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6)
- 2023(9237)
- 2022(7812)
- 2021(7099)
- 2020(5723)
- 2019(12989)
- 2018(13111)
- 2017(25771)
- 2016(13745)
- 2015(15732)
- 2014(15925)
- 2013(16066)
- 2012(15868)
- 2011(14821)
- 2010(15504)
- 2009(14683)
- 2008(14247)
- 2007(12899)
- 2006(12146)
- 2005(11570)
- 学科
- 济(83732)
- 经济(83655)
- 管理(34565)
- 业(32858)
- 中国(25617)
- 地方(24338)
- 方法(23996)
- 企(23133)
- 企业(23133)
- 数学(21194)
- 数学方法(21100)
- 农(19659)
- 业经(16442)
- 地方经济(15496)
- 制(14678)
- 银(14236)
- 银行(14222)
- 融(14209)
- 金融(14209)
- 行(13966)
- 财(13884)
- 农业(13358)
- 学(13221)
- 贸(12816)
- 贸易(12802)
- 发(12557)
- 易(12313)
- 环境(11317)
- 体(10178)
- 和(9577)
- 机构
- 学院(212030)
- 大学(211594)
- 济(102778)
- 经济(100746)
- 研究(82101)
- 管理(73881)
- 中国(64374)
- 理学(60956)
- 理学院(60186)
- 管理学(59509)
- 管理学院(59078)
- 财(48504)
- 京(46071)
- 科学(44231)
- 所(42380)
- 研究所(37440)
- 财经(37023)
- 中心(35402)
- 经济学(33421)
- 经(33393)
- 江(33262)
- 北京(30892)
- 农(30560)
- 范(30252)
- 师范(30042)
- 经济学院(29764)
- 院(28823)
- 财经大学(27143)
- 州(26848)
- 业大(24396)
- 基金
- 项目(120748)
- 研究(94840)
- 科学(94582)
- 基金(85335)
- 家(72178)
- 国家(71525)
- 社会(61812)
- 科学基金(59839)
- 社会科(58659)
- 社会科学(58647)
- 省(46727)
- 基金项目(43951)
- 教育(42806)
- 划(39065)
- 编号(38559)
- 资助(35538)
- 成果(33553)
- 发(33261)
- 自然(33239)
- 自然科(32330)
- 自然科学(32320)
- 自然科学基金(31726)
- 课题(28502)
- 发展(28026)
- 部(27794)
- 展(27574)
- 重点(27520)
- 国家社会(25631)
- 性(24565)
- 创(24432)
- 期刊
- 济(131581)
- 经济(131581)
- 研究(77815)
- 中国(48076)
- 财(34126)
- 管理(30651)
- 农(30237)
- 融(27884)
- 金融(27884)
- 教育(25830)
- 学报(25651)
- 科学(25331)
- 经济研究(22270)
- 农业(20876)
- 大学(20382)
- 业经(20078)
- 财经(19538)
- 技术(19497)
- 学学(18846)
- 问题(17469)
- 经(17025)
- 贸(14564)
- 国际(13500)
- 世界(13262)
- 技术经济(12123)
- 商业(11268)
- 现代(11042)
- 经济问题(10998)
- 经济管理(10719)
- 业(10710)
共检索到357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涧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文君
关于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国际上一直存有很大的争议。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60年代,我国在经济起飞的80年代,都制定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本文试对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日本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发展 日本经验,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炜
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道路和东亚其他地区一样有着很多共同的特征,被称为东亚模式。本文首先分析这种带来东亚经济奇迹的发展模式如何引领日本取得上个世纪战后的经济奇迹,进而分析这种模式和日本经济的长期衰退有着怎样复杂的联系。最后对比了中国当前的经济深层次矛盾和日本某些方面的共同点。分析的目的是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问题的成因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探索出能治本并可长期持续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
东亚模式 日本经济 发展型国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特征 战后日本经过10年的经济恢复,从1955年开始至1970年是其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世纪70至80年代为经济稳定增长时期。在这30多年间,日本实现了经济总量与人均水平赶超英、法等发达国家并跻身世界前列,产业结构从全面推进重化工业进程到实现后工业化,居民消费结构从满足衣食为主的低水平生活阶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英 崔琳
二战后的30年时间里,日本经济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实现了所谓的"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其GDP一度跃居世界第二,直逼美国。然而日本的经济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遭遇了滑铁卢。1985年美日签订"广场协议"后不久,日本泡沫经济发生崩溃,使得日本经济进入了长期的"平成萧条期"。反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同样带来了经济飞速发展,目前也出现了类似日本的严重的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长久
世界历史又处在两个世纪之交,即将结束的20世纪,其经济的发展既为人类留下了巨大财富,又留下了深刻教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年来,大国的兴衰和易位,给各个大国提供了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大劫难。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80%的人口卷入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争,死亡人数达6700万,各种经济损失总计超过4万亿美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同美国、英国和中国协同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日本采取工业生产引入农村的经济发展战略 ,带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及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文中介绍了长野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是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积极推广利用网络和通讯手段 ,把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导入农村 ,政策和措施上力求缩小城乡差距。并指出日本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三 D”问题 ,即危险、脏、辛苦。
关键词:
日本农村经济 农业发展 成功经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军
日本经济腾飞曾为世人瞩目。但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个人消费欲振乏力,金融改革沉疴不起,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复苏时间遥遥无期。1990年至200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1.75%,大大低于同期美国经济增长水平。据日本政府预测,2001年度日本名义和实际 GDP 增长率,分别为-2.4%和-0.9%,2002年度分别为-1%和零增长,经济形势空前严峻。有专家认为,与60、70年代富有活力的日本经济相比,90年代以来的日本经济堪称患了"日本病"。一、"日本病"的六大症状1.消费需求一蹶不振。民间消费需求占日本 GDP 接近六成,是影响甚至决...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德显 王跃生
20世纪90年代,智能制造研究刚刚起步。基于劳动力短缺、要素成本高昂、贸易摩擦频繁、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相互融合等因素,日本提出产学研联合发展智能制造系统,并给出了该系统的内容、使命和目标。成立之初的IMS系统有丰田、东芝、三菱等大企业参与。但由于互联网普及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日本智能制造发展效果不佳。总结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教训,主要有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企业制度僵化、行政体制弊病束缚、企业对创新战略重视不够四个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汲取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教训,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应从构筑互联网基础设施、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并举激发企业活力、释放体制改革红利促进产业发展、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智能制造 两化融合 企业制度 创新驱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凤翔 王美桃
日本从二战后发展崛起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对西方先进国家的赶超,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强国,与此同时,日本与世界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日元被迫升值。在日元升值条件下,日本对外投资基本呈资源型、成本型以及当前的综合型,这有效地规避了投资风险。在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中国有着与日本类似的经济现象。作为对外投资的后进国家,我国理应积极吸取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日本 经济发展 对外投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春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蓝庆新
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国际循环经济发展来看,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出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国际竞争力、赢得市场的战略动机,从法律体系、政策扶持、微观运行体系和促进公众参与等方面大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由此得到启示,我国应从建立法律体系、实施有力政策、推进企业化和提高公民意识四个方面入手来发展循环经济。
关键词:
日本 循环经济 经验 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兵
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时代,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寻绿色经济增长模式,即用"低碳经济"代替"高碳经济"。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曾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日本政府极为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和谐发展。日本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宇都模式、循环型社会模式,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及其政策值得我们学习,即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模式,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明确责任主体,追究废弃物第一排放责任;提高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能力;明确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细...
关键词:
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 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冉杰
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在政府强烈干预下建立并发展壮大,农村金融覆盖率、支农贷款、农村金融品种迅速增长,但同时逐渐反映出经营效率低下、农村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吸取印度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应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丰富金融品种;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注重农村金融资源公平分配。
关键词:
印度 农村金融 经验教训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岩
经济新常态是指一国经济在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发生的阶段性转变。二战后日本经济发生过两次常态性变化,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高速增长新常态和70年代中期开始的中低速增长新常态。日本在应对经济常态性变化的过程中,既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有值得吸取的深刻教训。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日本有诸多相似性。总结日本发生的两次常态性变化过程及主要应对策略;结合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日本应对经济新常态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