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4)
2023(6306)
2022(4989)
2021(4639)
2020(3805)
2019(9141)
2018(9116)
2017(17705)
2016(9574)
2015(10723)
2014(10807)
2013(10442)
2012(9447)
2011(8710)
2010(9097)
2009(8358)
2008(8228)
2007(7308)
2006(6601)
2005(5758)
作者
(29222)
(24587)
(24298)
(23053)
(15594)
(11642)
(10929)
(9347)
(9171)
(8795)
(8638)
(8380)
(8112)
(7738)
(7512)
(7502)
(7418)
(7220)
(7169)
(7127)
(6111)
(6105)
(6042)
(5691)
(5533)
(5524)
(5495)
(5310)
(4972)
(4877)
学科
(41520)
经济(41491)
管理(25599)
(22737)
方法(22068)
(19021)
企业(19021)
数学(18749)
数学方法(18217)
(10619)
(9805)
业经(9204)
理论(9076)
中国(8832)
环境(8389)
农业(7225)
地方(7067)
(6385)
(6300)
(6185)
贸易(6182)
(6123)
(5969)
技术(5882)
(5458)
(5428)
金融(5426)
(5330)
(5182)
银行(5167)
机构
学院(144598)
大学(142985)
管理(55806)
(52238)
经济(51058)
理学(48552)
理学院(47956)
研究(47863)
管理学(46560)
管理学院(46309)
中国(34451)
科学(32443)
(30325)
(24650)
(24261)
研究所(22920)
(22814)
业大(22446)
(21762)
师范(21519)
(21493)
中心(21127)
农业(19211)
北京(19141)
财经(18656)
(17551)
师范大学(17380)
(17248)
(16875)
技术(15978)
基金
项目(99455)
科学(78447)
基金(72058)
研究(68926)
(63916)
国家(63453)
科学基金(54489)
社会(43345)
社会科(41197)
社会科学(41180)
(40475)
基金项目(38331)
自然(37143)
自然科(36298)
自然科学(36287)
自然科学基金(35609)
(33873)
教育(32437)
资助(30972)
编号(26853)
重点(22528)
(21680)
成果(20877)
(20722)
(20610)
课题(19327)
创新(19257)
科研(19223)
计划(19208)
大学(17789)
期刊
(58218)
经济(58218)
研究(36011)
中国(24640)
学报(23897)
科学(23486)
(22128)
管理(19768)
大学(17933)
学学(17035)
农业(15675)
教育(15561)
(15548)
技术(13381)
业经(10256)
(9754)
金融(9754)
统计(8942)
经济研究(8683)
(8551)
财经(8242)
(8203)
(7900)
(7673)
资源(7439)
决策(7379)
问题(7137)
科技(7043)
技术经济(7021)
(7011)
共检索到202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朴京玉  万礼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在政府主导下推进了绿色旅游。日本在绿色旅游的实践中摸索出日本特色的绿色旅游运行模式:提供"农家民泊",推出充分体现农村地域特色、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状况的丰富的体验项目,开展"打工度假"活动,创建"旅游大学"培养绿色旅游所需的人才等。日本的绿色旅游以原生态的农山渔村为依托,城乡居民交流为媒介,充分利用农村地域资源,满足了城乡居民相互交流的愿望,搞活了农村地域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统钎  
通过介绍国外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及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结合苏格兰酿酒工业旅游与北京蟹岛生态农业旅游中发展绿色旅游的经验总结,分别提炼出绿色工业旅游的运作模式和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通过构建由观念、社会经济体制与科学技术三个层次形成的保障体系,来保证绿色旅游经济的正常运转。最后,从绿色旅游产业地域与行业选择、绿色保障制度体系建立、赢利机制构造和绿色旅游消费者培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敏  
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促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良好沟通。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实践,是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逐渐转移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本文建立一个多主体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描述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主体的行为激励以及求解最佳行为均衡策略,从而揭示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经济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和行为激励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倩  
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比分析传统旅游供应链和绿色旅游供应链的发展模式与现状,发现现有的旅游供应链模式缺乏对资源回收利用的过程,引入逆向物流过程,构建了一种由"拉式"供应链和"推式"供应链耦合而形成的循环绿色旅游供应链模式,探讨了该模式的参与主体、流通模式与运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悦  
伴随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旅游市场也向新农村进行拓展。在农村地区开辟旅游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够推动新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新农村文明、和谐的发展。此外,在农村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使其得以合理、有效的运用,进而对农村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琼   钟美瑞   程慧   张淑文  
ICT资本赋能旅游业绿色转型,驱动旅游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文章创新性地核算了中国30个省(区、市)的ICT资本和旅游绿色发展效率,采用SYSGMM和空间杜宾模型验证了ICT资本对旅游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 ICT资本对旅游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持续的积极影响。(2)ICT资本主要通过激发旅游技术创新、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人力资本来提高旅游绿色发展效率。(3) ICT资本对旅游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间接效应强于直接效应。在地理矩阵下,ICT资本对东部和西部省(区、市)的旅游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在经济矩阵下,东部和中部省(区、市)旅游绿色发展效率受ICT资本影响较显著。这为中国充分释放ICT资本红利,塑造中国旅游绿色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旅游绿色发展效率提供了价值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崇东  
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建设是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当其中某一方出现失衡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今天全国各地每天都在上演的塞车连续剧就是城市基础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所造成的恶果。其实,西方经济发展的百年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城市化进程太过迅猛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问题,塞车仅是其中一小点而已。地球的变暖、环境的污染、能源的紧缺等都是现代经济无序发展所导致的恶果。如果我们仅仅因为塞车就大修公路,用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行为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华光  王晓彤  
开展绿色旅游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培育绿色观念,推行绿色标准,实行绿色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经营,是实现绿色旅游的有效形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雨婧  唐健雄  
绿色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奉行以人为本、生态至上和全面发展的新价值观。在梳理旅游业绿色发展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构建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体系,运用SBM-Under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探讨2008—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TGDE)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时间和空间变化方面,TGDE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时间上呈"W"型变化形态,"下降—上升—调整"阶段特征显著;空间呈"东—中—西"递减分布,内部差异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低、中、高效率由"金字塔"向"菱形"结构转变,高效率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中等效率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低效率位于胡焕庸线两侧。(2)动态演进方面,TGDE始终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但区域协调性逐步增强,具有较强平稳性,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空间向上转移省份比较集中,以中西部为主,向下调整省份较少,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影响具有不对称性。(3)影响机理方面,总体上,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规制、教育水平和旅游资源影响因子与TGDE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对外开放程度的作用不显著,但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作用机理及条件具有较强地域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嘉龙  
从旅游区生态循环角度对生态、循环、低碳、发展等观点进行分析,在正确认识旅游区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区低碳运行与生态可循环模型。低碳运行与旅游区生态循环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无论是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生态还是人文生态,如果没有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最终都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从旅游区生态循环模型出发,生态环境协调是发展,维持是发展,复苏也是发展,而不一定开发才能发展。湿地恢复、草原轮休、大海禁渔、封山育林、文化传人等都是发展,生态文明要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更要注重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下的低碳运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凌云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大量消耗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模式,属于环境友好型经济,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将其应用到旅游景区管理中,可促进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促进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文章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探讨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薛桥  任春霞  
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和旅游业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了解旅游业在环境约束下的发展效率以及空间关联规律,可以促进旅游业向绿色、均衡、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计算旅游业绿色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三种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并应用回归分析探讨空间关联网络对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三种效率值均较高;三种空间关联网络均趋于稳定,网络个体特征在中西部差异明显;纯技术效率整体、个体网络对效率值的影响效应都较显著;规模效率整体、个体网络对效率值的影响效应都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薛桥  任春霞  
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和旅游业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了解旅游业在环境约束下的发展效率以及空间关联规律,可以促进旅游业向绿色、均衡、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计算旅游业绿色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三种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并应用回归分析探讨空间关联网络对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三种效率值均较高;三种空间关联网络均趋于稳定,网络个体特征在中西部差异明显;纯技术效率整体、个体网络对效率值的影响效应都较显著;规模效率整体、个体网络对效率值的影响效应都不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燕琴  吴必虎  
要获得优秀的旅游形象口号,在理念核心精确定位的基础上,还要明晰其作用机理,并遵循一定的创意模式。本文就这些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提出形象口号在宣传和促销中的“过滤器”衰减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形象口号设计的具体要求。然后,依照形象口号创作的不同角度,提出资源导向型和游客导向型两种创意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有宁  赵丽艳  刘峰贵  周海儒  熊勤学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简称青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空间分布和联动开发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联动开发模式,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两种结构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和核心边缘模式,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构建"大青藏旅游圈",实现青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