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0)
2023(7959)
2022(6444)
2021(5726)
2020(5082)
2019(11594)
2018(11254)
2017(22207)
2016(11533)
2015(12524)
2014(12065)
2013(12032)
2012(10840)
2011(9413)
2010(9577)
2009(9226)
2008(9469)
2007(8683)
2006(7672)
2005(7339)
作者
(30638)
(25937)
(25463)
(24150)
(16820)
(12232)
(11582)
(9783)
(9718)
(9254)
(8731)
(8723)
(8452)
(8113)
(7949)
(7807)
(7695)
(7564)
(7425)
(7237)
(6375)
(6301)
(6295)
(6261)
(5790)
(5701)
(5660)
(5562)
(5055)
(4975)
学科
(73901)
(69186)
企业(69186)
(57827)
经济(57761)
管理(52879)
业经(25230)
方法(24189)
(22460)
(21828)
(18572)
财务(18559)
财务管理(18545)
企业财务(17596)
农业(16832)
数学(16728)
数学方法(16607)
技术(15132)
(12669)
(12071)
(12034)
企业经济(11929)
中国(11650)
经营(11173)
(10836)
理论(10668)
(10233)
技术管理(10176)
体制(8996)
(8893)
机构
学院(166370)
大学(161732)
(78811)
经济(77640)
管理(74365)
理学(63849)
理学院(63363)
管理学(62856)
管理学院(62497)
研究(49848)
中国(41448)
(37276)
(32756)
财经(29329)
(28167)
(26757)
(26074)
科学(25248)
(23923)
中心(22934)
经济学(22907)
业大(22357)
商学(22152)
商学院(21958)
农业(21662)
财经大学(21516)
经济管理(21431)
研究所(20919)
经济学院(20791)
北京(20168)
基金
项目(105012)
科学(86136)
研究(80707)
基金(79770)
(67207)
国家(66559)
科学基金(60491)
社会(54872)
社会科(52181)
社会科学(52168)
基金项目(42202)
(40516)
自然(37741)
自然科(36982)
自然科学(36974)
自然科学基金(36432)
教育(35389)
(32205)
编号(32028)
资助(31606)
(29994)
(26008)
成果(24407)
(24122)
国家社会(23338)
创新(23231)
(23092)
(22833)
重点(22778)
人文(21809)
期刊
(91936)
经济(91936)
研究(50881)
(33782)
管理(33058)
中国(31677)
(26990)
科学(20201)
农业(18468)
学报(17996)
业经(17258)
技术(17086)
(16735)
金融(16735)
大学(15574)
财经(15360)
学学(14790)
经济研究(14625)
(13410)
(12905)
教育(11979)
技术经济(11839)
问题(11622)
财会(10698)
世界(10507)
现代(10372)
(9888)
会计(9420)
商业(8869)
国际(8742)
共检索到258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洪英  
近几年来,上海成了外商竞相投资的热土.据有关资料显示,到1995年2月底,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1227个,协议吸收外资248.2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外商落户在上海市郊的各类合资企业已达5080家.总投资额为100.57亿美元,其中协议吸收外资为95.4亿美元,占到整个上海市的近二分之一.出口创汇额也已占整个上海外资企业创汇总额的50%以上.在这些来上海市郊投资的外商企业中,日本位居第三.在5.75平方公里的松江工业区内,已云集了30多家日资企业,占外资企业数的70%.这些日资企业,虽然来自电子、机械、化妆品.服装等不同行业,来自东京、京都、神户、北海道等不同地区,但有许多共同特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振恭  陈育琳  
如何在外资企业建立劳资谈判机制林振恭,陈育琳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厦门特区投资环境的逐步完善,外资企业迅速增加,至93年12月,厦门特区计有批准项目2290项,投资总额82.8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67.8亿美元。已开业投产的企业有1424家,职工近1...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卫平  
日本的外资企业述评山东省委党校陈卫平本世纪20年代,外国大企业开始进人日本。美国的NCR公司(现以金融业用自动取币机和商店用收款机的制造著称)是最早进入日本的(于1920年)。30年代,著名的雀巢咖啡公司(于1933年)、美国IBM公司(于1937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秦延通  
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的未来思考──留日调研报告之一首钢国际化经营研究所秦延通一、终身雇佣制正面临春挑战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在战后对日本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自平成景气后的经济萧条和恢复期,终身雇佣制却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苏   韩延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华刚  
企业顶层制度设计问题是当下制约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频频导致企业未老先衰乃至夭折。而在日本,长寿企业却比比皆是。本文作者在一家颇具代表性的日本百年企业近距离地考察了其高层权力管理运行模式。(一)不久前,笔者参加了一家管理顾问公司组织的赴日企业精益生产考察团。对笔者来说,主要目的不是去考察"精益生产",而是借此机会考察一下一直关注的日本企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露晴  
我国在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征收上实行双轨制,这并不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而是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采取的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国内企业“歧视性”的税收政策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性,近期要求统一企业所得税的呼声很高,在此次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意味着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将提高,自然会联想到外资的进入问题。由于上海是中国外资企业集聚的城市,本文选取上海作为视角来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的可实现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志起  
两年前,我们为一家著名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当我们去这家企业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这个企业里,喜欢把企业领导说的话,称为最高指示。在墙壁上帖了很多标语,都写着诸如"坚决贯彻某某某领导英明指示"等字样。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立国  楼国强  
本文采用上海市企业的排污和经营数据,分析了内外资企业的环境绩效。我们的研究表明外资企业有更高的环境绩效;然而,外资企业并没有在排污口末端去除更多的污染物,相反甚至更少。这反映了外资企业低的排放主要是因为更清洁的生产过程,而不是因为更多的污染物去除。因此,我们认为外资企业更高的环境绩效主要原因是他们具有内在先进的、清洁的生产技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利平  封建玲  寿渭勇  
对外资企业筹资情况的调查报告□王利平封建玲寿渭勇外资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筹资环境不容乐观,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最近,我们对杭州市外资企业的筹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一、外资企业筹资现状分析截至1997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婷  
一、日本市场客观环境(一)日本零售行业状况日本的现代零售业是在过去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内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这一百多年的实践里,日本零售业经历了市场由不成熟到成熟、市场规模由小到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健  何泽贵  
在日本的资本输入额中,直接投资所占的比例一直很少,但是,由于日本对外资企业实行了有效的制约,使其基本上按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这些为数很少的外资企业却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日本的外部经济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已成为制约外资企业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存在着大量的制约外资企业向日本有利的方向发展的成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我国有效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管理外资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庆轩  
本文揭示了日本进入第四次外资企业高潮这一值得关注的研究动向。日本经济虽仍处在“平成不景气”中,但为外资的进入提供了不少有利条件;外资企业也在前三次高潮中已积累不少在日投资的经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若兰  刘灿雷  
企业间工资不平等是收入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厘清市场竞争机制对企业间工资不平等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未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外资管制政策调整为例,考察市场竞争对企业间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识别估计,并从企业技能组成工资和利润分享工资两方面考察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资管制政策调整强化的市场竞争明显扩大了企业间工资不平等;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润分享渠道则是市场竞争影响工资不平等的内在机制。此外,本文还从模型识别条件、遗漏解释变量、测算指标和分位数回归等方面验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基于此,在当前收入差距过高的现实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和税收制度改革,以提升劳动要素市场的配置效率,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由此缩小由企业间工资不平等导致的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