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廷求  潘林  
本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与委员会、高管人员、内部审计体系、合规制度、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对日本政府注资重组后的第五大银行——理索纳银行的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以期对正在进行中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范林凯  
可交换债市场近年较为火爆,存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交换债兼具"债性"与"股性",条款设置复杂但较为灵活,发行便利、票面利率低、质押率高,还可实现溢价减持,对股价冲击较小。风险方面,可交换债兼具"股"、"债"双重风险,其中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相对突出,信用风险较小但也不可忽视。收益方面,可交换债收益主要取决于正股股价与转股条款,发行人减持意愿的强弱是决定可交换债收益高低的关键。商业银行应采取适当策略、拓宽准入、充分利用好总分行优势,抢占可交换债投资及承销市场:一是可根据不同投资策略灵活选取不同业务模式;二是可适当放宽准入标准,拓宽商业银行投资范围;三是应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总分行联动优势,深挖可交换债发行人减持意愿;四是可积极争取可交换债市场火爆所带来的承销业务机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建军  黄彦菁  
受并购主体、并购客体以及并购市场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单一并购行为是否成功并不受并购行为一般统计规律的约束。因此,研究并购具体案例比研究并购一般统计特征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富国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富国银行并购行为具有频率高、持续性长、规模大、逆经济周期性等特点,并结合该行经营绩效长期发展趋势,发现富国银行的并购活动具有提升该行综合经营绩效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富国银行并购战略制定、并购对象选择以及并购后整合三个角度总结富国银行的经验及其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范林凯  
可交换债市场近年较为火爆,存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交换债兼具"债性"与"股性",条款设置复杂但较为灵活,发行便利、票面利率低、质押率高,还可实现溢价减持,对股价冲击较小。风险方面,可交换债兼具"股"、"债"双重风险,其中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相对突出,信用风险较小但也不可忽视。收益方面,可交换债收益主要取决于正股股价与转股条款,发行人减持意愿的强弱是决定可交换债收益高低的关键。商业银行应采取适当策略、拓宽准入、充分利用好总分行优势,抢占可交换债投资及承销市场:一是可根据不同投资策略灵活选取不同业务模式;二是可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小平  
文章在对金融机构所作的调查报告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基本情况、风险偏好、资产配置和投资顾问需求四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高净值人士的基本特征,并指出了商业银行可得到的启示,包括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有效资产配置服务和创新私人银行业务模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猛  罗平  
公司治理水平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绩效水平息息相关。当前,我国银行业自身的公司治理面临严重挑战,而2004年新资本协议的推出对银行业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借鉴这些要求以及各国商业银行在实施这一协议的成熟做法,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总结和梳理了新资本协议中公司治理的要求以及各国相应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对国有大银行)公司治理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尤其是对董事会和高管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将有助于新资本协议的推行,并促进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绩效提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维达  于一  陈宝东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美国5大投行首当其冲,最终分别以收购、破产或转型宣告了华尔街时代的终结。商业银行同样受到严重冲击,欧美主要商业银行均出现巨亏。尽管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欧美商业银行所谓"完善"的、被我国商业银行广泛借鉴和学习的治理结构显然也存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从我国现实出发,审慎地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发展道路。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凤  
日本政策性银行为日本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政策性银行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借鉴日本政策性银行的经验和教训,将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如何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蔡玉成  
为了实现2%的通胀目标,日本银行从2013年开始先后尝试了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等非传统货币政策,由于目标迟迟难以达成,又于2016年9月开创性地实施收益率曲线调控。从近两年调控的效果看,日本银行成功调控了收益率曲线的形态和位置,并对物价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日本银行收益率曲线调控同时调节长短期利率的调控方式,与我国央行在调整基准利率时对各种期限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进行调整的调控方式有相似之处。有鉴于此,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初期,可能不宜采用只调整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的传统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而实施收益率曲线调控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接  
以往的大部分文献一般把日本主银行制的衰落归结为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不敌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结果,没有论及中介融资和市场融资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本文则主要从外部冲击和内在缺陷两方面,依据中介融资体系和市场融资体系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来分析主银行制的兴衰原因,并根据青木昌彦等人的制度博弈均衡观点,对日本今后的金融制度演化作出预测。本文最后提出主银行制衰落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余昺雕  胡方  
法人所有和法人相互所有的日本企业所有制形式是在战后特定历史条件下适合日本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特别是参照收益与成本比较理论建立了一整套与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从而实现了所有制——企业制度——经济增长的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要借鉴日本经验,注重培养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并参考收益与成本比较理论,处理好国家所有的特殊法人股的作用,以适应高速经济增长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