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3)
- 2023(8105)
- 2022(7101)
- 2021(6532)
- 2020(5843)
- 2019(13719)
- 2018(13513)
- 2017(26482)
- 2016(14593)
- 2015(16476)
- 2014(16720)
- 2013(16777)
- 2012(15991)
- 2011(14700)
- 2010(14953)
- 2009(13948)
- 2008(14312)
- 2007(13081)
- 2006(11308)
- 2005(10238)
- 学科
- 济(64580)
- 经济(64525)
- 业(36284)
- 管理(36275)
- 方法(32314)
- 企(28821)
- 企业(28821)
- 数学(28244)
- 数学方法(27961)
- 贸(21214)
- 贸易(21207)
- 易(20534)
- 农(17186)
- 学(16031)
- 财(15960)
- 中国(14964)
- 地方(13290)
- 业经(12050)
- 制(11751)
- 农业(10828)
- 务(9789)
- 财务(9773)
- 财务管理(9748)
- 融(9524)
- 金融(9521)
- 和(9498)
- 银(9354)
- 理论(9320)
- 银行(9313)
- 出(9217)
- 机构
- 大学(225073)
- 学院(221806)
- 济(94384)
- 经济(92530)
- 研究(80506)
- 管理(79832)
- 理学(69057)
- 理学院(68150)
- 管理学(66753)
- 管理学院(66339)
- 中国(58590)
- 科学(51331)
- 京(47794)
- 所(43105)
- 农(42706)
- 财(41721)
- 研究所(39641)
- 中心(35796)
- 业大(35437)
- 农业(34189)
- 江(33980)
- 财经(33675)
- 范(30508)
- 经(30493)
- 经济学(30215)
- 师范(30166)
- 北京(29863)
- 院(28763)
- 经济学院(27638)
- 州(26379)
- 基金
- 项目(146626)
- 科学(114090)
- 基金(106913)
- 研究(102747)
- 家(94912)
- 国家(94214)
- 科学基金(78226)
- 社会(64182)
- 社会科(60868)
- 社会科学(60847)
- 基金项目(56823)
- 省(56322)
- 自然(51698)
- 自然科(50481)
- 自然科学(50461)
- 自然科学基金(49548)
- 划(48633)
- 教育(47442)
- 资助(44491)
- 编号(40794)
- 重点(34351)
- 成果(33876)
- 部(33344)
- 发(32092)
- 创(29664)
- 科研(29055)
- 课题(28641)
- 计划(28062)
- 创新(27973)
- 教育部(27881)
- 期刊
- 济(100441)
- 经济(100441)
- 研究(63414)
- 学报(39909)
- 农(37729)
- 中国(37108)
- 科学(35396)
- 财(31543)
- 大学(29048)
- 学学(27597)
- 管理(26064)
- 农业(25522)
- 教育(19363)
- 融(18115)
- 金融(18115)
- 技术(17043)
- 经济研究(17026)
- 贸(16669)
- 财经(16474)
- 业经(15711)
- 问题(15221)
- 国际(14404)
- 业(14316)
- 经(14188)
- 版(11711)
- 世界(11329)
- 商业(11192)
- 技术经济(11191)
- 统计(11000)
- 资源(10411)
共检索到324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亚轩
本文从贸易产品的技术分布和净出口能力两个维度定义一国贸易结构,对日本贸易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和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中采用基于附加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衡量贸易产品的技术分布。实证结果表明,2011年日本贸易结构仍然处于静态的绝对优势,但是动态演变特征呈现出恶化的趋势。高科技产品中较大部分实现了贸易结构的升级,中等技术产品存在贸易结构动态衰退特征。主要原因在于,日本贸易产品比较优势固化,同时逐渐失去相对于世界水平的技术优势。本文认为日本未来必将面对更为严峻的贸易形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宏伟 戴鹏宇 尹玉
文章从服务贸易产品的基于附加值的比较优势与净出口能力两个维度对2000—2018年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演进的静态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服务贸易产品基于附加值的比较优势呈现先降后升的演进趋势,贸易净出口能力指数呈现先升后降的演进趋势。(2)处于动态升级状态的服务贸易产品数量和贸易额在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急剧下降,中国服务贸易处于绝对优势的产品数量显著低于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数量,处于绝对优势的服务贸易产品的出口比重由之前远高于绝对劣势服务贸易产品出口比重渐趋转变为二者所占比重相对均衡。(3)各细分服务产业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存在较强的固化性,贸易产品技术结构高度指数显示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相对世界水平存在下降趋势。
关键词:
服务贸易结构 比较优势 净出口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光耀 刘晓宁
本文利用海关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回顾了20年来中韩双边贸易结构演变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征等问题,提出了借平台、降门槛、延伸产业链等相关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双边贸易 高技术产品 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爱文 霍卓君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的贸易收支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并长期成为日本经常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但从2011年起,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日本出现了过去31年来未曾有过的贸易逆差。这到底是进出口失衡引发的短期现象,还是日本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关注日本贸易逆差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背后原因,对于了解日本的产业竞争力以及经济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鲁靖 邓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的国际贸易表现出三个不和谐的特征:易位、反常与低效。通过对20多年来的粮食国际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我国粮食贸易的不和谐源于缺乏价格优势、国内外粮食价格关系的不完全整合以及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弱质性联系,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制度供给的偏差和政府干预过度。所以,我国政府应减少干预力度,并制定与市场运行规则相兼容的政策,以确保粮食贸易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粮食贸易 国际市场 整合 政府干预 制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红
近些年,中国出口到美国(以下简称"中输美")的产品逐渐由初级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移,贸易商品结构趋于优化。在此,首先考察了近年来中输美主要商品大类的份额变化,归纳出中美商品贸易结构的演变特点;然后从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危机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分析了中输美商品结构演变的原因;最后对今后中输美商品结构的演变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中美贸易 商品结构 机电产品 趋势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洪涓 杨攀
本文根据北京市12个服务行业的数据,从产业间与产业内贸易两个角度,利用RSCA、Lafay指数对北京服务贸易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服务贸易整体处于比较劣势状态,服务贸易由资源型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密集型行业转移,贸易模式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移。同时,利用Galton回归分析法考察了北京服务贸易模式的Cantwell变动效应,结果表明:以RSCA指数衡量的专业化程度与以Lafay指数衡量的专业化程度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最后,通过JB检验选择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北京市服务贸易专业化程度略有下降,发展较为缓慢,为渐进式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莉 杨扬
2008~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国际贸易遭受了始料不及的严重打击。对很多国家来说,这次爆发的不仅是金融危机,更是一场贸易危机。其特点主要有强度大、速度快、范围广。一些学者将这种贸易的过度反应称为"贸易超调"。那么贸易在经济衰退期间出现"超调"属于正常现象吗?造成这次贸易超调的主要原因又如何?文章通过对1982年以来的历史数据分析发现,在经济出现衰退期间,贸易出现超调表现是"正常"的"不正常"。而造成此次贸易超调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下降、垂直化生产模式、融资紧缩、商业模式创新和库存变化等综合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贸易超调 贸易危机 系统性贸易超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旭平 陈广平
实证分析1998~2007年中国林化产品对外贸易特征及产品结构,结果表明:中国林化产品贸易额增长迅速,但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林化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松香、活性炭、松节油和糠醛,进口主要集中于天然橡胶和棕榈油,林化产品和分类林化产品的进口、出口地位差异都很大;380610和380690类松香分别为中国松香前2大出口品种,380210类活性炭为中国活性炭主要进口品种;技术分类天然橡胶和151190类精炼棕榈油分别为中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主要进口品种。
关键词:
林化产品 贸易特征 产品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刘璐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对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结构、经济结构的升级,以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使用SITC四位数项下的7类产品分类数据,基于一般加权模型、技术加权模型和范数模型,计算了中国与日本之间四种类型的成品与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结构优化指数,得出产业内贸易优化程度指数;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建立VEC模型,旨在检验相关因素对中国与日本之间产业内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松华
粮食问题是每个国家不容忽视的战略性议题,其质量、数量、供应、储备及价格都是粮食问题重要方面。本文运用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和FAO资料,从粮食贸易市场区域结构,粮食品种结构和贸易总额结构多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中欧间粮食贸易的演变,在此基础上获得改善贸易产品和国别结构、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妥善应对贸易争端、努力提高粮企经营水平的启示。
关键词:
中欧 粮食贸易 动态演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焱 赵晨熙 张海燕
随着服务贸易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科学分析两国双边服务贸易失衡特征、剖析失衡产生的原因,对于深刻揭示中美贸易真实情况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利用贸易增加值统计方法,对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失衡状况进行了重新测度,并从贸易限制、垄断地位和话语权等视角剖析了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失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美国协商相互对等开放市场、提升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制度环境、减少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对外依赖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增加值 中美双边服务贸易 失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白子明 周慧秋
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水产品贸易额不断攀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并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等视角对贸易网络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密度有小幅下降,但整体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国家间的水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双边水产品贸易潜力正在被不断挖掘;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居于贸易网络中心位置,且中国的排名较为靠前;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比较稳定,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始终居于核心国地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中国水产品贸易结构、强化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加强与网络内各国家间的合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郭淼
从2003-2006中美水产品贸易的基本情况入手,用比较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美两国的水产品贸易特征,并从两国水产品的消费、劳动力资源、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禀赋特征的视点分析了中美水产品贸易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结论有:(1)中美水产品贸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未来中美水产品贸易价格仍有上升空间;(3)罗非鱼是中国出口美国水产品的最主要品种;(4)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水产品主要是冻鳕鱼和冻鲽鱼,且价格不断上涨;(5)加工贸易在中美水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中美水产品贸易应充分发挥中美各自的比较优势,提高中美水产品贸易的经济效率。
关键词:
中美 水产品 贸易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