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3)
2023(10243)
2022(8821)
2021(8372)
2020(6862)
2019(15994)
2018(15850)
2017(29618)
2016(16439)
2015(18412)
2014(18481)
2013(18084)
2012(17148)
2011(15496)
2010(15977)
2009(14686)
2008(14707)
2007(13641)
2006(11760)
2005(10665)
作者
(46965)
(39671)
(39355)
(37795)
(25310)
(18815)
(18312)
(15271)
(14777)
(14408)
(13397)
(13161)
(12563)
(12517)
(12464)
(12438)
(12424)
(11687)
(11622)
(11430)
(9958)
(9864)
(9631)
(9093)
(9000)
(8981)
(8957)
(8677)
(8065)
(7944)
学科
(63616)
经济(63556)
管理(44351)
(42544)
(33384)
企业(33384)
方法(28563)
数学(25356)
数学方法(25038)
(20721)
(18141)
中国(17711)
(13786)
贸易(13780)
地方(13585)
业经(13528)
(13411)
农业(13371)
(13250)
(13137)
(11367)
银行(11346)
理论(11163)
(10866)
(10824)
(10809)
财务(10783)
财务管理(10757)
(10371)
金融(10369)
机构
学院(233050)
大学(230989)
(95118)
经济(92878)
管理(85882)
研究(80587)
理学(72889)
理学院(72041)
管理学(70717)
管理学院(70260)
中国(61626)
(48576)
科学(48461)
(45815)
(41238)
(40508)
中心(37913)
(37434)
研究所(37209)
财经(35304)
业大(33749)
(32284)
师范(31976)
(31932)
农业(31920)
北京(30876)
(29610)
(29030)
经济学(28935)
技术(26264)
基金
项目(148187)
科学(114745)
研究(112313)
基金(103731)
(89502)
国家(88685)
科学基金(74829)
社会(67986)
社会科(64249)
社会科学(64229)
(59179)
基金项目(54063)
教育(53480)
(49563)
编号(48257)
自然(47170)
自然科(46000)
自然科学(45982)
自然科学基金(45145)
资助(43176)
成果(40475)
课题(34196)
重点(33840)
(33118)
(32726)
(30570)
(29056)
项目编号(28610)
创新(28525)
大学(28329)
期刊
(108813)
经济(108813)
研究(70256)
中国(47118)
(37393)
(35422)
学报(34044)
教育(31292)
科学(31137)
管理(30216)
大学(25780)
农业(25359)
(24745)
金融(24745)
学学(23935)
技术(21807)
业经(18322)
经济研究(17448)
财经(16996)
(14581)
问题(14158)
(13693)
(12541)
图书(12010)
理论(11444)
技术经济(11266)
(11142)
现代(10934)
国际(10778)
统计(10618)
共检索到355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杨   郭昭鹏  
日本央行解除负利率政策、上调短期政策利率是在对日本历史利率环境、国内经济环境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量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日本央行摆脱结构性通缩、维持经济复苏的重要政策手段。日本央行希望通过解除负利率政策使日本利率正常化,形成“工资-通胀”之间的良性循环,维持现有来之不易的景气局面。但是日本央行渐进式加息的“鸽派态度”加速了日元贬值,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水平提升,减弱了日本银行加息政策带来的正面效应。在日本央行加息周期与美联储降息周期叠加的状态下,日本央行的加息政策可能无法有效解决日本结构性通缩问题,甚至难以维持现有复苏局面。在未来,日本央行有进一步加息的可能,但将以渐进式方式调整,由于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政策影响的不确定性将被进一步放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兵兵  
负利率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中央银行所实行的利率政策,作为一种金融政策"异象"而备受关注。负利率政策的出现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一种挑战,是部分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所导致的通货紧缩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尽管负利率政策在部分国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看,并未能较好促进信贷扩张与经济增长,不能在长期阻止通胀下滑,无法完全减缓本币升值压力,容易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不存在持续的通胀下降与货币升值压力、实际资金利率水平处于负利率状态等实际情况,以及负利率政策本身不利于提振内需,就化解当前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困难而言,负利率政策并不是能够"药到病除"的"良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雷  张哲  陈平  
自2021年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持续上涨,这是否意味着全球低利率时代的结束呢?本文基于自然利率的视角,将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四个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国家的长期国债利率分解为自然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利率的周期性成分和期限溢价等部分,并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自然利率的驱动因素和协同性特征。研究发现,美国人口老龄化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会导致自然利率下降,进而导致长期国债利率下降;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自然利率具有高度协同特征,且美国自然利率的变化对其他三国自然利率变化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由此可见,全球低利率时代是否会结束的问题,可归结为美国低利率环境是否会发生根本转变,进而归结为美国人口老龄化和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是否会改变。尽管新冠疫情的冲击对全球潜在经济增长率造成了短期扰动,但从长期来看,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会改变,进而使得其潜在经济增长率下行的长期趋势保持不变,从而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自然利率低位运行的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伟  张淑珍  蒋海卫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冯欣海  闫宇航  
近年来全球共有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以避免因银行惜贷造成资金回流央行,从而增加商业贷款,实现提升物价水平、缓解本币升值压力和振兴出口等多项政策目标。央行负利率政策作为新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五国中除日本外均已实行两年以上,其效果也已初见端倪。本文从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的原因出发,分别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负利率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警示我国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切忌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而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应注意调节经济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和技术进步,以免陷入负利率政策陷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冯欣海  闫宇航  
近年来全球共有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以避免因银行惜贷造成资金回流央行,从而增加商业贷款,实现提升物价水平、缓解本币升值压力和振兴出口等多项政策目标。央行负利率政策作为新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五国中除日本外均已实行两年以上,其效果也已初见端倪。本文从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的原因出发,分别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负利率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警示我国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切忌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而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应注意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杜婕,黄国妍  
自1999年以来,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频繁运用利率政策杠杆调控经济,他们的利率政策实践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1999-2000年的逐步加息阶段。二是2001年以来的减息阶段,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同,决策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背景也不同。因此,尽管他们的利率政策走向大体上一致,但利率政策操作中体现的特点却不同,政策效果也不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万光彩  叶龙生  
为了尽快实现2%的核心通胀目标,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负利率。负利率政策打破零下限约束,量化宽松的政策逐步升级,不断加强。然而,短期来看,这一举措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作为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到底是打破零利率约束的一项创新之举,还是黔驴技穷、陷入了深度流动性陷阱的怪圈,货币政策是否还存在宽松空间?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分析日本零利率及负利率的整体政策效应,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的货币政策没有实现抑制通缩和日元贬值的预期目标,结合日本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发展提供建议,认为根本上必须从结构性问题和技术层面改善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万光彩  叶龙生  
为了尽快实现2%的核心通胀目标,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负利率。负利率政策打破零下限约束,量化宽松的政策逐步升级,不断加强。然而,短期来看,这一举措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作为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到底是打破零利率约束的一项创新之举,还是黔驴技穷、陷入了深度流动性陷阱的怪圈,货币政策是否还存在宽松空间?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分析日本零利率及负利率的整体政策效应,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的货币政策没有实现抑制通缩和日元贬值的预期目标,结合日本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发展提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亮亮  李明星  苗永旺  
非常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救助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但学术界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还相当有限。由于非常规货币政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登上了全球范围的舞台,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效果和退出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增强人们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认知范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海  
当前货币政策宽松无下限,早在2014年6月11日欧洲央行就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至-0.1%,近期又下调至-0.4%,同时将扩大QE规模和范围。从美国、欧洲到日本,QE和负利率已不是新鲜事。随着一些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全球负收益债券规模在2016年2月底超过7万亿美元。很多以正收益率发行的企业债券在交易过程中也转化为负收益率。负利率政策已引起业界关注。利率传导机制利率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通过金融市场影响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最终导致总需求或总产出的变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约瑟夫·E.加农  张舜栋  
负利率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和争议。鉴于所持有的资产和债券将逐年贬值而非逐年升值,许多投资者表示愤怒。如今日本央行正在考虑的政策选项之一是将其标准利率进一步降到0以下。研究表明,负利率确实可以成为有效的货币刺激手段,然而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则不尽相同。但是,在全世界来看,将利率降至0以下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宪  王静然  王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