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7)
- 2023(11840)
- 2022(10153)
- 2021(9233)
- 2020(7791)
- 2019(17941)
- 2018(17362)
- 2017(33759)
- 2016(18874)
- 2015(20867)
- 2014(20865)
- 2013(20636)
- 2012(19365)
- 2011(17748)
- 2010(17726)
- 2009(16537)
- 2008(16510)
- 2007(15008)
- 2006(13062)
- 2005(11504)
- 学科
- 济(75124)
- 经济(75049)
- 管理(53015)
- 业(51693)
- 企(40726)
- 企业(40726)
- 方法(36212)
- 数学(32646)
- 数学方法(32307)
- 农(22608)
- 财(20740)
- 中国(18743)
- 贸(17937)
- 贸易(17934)
- 易(17501)
- 学(16445)
- 业经(15994)
- 农业(14811)
- 地方(14059)
- 制(13889)
- 务(12572)
- 财务(12548)
- 财务管理(12519)
- 银(12060)
- 银行(11998)
- 企业财务(11833)
- 策(11666)
- 环境(11452)
- 行(11390)
- 融(11336)
- 机构
- 大学(275410)
- 学院(275151)
- 济(114641)
- 经济(112336)
- 管理(103580)
- 研究(96475)
- 理学(89738)
- 理学院(88726)
- 管理学(87150)
- 管理学院(86654)
- 中国(71933)
- 科学(61471)
- 农(57643)
- 京(56847)
- 财(52055)
- 所(51235)
- 业大(46988)
- 研究所(46924)
- 农业(46269)
- 中心(44226)
- 江(41608)
- 财经(41475)
- 经(37669)
- 经济学(35321)
- 北京(35236)
- 范(34537)
- 师范(34048)
- 院(33906)
- 州(32586)
- 经济学院(32233)
- 基金
- 项目(185454)
- 科学(144138)
- 基金(134296)
- 研究(128607)
- 家(119985)
- 国家(118984)
- 科学基金(99818)
- 社会(81222)
- 社会科(77123)
- 社会科学(77096)
- 省(73112)
- 基金项目(70981)
- 自然(66747)
- 自然科(65223)
- 自然科学(65196)
- 自然科学基金(64087)
- 划(62601)
- 教育(59266)
- 资助(55492)
- 编号(51034)
- 重点(42336)
- 成果(41228)
- 部(40965)
- 发(40026)
- 创(38603)
- 科研(36639)
- 计划(36431)
- 创新(36168)
- 课题(35610)
- 教育部(34290)
- 期刊
- 济(121002)
- 经济(121002)
- 研究(76926)
- 农(51400)
- 学报(50925)
- 中国(49454)
- 科学(43608)
- 财(39654)
- 大学(36868)
- 学学(35197)
- 管理(34937)
- 农业(34510)
- 融(27889)
- 金融(27889)
- 教育(24817)
- 技术(21458)
- 经济研究(20496)
- 财经(20223)
- 业经(20116)
- 业(18607)
- 经(17320)
- 问题(16262)
- 贸(14902)
- 版(14599)
- 技术经济(13750)
- 业大(13236)
- 商业(13149)
- 科技(12892)
- 国际(12888)
- 理论(12804)
共检索到399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金哲 杨云峰 李钟林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为刺激经济增长和摆脱通货紧缩,实施了一系列刺激性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央行加大基础货币供给量以创造更高的流动性,并将年通胀目标上调至2%,希望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通过对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运行现状与货币政策效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基本失效,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日元的货币乘数及货币流通速度出现下降,导致日本的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地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安倍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基础货币供给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摆脱通货紧缩,长期来看是难以奏效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货币政策效果受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受上述因素制约 ,我国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的效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本照 杨皓 邱媛
自1996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期能够扩大需求,减少庞大的居民储蓄,但是实践证明1996年到2002年间,我国的货币政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003年以来,由于某些制度缺陷被弥补,货币政策效果转好。文章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两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的制度缺陷是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作用发挥的,并提出一些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思路。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政策工具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忠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在一个国家内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必然在经济发展有明显差距的地区之间产生较大的政策效果差异。探讨这一效应的性质,对于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及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因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城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胜
新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房价的不断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探讨房价畸高原因的热潮。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作用比较显著。因此文章认为在调控房价时,除了必要的行政手段,更应重视货币政策的运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雷田礼 吴刚 熊强
本文建立了供需平衡的多元对数线性模型,并使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解决了最小二乘回归中的共线性问题。对35个大中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影响房价的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房价的预期,弹性值为0.242;第二层次是贷款量、贷款利率、居民财富和货币发行量,它们对房价影响的弹性值分布在0.054-0.076之间;第三层次是宏观调控的政策变量,其弹性值为-0.0038。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桢 岳喜伟
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而且运行质量较差,外汇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汇率决定的市场机制;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缺乏充分性和政策操控的独立性,以及商业银行市场主体地位的欠缺;三是与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民间投资约束大以及转轨时期居民预期改变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市场利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兆昕 刘文娟
异质预期理论是近年学术界在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之后的新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微观主体预期与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更好地诠释货币当局与微观主体之间信息沟通的内涵。本文在梳理了异质预期理论以及公众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存在溢出效应的公众学习模型,用以分析微观主体异质预期的相互影响,并以此模型的结论为框架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异质预期 公众学习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日本银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尚姝
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欧洲、英国等先进经济体纷纷采取非常规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意图缓解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促进经济复苏。本文在详细分析2001-2006年采取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日本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提供的充足流动性仅滞留于金融体系内部,对实体经济效果并不明显,并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我国要密切关注发达经济体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预防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全球通胀风险、汇率风险等。
关键词:
数量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经验 政策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敏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焕永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陈焕永一、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进行的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格局和运行机制,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货币政策。1.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焕永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陈焕永货币政策的效应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开放经济中与在封闭经济中不同,在浮动汇率制下与在固定汇率制下也不同。加强对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应的认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焕永
文章对金融衍生市场、举借国债、金融创新、政策性银行、外汇储备、国际游资、市场一体化、浮动汇率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货币政策的效应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开放经济中与在封闭经济中不同,在浮动汇率制下与在固定汇率制下也不同。加强对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应的认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金融衍生市场,浮动汇率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