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6)
2023(8631)
2022(7504)
2021(6895)
2020(5945)
2019(14190)
2018(13755)
2017(26701)
2016(14488)
2015(16639)
2014(16700)
2013(16710)
2012(15809)
2011(14400)
2010(14558)
2009(13512)
2008(13672)
2007(12613)
2006(10863)
2005(9819)
作者
(43233)
(36469)
(36448)
(34662)
(23255)
(17720)
(16790)
(14328)
(13474)
(12915)
(12284)
(11990)
(11653)
(11634)
(11511)
(11442)
(11233)
(10850)
(10514)
(10484)
(9094)
(8913)
(8869)
(8287)
(8247)
(8147)
(8137)
(7926)
(7325)
(7280)
学科
(66238)
经济(66183)
(40176)
管理(39739)
(32171)
企业(32171)
方法(31628)
数学(27636)
数学方法(27412)
(25675)
贸易(25666)
(24986)
(17951)
(16434)
中国(15931)
地方(15381)
(14169)
业经(12940)
(12549)
农业(11653)
(10872)
(10336)
出口(10327)
出口贸易(10327)
(9478)
环境(9358)
(9256)
财务(9233)
财务管理(9205)
技术(9089)
机构
大学(217795)
学院(217592)
(96964)
经济(95108)
管理(82043)
研究(75560)
理学(70688)
理学院(69892)
管理学(68785)
管理学院(68372)
中国(55342)
科学(45261)
(45161)
(41844)
(38813)
(37608)
研究所(35351)
财经(33925)
中心(33873)
(32970)
业大(31842)
经济学(30749)
(30693)
农业(29820)
经济学院(28270)
北京(28204)
(28143)
师范(27887)
(27421)
(25919)
基金
项目(142632)
科学(111362)
基金(103655)
研究(103226)
(90559)
国家(89867)
科学基金(75670)
社会(65779)
社会科(62562)
社会科学(62540)
(54791)
基金项目(54628)
自然(48483)
自然科(47307)
自然科学(47293)
教育(47214)
(46716)
自然科学基金(46435)
资助(43093)
编号(41790)
成果(33334)
重点(32452)
(32441)
(31778)
(29302)
课题(28701)
科研(27768)
教育部(27714)
创新(27487)
国家社会(27395)
期刊
(103386)
经济(103386)
研究(62887)
中国(37828)
学报(33578)
(33540)
(31983)
科学(30684)
管理(28105)
大学(24950)
学学(23525)
农业(22634)
(19367)
教育(19092)
(18347)
金融(18347)
经济研究(17743)
技术(17682)
业经(17187)
国际(16506)
财经(16493)
问题(15690)
(14247)
(13240)
商业(11705)
世界(11454)
技术经济(11345)
统计(10400)
现代(10393)
(9979)
共检索到322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金龙  顾玉龙  
日本FTA战略对其外贸出口的影响如何?对此,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为20012014年日本实施的FTA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运用双重倍差模型实证分析了日本FTA对成员国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日本FTA战略具有较强的政策内生性;第二,日本FTA战略促进了日本对FTA成员国的平均出口;第三,日本不同FTA之间的"出口效应"存在明显差异;第四,日本对洲外FTA成员国的"出口效应"大于洲内FTA成员国;第五,日本FTA的"出口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金龙  顾玉龙  
日本FTA战略对其外贸出口的影响如何?对此,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为2001~2014年日本实施的FTA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运用双重倍差模型实证分析了日本FTA对成员国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日本FTA战略具有较强的政策内生性;第二,日本FTA战略促进了日本对FTA成员国的平均出口;第三,日本不同FTA之间的"出口效应"存在明显差异;第四,日本对洲外FTA成员国的"出口效应"大于洲内FTA成员国;第五,日本FTA的"出口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阁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十分必要。本文以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战略特点以及实施成果进行了简单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提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最后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对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金龙  倪中新  
依托中国与180个贸易伙伴国十年间的贸易数据,结合外生与内生性研究方法,运用引力模型对FTA战略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TA的签订和实施均促进了中国对其FTA伙伴国的出口,并且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FTA战略的签订和实施使得中国对FTA伙伴国的双边出口平均增加17.8%和73.9%。中国在1999~2008年实施的FTA战略使得中国针对FTA伙伴国的平均出口促进效应增加203.5%。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晓乐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06年11月提出了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FTA)构想,中国对此积极回应。本文在中日FTA提出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这一进程给中日两国乃至东亚地区带来的传统及非传统收益,说明中日FTA在严峻政治环境下提出的原因,并结合目前中日FTA推进较慢的现状给出阻碍谈判的主要因素及双方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晓乐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06年11月提出了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FTA)构想,中国对此积极回应。本文在中日FTA提出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这一进程给中日两国乃至东亚地区带来的传统及非传统收益,说明中日FTA在严峻政治环境下提出的原因,并结合目前中日FTA推进较慢的现状给出阻碍谈判的主要因素及双方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峰  任靖楠  
本文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就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韩两国净出口与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分三步:第一步,分析了FTA的建立对两国之间净出口的影响;第二步,分析了净出口的变动分别对中韩两国GDP的影响;第三步,分析了两国GDP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FTA的建立对两国就业的影响。结论为:若在2009年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会减少64.9196亿美元,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会减少64.9196亿美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使中国的GDP增加约0.426%,韩国的GDP减少约0.938%;会使中国的失业率下降约0.069%,韩国的失业率上升约0.157%。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媛  李坤望  王海宁  
借助于经典的引力模型,本文选取了1992~2006年这15年39个国家的跨国数据,检验了自贸区的成立对进口、出口以及总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两国之间的距离、潜在伙伴国的其他自贸区成员国市场规模之和以及潜在伙伴国的市场规模,估计结果表明距离的影响弹性是最大的。这就为尚未组成自贸区而有意愿组成自贸区的国家提供了一些经验指导来选择何种特征的国家确定伙伴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重玉  高岚  
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会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992—201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在扩展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了CAFTA建设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不存在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CAFTA未能有效促进中国对CAFTA内部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甚至存在负向效应。进一步的农产品分类研究发现,CAFTA与中国的肉及肉制品等6类农产品的出口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对中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等13类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创造效应,不存在转移效应;对中国其余3类农产品向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呈现负效应;对外部出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CAFTA的出口贸易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宁  吴鹏飞  
自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东盟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1992年东盟《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议》和1998年的《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是东盟两个最基本的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在这两个框架协议及之后的修正草案下,东盟各国逐步降低产品关税,放开对直接投资的限制,并给予投资优惠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东盟的贸易、投资和以机械运输设备为载体的知识资本存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国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要经过2~3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宁苹  
本文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结合中国次区域、东盟战略的政策 ,提出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战略措施与目标。为政府、企业提供投资、贸易、合作、发展次区域与东盟服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宏芬  郑亚莉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和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的贸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定量研究两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鸿  张相文  
现有成果较少从产业安全的视角研究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本文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自由贸易区下产业安全模型,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影响成员方产业安全的机制,提出产业安全视角下的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帆  
2001年11月7日,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本文认为,建立CAFTA所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对于贸易创造效应的获得却有很大的潜力,在投资方面,有利于促进区外资金的流入和区内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CAFTA可以使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利益关系上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化解目前双方在对外出口与引进外资领域的不利竞争状况,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