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9)
- 2023(11057)
- 2022(9888)
- 2021(9322)
- 2020(7927)
- 2019(18424)
- 2018(18296)
- 2017(35409)
- 2016(19444)
- 2015(21641)
- 2014(21473)
- 2013(21386)
- 2012(19773)
- 2011(17587)
- 2010(17303)
- 2009(15765)
- 2008(15108)
- 2007(13136)
- 2006(11498)
- 2005(10017)
- 学科
- 济(74306)
- 经济(74225)
- 管理(52778)
- 业(50764)
- 企(43047)
- 企业(43047)
- 方法(35658)
- 数学(30756)
- 数学方法(30388)
- 学(20192)
- 农(18929)
- 中国(18523)
- 财(18281)
- 业经(16303)
- 地方(15773)
- 制(13252)
- 理论(12830)
- 贸(12794)
- 贸易(12786)
- 农业(12607)
- 易(12397)
- 和(12374)
- 务(11749)
- 财务(11691)
- 财务管理(11670)
- 技术(11506)
- 环境(11473)
- 企业财务(11106)
- 银(10334)
- 银行(10276)
- 机构
- 大学(275748)
- 学院(271637)
- 管理(106493)
- 济(102516)
- 经济(100212)
- 研究(95873)
- 理学(93041)
- 理学院(91950)
- 管理学(90157)
- 管理学院(89707)
- 中国(67797)
- 科学(64109)
- 京(60019)
- 农(51402)
- 所(50084)
- 业大(46408)
- 研究所(46376)
- 财(44765)
- 中心(41808)
- 农业(40960)
- 江(38928)
- 北京(37697)
- 财经(36537)
- 范(35880)
- 师范(35365)
- 院(35236)
- 经(33343)
- 州(31772)
- 技术(30208)
- 经济学(30108)
- 基金
- 项目(194875)
- 科学(151139)
- 基金(140577)
- 研究(136567)
- 家(125390)
- 国家(124392)
- 科学基金(105019)
- 社会(82955)
- 社会科(78411)
- 社会科学(78386)
- 省(76520)
- 基金项目(75295)
- 自然(72040)
- 自然科(70309)
- 自然科学(70285)
- 自然科学基金(69049)
- 划(65383)
- 教育(62104)
- 资助(58687)
- 编号(54533)
- 重点(44237)
- 成果(43801)
- 部(42073)
- 发(41507)
- 创(40286)
- 科研(38195)
- 课题(38096)
- 计划(37755)
- 创新(37630)
- 大学(35689)
- 期刊
- 济(109873)
- 经济(109873)
- 研究(77558)
- 学报(52098)
- 中国(48623)
- 科学(46131)
- 农(45641)
- 管理(38995)
- 大学(38111)
- 学学(36040)
- 农业(32363)
- 财(32152)
- 教育(29240)
- 技术(22364)
- 融(19910)
- 金融(19910)
- 经济研究(17459)
- 业经(17417)
- 财经(17190)
- 业(17060)
- 图书(15264)
- 经(14575)
- 业大(14482)
- 科技(14372)
- 问题(14143)
- 版(13581)
- 理论(13420)
- 现代(12907)
- 林业(12649)
- 技术经济(12640)
共检索到386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洪亮 王丙丽 李广花
应用电子扫描技术,对日本草履蚧雌、雄成虫触角、足及雄虫翅上的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雄体表共存在5种类型的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形感受器、C形感受器和腔锥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最多,触角、足、翅上均有大量分布,占总感受器数量的90%。其他类型的感受器数量均较少,仅占总感受器数量的10%。腔形感受器、C形感受器只分布于雄虫,而腔锥形感受器仅见于雌虫。
关键词:
草履蚧 触角 足 翅 感受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永生 原国辉 罗梅浩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铜绿丽金龟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并讨论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铜绿丽金龟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8个亚节组成。在触角上可见到毛状感受器、刺状感受器、锥状感受器、腔状感受器、腔锥感受器、腔柱感受器和腔乳头状感受器7种感受器,其中腔柱感受器和腔乳头状感受器在鞘翅目已有的研究资料中还未见报道。雌雄间感受器种类无明显差异,但在分布和数量上有差异,触角感受器主要集中于鞭节鳃叶状的6~8亚节上,且以几种腔状系列的感受器为主;分布在鞭节1~5亚节上的主要是数目相对较少的毛状、刺状和锥状等感受器。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触角感受器 扫描电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可 王小艺
[目的 ]触角是昆虫最重要的嗅觉器官,触角感受器是昆虫嗅觉识别的最小形态学单元。为了明确多种林木蛀干类吉丁虫和天牛的重要天敌白蜡吉丁肿腿蜂的触角感受器种类和形态。[方法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雌雄蜂触角及其感受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类感受器在不同性别成蜂触角上的分布规律和数量。[结果 ]白蜡吉丁肿腿蜂触角呈膝状,雌雄蜂触角均为13节,包括柄节、梗节和11个鞭小节,雄蜂触角显著长于雌蜂。在雌雄蜂触角上共发现7类11种感受器,包括2种刺形感器、3种毛形感器、1种锥形感器、1种板形感器、2种栓锥形感器、1种腔锥形感器和1种鳞形感器。雌蜂触角上存在10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器I型和II型、锥形感器为其特有。雄蜂触角上存在8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器III型为其特有。毛形感器I型、锥形感器、板形感器、栓锥形感器(I和II型)和腔锥形感器各自数量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间一致,而其余类型感受器的数量在不同个体间不等。在雌雄蜂共有的感器类型中,刺形感器I型、栓锥形感器I型在雌蜂触角上的数量较雄蜂更多;而板形感器、栓锥形感器II型在雄蜂触角上的数量较雌蜂更多;腔锥形感器的数量在雌雄蜂之间相同。毛形感器、锥形感器、板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表面有微孔,是典型的化学感器。[结论 ]本研究解析了白蜡吉丁肿腿蜂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发现雌雄蜂触角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特征均存在典型的性二型现象,这些结果为后续研究该寄生蜂的化学通讯机制和雌雄蜂的嗅觉行为差异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触角 感受器 扫描电镜 寄生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孟庆繁 宗翔 高文韬
作为探讨栗山天牛成虫的寄主选择、配偶定位等行为机制的一部分,利用扫描电镜对栗山天牛触角的形态、感受器的类型及分布特点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栗山天牛触角上有锥形感受器7个亚型、刺形感受器4个亚型、毛形感受器2个亚型、齿形感受器2个亚型、芽形感受器1个亚型、钟形感受器1个亚型;锥形感受器Ⅳ、刺形感受器Ⅳ为雌虫特有的感受器,锥形感受器Ⅴ、锥形感受器Ⅵ、锥形感受器Ⅶ、毛形感受器Ⅰ和钟形感受器为雄虫特有的感受器;触角感受器数量上雌虫多于雄虫,雌虫触角腹面感受器数量略多于背面,但都差异不显著。栗山天牛雌雄成虫触角上感受器的数量、类型和分布等的差异表明,雌雄虫可能对环境中的物理、化学信息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月芹 董钧锋 孙会忠 段爱菊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暗黑鳃金龟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暗黑鳃金龟成虫的触角由1节柄节、1节梗节和7节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的端3节特化形成鳃片.共发现5种类型的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板形感器、腔锥感器和耳形感器,每种感器均包括2个亚类.感器主要分布于鞭节的鳃状部,其中,毛形感器仅分布在触角的外表面,其他类型的感器则分布在鳃片的内侧面.雌、雄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一致,但数量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骁 张雅林 冯纪年
【目的】研究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探索其各类感器的功能和感受机理、与外界的化学通讯机制等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苹果蠹蛾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苹果蠹蛾成虫触角上存在8种感器:毛形感器(Ⅰ型和Ⅱ型)、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耳形感器(Ⅰ型和Ⅱ型)、锥形感器、鳞形感器、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鳞形感器仅存在于触角背面,栓锥形感器分布于触角鞭节各亚节腹面远端,其他类型感器在触角腹面、背面均有分布。每种感器的形态和分布在两性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类型感器在苹果蠹蛾成虫触角上的...
关键词:
苹果蠹蛾 触角感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佳宁 孙媛媛 任昊杰 孙悦 刘用垄 左城 王荣
运用扫描电镜对木毒蛾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感器的分布及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木毒蛾雌虫触角线状,雄虫触角羽状。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相同,均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2种亚型)、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2种亚型)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耳形感器数量最少。除毛形感器有直立和弯曲2种形态外,其余4种感器均直立。刺形感器和B?hm氏鬃毛长度在雌、雄成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4种感器长度在雌、雄成虫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木毒蛾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涛 朱雪姣 张蒙 温秀军 李奕震 李兴文 王蓬
为研究香梨优斑螟触角感器的种类、分布和形态特征,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香梨优斑螟成虫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成虫触角上存在着6种化学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柱形感器、耳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鳞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目最多,柱形感器雄虫特有,柄节和梗节上没有发现感器。研究香梨优斑螟触角感器为其形态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对香梨优斑螟触角与其相近种昆虫触角间的差异及部分感器可能具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丹丹 李天凤 王琦琦 唐光辉
【目的】研究核桃果实害虫核桃举肢蛾的触角超微结构特征,为进一步利用触角代学通信系统开发新的防治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核桃举肢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及其鳞片细微结构分别进行观察。【结果】核桃举肢蛾触角为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雄成虫鞭节分别由45和51个亚节组成。雌雄成虫触角上存在9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B9hm氏鬃毛、锥形感器和钟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耳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各有2种类型,即长曲毛形感器和长直毛形感器、Ⅰ型耳形感器和Ⅱ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辉 宋月芹 田晓丽 仵均祥
【目的】明确梨小食心虫触角外部形态及其感器种类与分布,以期为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揭示其寄主选择行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取当天羽化的梨小食心虫雌、雄成虫各10头,对触角进行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呈丝状,触角感器共有7种,分别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各有2种类型。梨小食心虫雌、雄成虫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感器在触角上的数量与分布不同。【结论】梨小食心虫有丝状触角,其上共分布有7种类型的感器,且雌、雄成虫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分布规...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李宗波 唐明
Antennae surfac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male and female Dendroctonus armandi were observ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not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male and female.Most of the sensilla were distributed...
关键词:
华山松大小蠹 触角 感受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丽华 李永红 张金桐 骆有庆 宗世祥 杨美红
对脐腹小蠹雌、雄成虫触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脐腹小蠹雌雄成虫之间触角形态及感器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触角锤头部感受器数量最多,约占全部感器数量的98.4%。触角上的感受器类型可以分为4种:锯齿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分别约占全部感器数量的57.7%,28.6%,12.6%和1.1%。锯齿形感受器在触角各部均有分布,其中,锤头部的约占全部锯齿状感受器总数量的99.2%,柄节和鞭节数量只占0.8%;芽形感受器被埋于触角锤头部锯齿形感受器下面或者分散于锤头部端部;锥形感受器散生在锤头部端部边缘,与芽形感受器混生;刺形感受器分布于柄节和鞭节的连接处。
关键词:
脐腹小蠹 触角 扫描 感受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玲 耿硕 仵均祥 张国云 李怡萍
金龟甲是危害严重的一类地下害虫,其成虫和幼虫均可造成危害,防治比较困难。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小黄鳃金龟(Metabolus flavescens brenske)和小黑棕金龟(apogonia chinensis Moser)2种金龟甲触角感器超微结构。结果表明:2种鳃金龟触角的柄节和梗节形态基本相同,鞭节分为棒状部和鳃状部,鳃状部都是鞭节末端3节扩展构成,棒状部都由4节组成,小黄鳃金龟触角感器有6种,小黑棕鳃金龟触角感器7种。2种鳃金龟雌、雄个体间触角感器种类、分布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金龟甲 触角 感器 超微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颖慧 张东 林俊达 董巧香 黄长江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日本沼虾第一触角触鞭上各种感受器的分布情况和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日本沼虾触角感受器在种类、形态和分布上均相似。第一触角分为内、外两鞭,外鞭上具有附鞭。触角上共有四种感受器,分别为化感刚毛(或称嗅毛)、Ⅰ型简单刚毛、Ⅱ型简单刚毛和有齿刚毛。化感刚毛上端柔软,顶端无孔,仅着生于附鞭的凹槽内。其它三种感受器在内外两鞭上均有分布。Ⅰ型简单刚毛通体光滑,顶端逐渐变细,具一顶孔,常伴生Ⅱ型简单刚毛和有齿刚毛,但长度比后两种的短;Ⅱ型简单刚毛基部光滑,顶端被鳞片覆盖,且具复杂的孔结构;有齿刚毛有大小两种类型,表面长有许多齿状突起,齿状突起主要分布于刚毛近顶端1/2~1...
关键词:
日本沼虾 触角感受器 刚毛 化感刚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桂荣 郭予元 吴孔明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棉铃虫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棉铃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 70~ 82节鞭节组成 ,触角内侧面覆盖有鳞片 ,绝大部分触角感器位于触角的背面、腹面和外侧面。雌、雄蛾触角上均存在以下 5种感器 ,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和腔锥感器 ,各种感器在雌、雄蛾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没有明显的区别。在触角表面存在表皮隆起结构 ,特别是在中部和基部 ,表皮隆起形成了明显的三角棱形刺状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棉铃虫触角上起嗅觉作用的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均由表皮壁、鞘细胞、感受器淋巴液和感觉神经细胞树突等结构组成。它们的内部结构有明显的区别 :毛形感器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