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4)
- 2023(10189)
- 2022(8459)
- 2021(8028)
- 2020(6420)
- 2019(14219)
- 2018(14252)
- 2017(26548)
- 2016(14450)
- 2015(16066)
- 2014(15542)
- 2013(14664)
- 2012(13277)
- 2011(12039)
- 2010(12284)
- 2009(11534)
- 2008(10861)
- 2007(9777)
- 2006(8682)
- 2005(7669)
- 学科
- 济(46610)
- 经济(46556)
- 管理(43343)
- 业(42548)
- 企(35282)
- 企业(35282)
- 中国(19345)
- 方法(18126)
- 技术(17105)
- 农(16167)
- 数学(15484)
- 数学方法(15303)
- 财(13415)
- 业经(12940)
- 制(12283)
- 技术管理(12096)
- 银(10690)
- 银行(10679)
- 贸(10601)
- 贸易(10590)
- 农业(10435)
- 易(10372)
- 行(10340)
- 理论(10219)
- 教育(10070)
- 融(9068)
- 金融(9066)
- 教学(8313)
- 地方(8236)
- 体(8080)
- 机构
- 学院(195122)
- 大学(190059)
- 济(76700)
- 经济(74972)
- 管理(72016)
- 研究(61652)
- 理学(61632)
- 理学院(61016)
- 管理学(60090)
- 管理学院(59697)
- 中国(45991)
- 京(39026)
- 财(38610)
- 科学(33984)
- 财经(30143)
- 江(29623)
- 所(29314)
- 范(29029)
- 师范(28837)
- 中心(27843)
- 经(27338)
- 研究所(26051)
- 北京(25041)
- 州(24064)
- 农(23855)
- 技术(23840)
- 经济学(23408)
- 业大(23081)
- 院(22713)
- 师范大学(22476)
- 基金
- 项目(123138)
- 研究(101312)
- 科学(98169)
- 基金(85124)
- 家(71475)
- 国家(70776)
- 社会(62867)
- 科学基金(61078)
- 社会科(59492)
- 社会科学(59483)
- 省(51603)
- 教育(50513)
- 基金项目(44491)
- 编号(43790)
- 划(42832)
- 成果(37043)
- 自然(35141)
- 自然科(34358)
- 自然科学(34349)
- 自然科学基金(33731)
- 资助(32795)
- 课题(32456)
- 创(32068)
- 创新(28818)
- 发(28370)
- 重点(28344)
- 年(28078)
- 部(27782)
- 项目编号(26848)
- 性(26186)
共检索到296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冬平 张晓丹
中日两国职业教育历史年龄不相上下,但在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上的差距却大相径庭。立足时间维度对日本职教师资培养发展历史进行全过程回顾,以及立足空间维度对日本职教师资培养范式特征进行鸟瞰式全景考察,最终回归到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现实语境进行深度反思,可完成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本土化路径的创新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冬平
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已然成为职教师资培养关键词的当下,中国职业教育事业欲通过本土化职教师资的培养和积聚追赶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节奏,以避免新时代技术优势边缘和技术人才没落的命运,必须坚守"立足本土、展望国际、学习他人"之道。基于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历史追踪再现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历程,立足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经验内在表征的系统反思,回归中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语境,可从发展动力和发展目标双向维度对中国职教师资培养路径进行创新建构。
关键词:
教师培养 职业教育 内在表征 中国 德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晶晶
具有跨界发展能力的卓越师资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等多重视角下的职教师资培养具有跨界协同的应然内涵。有必要探索实施学科专业融合、中高本硕衔接、政企校院参与、课训赛研并举的职教师资职前培养路径,促进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办学主体和教育类型等多方位立体化跨界融合,并在落实理念、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打造教师教育队伍等方面提供管理保障,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师 人才培养 跨界 协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学慧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比拼,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教育创新则是解决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其中,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对传统教育观念误区的修正,是意识层面上的回归,在操作层面上提出创新型师资的具体培养路径,以供教育教学工作者参与。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师资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美萍 张丽娟
"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和培养具有独特的规律性。文章基于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理论探讨和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即引导自我激励、自主培训;强调三种经历、三项能力;建立动力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及体系。以此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培养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霄鹏
从多元视阈下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当前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职教师资内涵理解缺乏科学性;对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规律认识不足;对职教师资培养缺乏理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职业科学理论为指导,建构跨学科"专业"学习+职业任务学习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海
南海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5期中撰文,界定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基本问题的概念,阐述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价值目标,分析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培养培训主体、主要任务和培养课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是指关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如何科学而合理地确定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英俊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来的我国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在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应充分发挥职教教师自身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提升职教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入手,以期在个体专业发展的历程中,提升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速度,使其获得良好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专业化发展 职教教师 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海 薛勇民
在我国,高等学校正式开始培养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是以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简称"中职硕士")的培养模式开始的。在世界研究生教育史上,"中职硕士"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创新。实践证明该模式是最符合中国实际和切实可行的。但该模式同时也暴露出缺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介入这种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深度和广度均极其有限;二是决策层与教育理论界对这种模式的未来发展尚未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为了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对该模式进行不断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其实,该模式在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发展之后,已经拓展了其最初的培养范围。基于互惠互利的原则,承担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丽君
近年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而职业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以生态位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构建实验训练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对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文章针对生态位理论内涵进行论述,深入探究生态位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学忠
大学生的创新主要是对前人成果的再认识再创造,它涉及到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而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路径,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积明 徐国胜
职教师资是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是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践行者。职教师资的职业能力将直接影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职教师资职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运用项目、案例教学法的产训结合的教学新模式,配合使用质量监控、过程考核的新举措,能够为职教师资职前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套较为合理、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
关键词:
职教师资 职业能力 实训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2014年,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在部分高校实施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律师四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项目,首先提出了"卓越教师"这一概念。同年,天津职业师范大学启动"卓越教师师资培养计划",提出了"卓越职教师资"的概念。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的湖南农业大学则首次提出了"乡村卓越职教师资"概念。乡村卓越职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旭
与传统思维方式相比,创新思维具有相异性、发散性、综合性等特点。高校应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践行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型教师;提高实践能力,以实践促创新;改革评价考核机制,激励创新思维养成等四个方面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思维 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昭楚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完备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了解创新能力价值内涵及构成,明确创新培养的目标和责任,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以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价值内涵 学生品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