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1)
2023(5018)
2022(4481)
2021(4078)
2020(3743)
2019(8897)
2018(8958)
2017(17781)
2016(9988)
2015(11592)
2014(12040)
2013(12157)
2012(11653)
2011(10605)
2010(10718)
2009(10007)
2008(10187)
2007(9543)
2006(8101)
2005(7206)
作者
(30668)
(25807)
(25785)
(24800)
(16137)
(12489)
(12070)
(10165)
(9518)
(9107)
(8735)
(8573)
(8346)
(8107)
(8088)
(8055)
(8017)
(7669)
(7406)
(7372)
(6550)
(6383)
(6302)
(5939)
(5823)
(5819)
(5814)
(5701)
(5242)
(5203)
学科
(43982)
经济(43862)
管理(27324)
(25437)
方法(23130)
数学(20971)
数学方法(20808)
(19176)
企业(19176)
(13268)
(10806)
中国(10320)
(9253)
(8695)
贸易(8695)
(8439)
地方(8342)
农业(8301)
业经(7632)
(7565)
(6820)
(6408)
财务(6360)
财务管理(6336)
环境(6286)
(6174)
银行(6154)
(5989)
金融(5987)
企业财务(5943)
机构
大学(152432)
学院(150537)
(63664)
经济(62290)
管理(57102)
研究(52133)
理学(49073)
理学院(48503)
管理学(47615)
管理学院(47337)
中国(38630)
科学(32568)
(32291)
(29337)
(28075)
(27685)
研究所(25238)
业大(24402)
中心(24395)
农业(23532)
(22838)
财经(22493)
北京(20417)
(20320)
(19987)
经济学(19790)
师范(19784)
经济学院(18089)
(18035)
(17938)
基金
项目(97624)
科学(75201)
研究(70653)
基金(69542)
(60563)
国家(60060)
科学基金(50081)
社会(43659)
社会科(41195)
社会科学(41178)
(38388)
基金项目(37188)
教育(32765)
(32485)
自然(32187)
自然科(31381)
自然科学(31367)
自然科学基金(30797)
编号(29513)
资助(28931)
成果(24443)
(22341)
重点(22215)
(21230)
课题(20074)
(19516)
科研(19135)
教育部(18763)
大学(18380)
创新(18349)
期刊
(69021)
经济(69021)
研究(41200)
中国(27787)
(26661)
学报(24702)
(22285)
科学(21883)
管理(18237)
农业(18021)
大学(17910)
学学(16861)
教育(14392)
技术(13190)
(12294)
金融(12294)
业经(11106)
财经(11041)
经济研究(10651)
(10265)
问题(9726)
(9407)
技术经济(8308)
理论(7837)
统计(7738)
(7712)
(7701)
商业(7205)
图书(7199)
世界(7189)
共检索到219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其慎  王高尚  王安建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由于能源极度匮乏,日本尤为重视能源安全问题,并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全球能源安全保障的典范。文章分别从海外能源获取、能源供应品种的多元化、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能源节约和能源储备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状况,总结了其保障能源安全的相关经验,并针对当前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季风  
东日本大地震、大海啸引发的日本核事故,对日本的核电事业乃至全球的核电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对我国能源安全也提出新的挑战。中日两国都是能源消费大国,在能源领域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日本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技术,还拥有包括能源储备等在内的保障能源安全的丰富经验,加强中日之间多种形式的能源合作对破解我国能源安全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锐  刘霞  
作为资源贫乏的能源消费大国,日本在国内致力于能源多元化、能源储备、节约能源和培育本国国际能源资本,在国际上展开与主要产油国能源外交,竭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世纪日本能源战略的走向无疑对能源消费日益巨大的中国有着借鉴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乐勤  
报告了 1 995年以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状况 ;采用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 ,对我国城市人口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影响进行了测算 ;对我国优质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以及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能源使用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保障我国城市能源安全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龙勇   宋敏  
能源安全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能源供应链遭受巨大冲击,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在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深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等背景下,我国利用外部能源的渠道收紧、变数增多、风险加剧,导致国内能源价格上涨压力增大、用能成本增加,影响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应坚持立足国内、自力更生,数量安全、煤炭托底,节约优先、效率为本,科技支撑、多能协同,扩大开放、开拓海外的思路,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能效全面提升战略、绿色能源消费战略、能源科技创新战略、能源多元合作战略,在增大能源供给总量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在控制能源成本的同时降低对外依存度,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塑造长板技术新优势的同时提升全行业竞争力,在保障海外能源安全的同时提升我国能源话语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李天籽  
当前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进口持续增加 ,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存在来源风险、运输风险和市场风险 ,需要通过区域能源合作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东北亚区域除我国外 ,既包括油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 ,又有缺乏油气资源但资金雄厚的日本和韩国 ,发挥各国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 ,是防范我国和区域内其他国家能源风险、避免对能源资源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在参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中 ,我国应建立一种整体的、相互协调的战略思路 ,寻找各方的利益共同点以促进区域内能源合作 ,同时还必须增加与区域外的联系 ,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润萍  
能源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石油安全与否关乎国家经济安全;能源是一种地缘政治商品,石油安全与否关乎国家军事、政治安全;能源是现代人必需生活消费品,能源安全与否关乎社会生活安全。能源安全是一个多元概念,要保障能源安全,实现人类和平进步,各国应该遵循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国家安全原则,节能原则,国与国之间友好协调合作原则,并从上述原则出发,不断调整和完善本国及有关结盟组织的能源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跃中  梁琦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能源供给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入新世纪,国际能源供求格局出现了新变化,维护能源安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面临新挑战和新要求。一、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一)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国内环境安全日益突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锐钊  韩一军  倪洪兴  庞玉良  
本文就生物质能源这一焦点问题总结了以下几个观点:生物-料对保障世界能源安全作用有限;现阶段生物-料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依靠政策推动;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尚难定论;生物能源发展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巨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平则  
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国外通过实行可再生能源促进制度、节约能源制度、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制度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我国应当借鉴国外能源立法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安全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光奇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石油供应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难度大;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装备技术水平落后;环境压力大;替代能源发展较慢。应从战略上确定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完善政府政策,保障能源安全,调整石油、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和鼓励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胡芳欣  
在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与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下,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缓解能源困境、应对全球能源结构性调整浪潮与全球治理在能源领域的缺位等共同挑战,能源安全合作是中日合作共赢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也存在美国干扰、能源进口竞争以及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与薄弱的战略信任等障碍。中日可从协调实施能源外交、共建东北亚能源共同体、携手塑造全球能源治理新体系、合作研发应用能源技术、加强能源企业之间的合作、减少美国干扰等方面,切实深化双方能源安全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丹尼尔·耶金  单卫国   李春霞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鞠可一  周德群  王群伟  吴君民  
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是能源安全的两大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本文将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作为衡量能源安全的目标,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出发,对1980年-2007年以来的各项指标展开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①单位新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能源安全的贡献能力远大于传统能源;②自1980年以来,我国能源安全整体上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③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