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8)
- 2023(6560)
- 2022(5419)
- 2021(5048)
- 2020(4005)
- 2019(9152)
- 2018(8594)
- 2017(17455)
- 2016(9075)
- 2015(10017)
- 2014(9969)
- 2013(9797)
- 2012(9152)
- 2011(8359)
- 2010(8718)
- 2009(8528)
- 2008(7501)
- 2007(6839)
- 2006(6302)
- 2005(5906)
- 学科
- 济(34089)
- 经济(34060)
- 业(26543)
- 融(25861)
- 金融(25861)
- 管理(25687)
- 银(23274)
- 银行(23274)
- 行(22681)
- 企(21729)
- 企业(21729)
- 中国(17690)
- 方法(12924)
- 财(12542)
- 数学(11876)
- 数学方法(11727)
- 制(11277)
- 中国金融(11140)
- 农(11123)
- 地方(9676)
- 贸(9414)
- 贸易(9403)
- 易(9273)
- 业经(8610)
- 务(8234)
- 财务(8211)
- 财务管理(8201)
- 策(8056)
- 企业财务(7855)
- 农业(7402)
- 机构
- 学院(123663)
- 大学(120950)
- 济(58313)
- 经济(57017)
- 管理(46244)
- 研究(42736)
- 中国(42329)
- 理学(38453)
- 理学院(38099)
- 管理学(37630)
- 管理学院(37394)
- 财(30626)
- 京(24122)
- 财经(23234)
- 中心(22491)
- 银(22138)
- 银行(21477)
- 融(21329)
- 经(21048)
- 科学(21010)
- 金融(20975)
- 所(20625)
- 行(20105)
- 经济学(19120)
- 江(19060)
- 研究所(18138)
- 人民(17960)
- 经济学院(17300)
- 财经大学(17294)
- 国人(16288)
- 基金
- 项目(73928)
- 科学(58919)
- 研究(58906)
- 基金(53818)
- 家(44517)
- 国家(44098)
- 科学基金(38565)
- 社会(38102)
- 社会科(36410)
- 社会科学(36406)
- 省(28556)
- 基金项目(27045)
- 教育(26460)
- 编号(24570)
- 划(23601)
- 资助(23262)
- 自然(22582)
- 自然科(22086)
- 自然科学(22083)
- 自然科学基金(21706)
- 成果(21086)
- 课题(17419)
- 发(16968)
- 部(16822)
- 重点(16543)
- 性(16423)
- 创(16010)
- 国家社会(15560)
- 项目编号(15219)
- 策(15101)
共检索到206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秦嗣毅
日本战后至70年代初主要的货币政策是配合道奇的“超平衡预算”而采取的金融缓和政策。70年代至90年代初日本政府主要采用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长时期地维持较低的官定利率政策是日本产生“泡沫经济”的重要政策原因。进入90年代后,日本政府由于急于解决“泡沫经济”问题,又错误地使用了过猛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再加上对严重的“不良债权”问题解决不力,导致在经济增长方面出现“停滞”局面,在货币政策方面出现极端的“零利率政策”,日本政府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在经济衰退中同时面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全面重建的“世纪难题”之中。
关键词:
货币金融政策 人为低利率政策 零利率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玉林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金融危机之前准备金短缺下的公开市场操作调控转变为金融危机之后准备金充裕下的利率走廊与公开市场操作相结合的调控方式。本文详细分析了危机前后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变化情况,这对于理解和预测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美联储 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德旭 余晶晶 韩阳阳
金融科技迅速发展导致货币政策实施环境的变化金融科技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模式一是金融科技改变了金融资源的供给模式与需求特点,并能形成集群效应,使得金融资源配置更为高效。一方面,金融科技采集大量数据并整合数字化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偏好需求等,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金融科技能利用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来拓展金融板块,从而实现产品的规模化发展。北京大学数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家驹
进入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上半期,日本经济由于国内外的形势和政策的影响走过了一个由高速增长、经济膨胀到严重衰退的过程,这一过程可概括为泡沫经济的产生与崩溃,其结果导致二战以来经济发展的最艰难时期和严重的金融坏帐。本文拟就日本的泡沫经济、金融坏帐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作一探讨。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与崩溃 1.何为泡沫经济。经济学所说的泡沫,是指地价、股价等资产的价格,持续出现无法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松奇
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活动能从不同的方向上影响货币需求,中国货币政策的“名义锚”可以综合考虑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业务活动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兰
传统意义上央行负有物价稳定的职责。在纸币制度下,货币的价值是可变的。经济的稳定依赖于币值稳定。本文从基于物价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框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和发展,得出金融体系的不断扩容使得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兼顾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仍需要不断探索。
关键词:
物价稳定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金俐
过去2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历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实施方式等政策实践方面随之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政策利率已降至最低水平而经济状况仍未好转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措施的选择上并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国家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异。
关键词:
金融市场结构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兰
传统意义上央行负有物价稳定的职责。在纸币制度下,货币的价值是可变的,经济的稳定依赖于币值稳定。本文从基于物价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框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和发展,得出金融体系的不断扩容使得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兼顾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仍需要不断探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静
扩张性财政政策搭配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需求的刺激作用比较明显,改善供给与刺激需求相结合则是治理日本长期通缩的良方2013年4月,日本央行宣布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计划在两年左右实现CPI同比上升2%。安倍政府希望通过激进的货币政策带动日元贬值、压低长期利率和推动资产价格上升,从而改变市场预期和提升日本出口竞争力,实现日本经济复苏。然而,日本央行刺激政策已实施近两年,如今却陷入困境,最新数据显示,剔除2014年4月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田和男 周怡
货币政策影响物价主要通过以下两重机制实现:第一重机制涉及利率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第二重机制涉及经济活动与物价之间的关系这是我就任日本中央银行行长以来的首次演讲。在未来5年的履职过程中,我将致力于“进行合乎逻辑的决策,并尽可能给出清晰明了的解释”。
关键词:
日本货币政策 基本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哲
改革以来,我国金融理论界对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关系一般持以下观点: 1.间接金融是各单位、个人之间通过各种金融媒介体即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介进行的资金转移形式。直接金融是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直接借贷的资金融通方式,由双方直接商议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金融证券来完成。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是现代资金融通关系的两种重要形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阮健弘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随着金融深化而发展变化。随着金融深化的发展,金融稳定愈发重要,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体制要与金融深化水平相适应金融深化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以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多数发展中国家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以低利率、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政策等为工业部门融资,使得储蓄不足、资本匮乏与低效率配置并存,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就是"金融抑制"。
关键词:
金融深化 金融监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辜岚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如果说日本80年代中后期推出的货币政策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一张温床,那么90年代以后实行的货币政策则旨在"医治"泡沫崩溃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顽疾"。但是,90年代至今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能否使日本的经济"起死回生"呢?尽管国内已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失效,但本文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运用最新的数据,分阶段详细讨论,得出日本的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受阻从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甚微的结论,并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表象引发出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皓 张嘉明
基于2002-2017年165家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结构演变视角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的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但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控制住金融结构的作用之后,货币政策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也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来说,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紧缩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而导致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紧缩则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同时减少;此外,货币政策与金融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的影响减弱,对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变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都受到削弱。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对货币当局、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结构 银行风险承担 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