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2)
- 2023(4701)
- 2022(3877)
- 2021(3291)
- 2020(2665)
- 2019(5669)
- 2018(5552)
- 2017(10524)
- 2016(5298)
- 2015(5746)
- 2014(5749)
- 2013(5815)
- 2012(5725)
- 2011(5487)
- 2010(5734)
- 2009(5484)
- 2008(5015)
- 2007(4589)
- 2006(4449)
- 2005(4180)
- 学科
- 济(49663)
- 经济(49640)
- 地方(14656)
- 管理(13479)
- 方法(11632)
- 地方经济(11555)
- 数学(10378)
- 数学方法(10336)
- 业(9442)
- 中国(8770)
- 学(8051)
- 业经(7924)
- 企(7081)
- 企业(7081)
- 农(6748)
- 经济学(6228)
- 环境(5848)
- 发(5242)
- 融(5098)
- 金融(5098)
- 制(5011)
- 产业(4924)
- 体(4781)
- 农业(4775)
- 财(4584)
- 和(4490)
- 贸(4430)
- 贸易(4427)
- 资源(4363)
- 总论(4258)
- 机构
- 学院(87093)
- 大学(86380)
- 济(49201)
- 经济(48430)
- 研究(35612)
- 管理(28978)
- 中国(25907)
- 理学(24270)
- 理学院(23961)
- 管理学(23610)
- 管理学院(23431)
- 财(19436)
- 科学(18506)
- 所(17968)
- 京(17630)
- 经济学(16862)
- 研究所(16074)
- 财经(15480)
- 经济学院(14773)
- 中心(14621)
- 经(13916)
- 江(13203)
- 院(12619)
- 范(11622)
- 师范(11558)
- 北京(11557)
- 财经大学(11238)
- 科学院(10933)
- 社会(10608)
- 农(10479)
- 基金
- 项目(50907)
- 科学(40066)
- 研究(38724)
- 基金(36747)
- 家(31208)
- 国家(30964)
- 社会(27049)
- 科学基金(26257)
- 社会科(25717)
- 社会科学(25711)
- 省(19545)
- 基金项目(18725)
- 教育(16828)
- 划(15580)
- 资助(15068)
- 编号(14577)
- 自然(14460)
- 自然科(14087)
- 自然科学(14084)
- 自然科学基金(13819)
- 发(13091)
- 济(12475)
- 经济(12374)
- 成果(11751)
- 国家社会(11706)
- 重点(11688)
- 发展(11392)
- 展(11256)
- 部(11116)
- 课题(10795)
共检索到144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放
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经历了一次超长的景气扩张,一举超越了20世纪60年代的"伊奘诺景气"成为战后最长一次景气周期。此次超长景气不仅没能多大程度推进日本经济前行,而且其国民也缺乏对景气的实际感受,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并出现了一些与以往景气扩张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可能与日本经济中某些结构性因素相关,其中包括企业生产和收益、贸易和投资、雇佣收入和消费等方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明善
一、以这次大型景气为契机,日本经济进入了以“高级化”、“全球化”和“资产化”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所谓高级化,是指以消费为中心的生活多样化和以信息化、技术密集化为中心的产业高级化。一是以第三产业为中心扩大投资和就业的趋势。80年代中期以后,第一、二产业设备投资明显下降,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昕 张志学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即时纠正这些错误对于企业的正常运作和效率至关重要。然而,很少有员工敢于向上级提出抑制性进言,以至于组织中许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纠正,最终对组织的功能运作造成了危害。本研究采用冲突回避的研究框架,探讨员工为什么避免向上级提出抑制性进言。对于189名来自企业的工作人员的研究发现,受到文化传统和组织氛围的影响,员工具有关注表面和谐和遵循权力距离的倾向,这使得他们对于进谏的结果持有负面预期,导致他们在与上级意见不一致时不愿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企业或组织中为何缺乏有效的沟通,并对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实现组织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阙方平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一分为二"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取得的成绩和问题。文章认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仍处于较低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比较欠缺,"制度模仿"滞后于"技术模仿";原因在于"路径依赖"惯性大于"制度变迁"动力;"制度创新"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
银行业 创新 制度经济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阙方平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一分为二"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取得的成绩和问题。文章认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仍处于较低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比较欠缺,"制度模仿"滞后于"技术模仿";原因在于"路径依赖"惯性大于"制度变迁"动力;"制度创新"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
银行业 创新 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庆轩
日本经济在平成景气时期连续保持年平均5.2%的增长之后,以紧缩银根和泡沫经济崩溃为导火线,受资产过剩和泡沫经济后遗症及政府在政策上失误的影响,于1991年下半年陷入战后第11次经济危机。尽管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反危机政策和措施,而且在库存调整、民间投资、工矿业生产方面微见效果,但总的看,这场资产膨胀和生产过剩危机至今复苏乏力。据预测,在日本政府作出充分的政策性努力,采取综合经济对策和利率相继下调等条件下,日本经济将在1993年下半年逐渐走上复苏。日本政府预计1993年度经济增长率达到3.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为2.3%,日本主要金融机构和调查机构预测为2%左右。舆论普遍认为,1993年日本经济形势仍很严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季风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入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萎缩之中。1998年7月小渊内阁诞生后采取大胆措施,收到了一些效果,99年摆脱负增长大有希望。但日本经济景气的恢复仍面临着不良资产问题、失业问题、潜在财政危机、少子老龄化问题、消费疲软问题、潜在的政治危机等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单靠采取对症治疗的短期政策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结构改革才能实现。
关键词:
经济萎缩 景气恢复 难题 改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唐晓云
经济政策行为及其效应是政策制定者和政策调节对象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理性决策──博弈的结果。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理性预期将会对博弈过程的动态不一致进而对政策效应产生显著影响,而政策可信度的投资将有助于公众预期向政策制定者预期回归。本文用经济政策的博弈分析思路,研究近年来日本实施治理通货紧缩的经济政策行为,考察日本政府、日银和公众博弈过程中预期对经济景气政策效应的作用,以及政策可信度对预期的影响和日本经济运行中的相关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可斌 丁重
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创造性破坏的缺乏亦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公司特质信息理论为基石对此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计算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由技术效率产出和技术进步产出组成),并将其与CAPM回归中得到的可代表技术创新投入和公司特质信息的R平方相联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主导技术创新的是大企业而非新兴公司,大企业由于处于垄断地位没有创新动力,必然使得创新缺乏效率。于是中国企业的创新更多地体现为技术效率改进,而非创造性破坏。中等规模企业进行创造性破坏活动的动力较强;小规模企业则更偏好于进行技术效率改进;但中小规模企业均缺乏足够的创新投入,使得创新产出较低。因而,减少对大企业的政策与制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韩剑 严兵
企业研发(R&D)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如果内源融资投入不足或者外源融资渠道不畅,企业的创造性破坏活动就会受到限制。本文以2005-2007年38万多家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内外部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融资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R&D活动更多的依赖外部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融资对企业R&D活动的正向影响对中小规模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更为明显。我国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市场结构由国有大银行垄断,银行贷款重实物资产、轻无形资产,导致企业研发创新活动面临较大的资金瓶颈。因此,深化国内金融改革,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拓宽...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内部融资 外部融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峰
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创新创业的死敌,这也正是中国出不了乔布斯的实质原因。一个被反复提及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那么,反过来问,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孕育了乔布斯这样的创新大师、创业巨子呢?一百多年前,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也问过一个相似的问题:为什么在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国家中,美英德法居于一流,而西班牙意大利等屈居二流?美英德法等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米青
在分析经济为何缺乏活力时,一些同志认为:一是资金紧缺,二是市场疲软。李剑阁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撰文指出,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经济缺乏活力的主要症结是精神疲软。文章指出,去年银行各项贷款达2731亿元,大大超过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正常需要的数额,资金供应已足够充足。市场疲软确实是一个问题,但现在商业企业的库存积压大多是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