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3)
- 2023(3711)
- 2022(3227)
- 2021(3112)
- 2020(2438)
- 2019(5653)
- 2018(5560)
- 2017(11425)
- 2016(6261)
- 2015(6934)
- 2014(7063)
- 2013(7021)
- 2012(6675)
- 2011(6210)
- 2010(6390)
- 2009(5984)
- 2008(5957)
- 2007(5420)
- 2006(5010)
- 2005(4592)
- 学科
- 济(23620)
- 经济(23599)
- 管理(18488)
- 业(16934)
- 企(13408)
- 企业(13408)
- 方法(9029)
- 农(8347)
- 数学(8185)
- 数学方法(8042)
- 财(7405)
- 策(7301)
- 贸(7072)
- 贸易(7069)
- 易(6956)
- 中国(6793)
- 制(5930)
- 及其(5339)
- 政策(5240)
- 业经(5095)
- 农业(4951)
- 地方(4870)
- 银(4861)
- 银行(4861)
- 行(4702)
- 税(4626)
- 方针(4611)
- 述(4548)
- 阐(4548)
- 阐述(4548)
- 机构
- 学院(88304)
- 大学(87172)
- 济(40955)
- 经济(40008)
- 管理(33768)
- 研究(32701)
- 理学(27919)
- 理学院(27652)
- 管理学(27284)
- 管理学院(27100)
- 中国(26812)
- 财(21492)
- 京(17923)
- 科学(16539)
- 所(16492)
- 财经(15770)
- 中心(15015)
- 江(14518)
- 研究所(14390)
- 经(14312)
- 经济学(12456)
- 农(11936)
- 北京(11866)
- 院(11771)
- 范(11575)
- 财经大学(11548)
- 师范(11519)
- 州(11362)
- 经济学院(11097)
- 银(10714)
- 基金
- 项目(50847)
- 研究(40966)
- 科学(40339)
- 基金(36549)
- 家(30400)
- 国家(30114)
- 科学基金(25797)
- 社会(25578)
- 社会科(24302)
- 社会科学(24298)
- 省(19047)
- 教育(18896)
- 基金项目(17844)
- 编号(17510)
- 划(16335)
- 资助(16317)
- 成果(15687)
- 自然(15385)
- 自然科(14999)
- 自然科学(14995)
- 自然科学基金(14745)
- 课题(12676)
- 部(12039)
- 策(11635)
- 性(11337)
- 发(11328)
- 重点(11241)
- 教育部(10554)
- 项目编号(10489)
- 年(10475)
共检索到148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田和男 周怡
货币政策影响物价主要通过以下两重机制实现:第一重机制涉及利率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第二重机制涉及经济活动与物价之间的关系这是我就任日本中央银行行长以来的首次演讲。在未来5年的履职过程中,我将致力于“进行合乎逻辑的决策,并尽可能给出清晰明了的解释”。
关键词:
日本货币政策 基本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基本思路吴军自中国人民银行于1993年开始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我国的宏观金融调控在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通货膨胀已得到缓解的形势下,对于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应该继续实施“适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厉大业 张海阳
纵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推出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发现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从欧洲中央银行资产总额变化来看,欧洲中央银行在欧债危机期间向市场释放的流动性大部分又回流到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之中。西方各国央行之所以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应对处理上遭受如此之多的责难,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央行仍然在遵循着之前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胀目标制。当实体经济情况发生剧烈变化而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指导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静
扩张性财政政策搭配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需求的刺激作用比较明显,改善供给与刺激需求相结合则是治理日本长期通缩的良方2013年4月,日本央行宣布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计划在两年左右实现CPI同比上升2%。安倍政府希望通过激进的货币政策带动日元贬值、压低长期利率和推动资产价格上升,从而改变市场预期和提升日本出口竞争力,实现日本经济复苏。然而,日本央行刺激政策已实施近两年,如今却陷入困境,最新数据显示,剔除2014年4月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辜岚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如果说日本80年代中后期推出的货币政策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一张温床,那么90年代以后实行的货币政策则旨在"医治"泡沫崩溃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顽疾"。但是,90年代至今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能否使日本的经济"起死回生"呢?尽管国内已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失效,但本文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运用最新的数据,分阶段详细讨论,得出日本的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受阻从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甚微的结论,并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表象引发出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柳芳
一、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必要性第一,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从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转变,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发达而规范的货币市场,以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效能。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银行一直采用直接调控为主,间接调控为辅的金融宏观调控模式。直接调控的最重要的手段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基本思路中国人民银行四川分行课题组(一)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目标要求货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短期资金融通和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它的建设和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其目标和方向,必须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宋元
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汇率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岸元 李世刚 曹玉瑾 左传长
2012年以来,货币政策累积的紧缩滞后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信贷额企稳回升,货币条件有所改善,市场利率小幅下行,货币政策自主性和及时性有所增强。根据二、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并考虑9月以来欧、美、日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密集推出对我国的影响,明年的货币政策需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货币政策的调整虽属必要,但它并非解决当下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之药,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才是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货币政策:从"稳健中性"回到"稳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宏观调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降杠杆与防风险的背景之下,货币与信用双双有所收紧,成为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直接的外在表现。是故,无论是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还是社会融资规模,均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骏
论货币政策周骏(一)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总称,它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指导货币供应和信贷活动的准则。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庞贞燕 王桓
中央银行承担着货币政策和向社会提供结算便利等金融服务的职责。近几年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建设使用对货币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在辨析既有讨论的基础上,从基本的概念出发,为研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本文认为,由于支付是货币的基本属性,支付技术直接影响了货币的可接受性、使用的制度条件和范围、货币结构、货币的需求和供给,支付体系对货币的影响是实质的;而由于支付体系带来的货币变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为货币政策实施前提的货币当局对于货币形势的判断、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未改变货币政策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对...
关键词:
支付 支付体系 货币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贞燕 王桓
中央银行承担着货币政策和向社会提供结算便利等金融服务的职责。近几年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建设使用对货币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在辨析既有讨论的基础上,从基本的概念出发,为研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本文认为,支付体系对货币的影响是实质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却是外在的,但这种外在影响是重要的,需要中央银行在调整货币供给模型时加以慎重考虑。
关键词:
支付 支付体系 货币 货币政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鹏
当前及今后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思路将更加关注自身经济体中的问题和矛盾,切实围绕"房住不炒"、污染防治、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等问题进行政策上的主动协调和配合,将解决好中国自身问题和进一步深化改革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思路进行思考和展望:在稳中求进总基调基础上,货币政策的制定将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双支柱政策调控框架、优化信贷结构,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保驾护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