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2)
- 2023(17681)
- 2022(15038)
- 2021(13961)
- 2020(11922)
- 2019(26756)
- 2018(26490)
- 2017(50721)
- 2016(27916)
- 2015(30902)
- 2014(29945)
- 2013(29673)
- 2012(26969)
- 2011(24025)
- 2010(23909)
- 2009(22379)
- 2008(22083)
- 2007(19487)
- 2006(16960)
- 2005(14927)
- 学科
- 济(113215)
- 经济(113093)
- 业(102071)
- 管理(92626)
- 企(91786)
- 企业(91786)
- 方法(53656)
- 数学(43793)
- 数学方法(43207)
- 业经(34102)
- 农(33447)
- 财(33112)
- 中国(28003)
- 务(24185)
- 财务(24117)
- 财务管理(24093)
- 农业(23638)
- 技术(23615)
- 企业财务(22854)
- 学(22133)
- 理论(21285)
- 制(20889)
- 地方(20335)
- 和(19752)
- 贸(19655)
- 贸易(19644)
- 易(19073)
- 划(18726)
- 策(17591)
- 环境(16667)
- 机构
- 学院(393008)
- 大学(390222)
- 管理(159758)
- 济(155950)
- 经济(152858)
- 理学(138806)
- 理学院(137320)
- 管理学(134792)
- 管理学院(134092)
- 研究(127662)
- 中国(95920)
- 京(82958)
- 科学(81919)
- 农(72152)
- 财(70084)
- 所(64658)
- 业大(63785)
- 研究所(59134)
- 江(57591)
- 中心(57302)
- 农业(57081)
- 财经(56464)
- 北京(51750)
- 经(51497)
- 范(47831)
- 师范(47262)
- 州(46345)
- 院(46297)
- 经济学(45729)
- 商学(42832)
- 基金
- 项目(270953)
- 科学(213155)
- 基金(196548)
- 研究(193137)
- 家(173242)
- 国家(171739)
- 科学基金(147966)
- 社会(121552)
- 社会科(115325)
- 社会科学(115295)
- 省(108126)
- 基金项目(104376)
- 自然(98835)
- 自然科(96631)
- 自然科学(96604)
- 自然科学基金(94898)
- 划(90039)
- 教育(87843)
- 资助(80894)
- 编号(77145)
- 重点(60606)
- 成果(60385)
- 创(60266)
- 部(58174)
- 发(57652)
- 创新(55605)
- 课题(52872)
- 业(52188)
- 科研(52021)
- 计划(50351)
- 期刊
- 济(169524)
- 经济(169524)
- 研究(109534)
- 中国(73627)
- 学报(66118)
- 农(65742)
- 管理(62686)
- 科学(59914)
- 财(55515)
- 大学(49460)
- 学学(47110)
- 农业(45487)
- 教育(39622)
- 技术(35307)
- 融(31312)
- 金融(31312)
- 业经(30139)
- 财经(27391)
- 经济研究(26768)
- 业(26623)
- 经(23504)
- 科技(22273)
- 问题(21776)
- 技术经济(21611)
- 现代(19223)
- 版(19111)
- 商业(18313)
- 统计(17883)
- 理论(17516)
- 业大(17435)
共检索到568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郑海燕
以日本电子科技型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法,基于控股股权、员工福利和高管薪酬三方面对比分析了企业创新动力及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不仅其持股量与企业技术创新效应正相关,而且其身份性质也存在相关性:银行控股的企业创新效应较弱;机构投资者控股的企业,创新效应较好。普通员工的福利状况与企业创新效应正相关。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创新效应无显著关系。研究还发现:依据收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对于高管薪酬激励,提升普通员工福利状况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瑞
科技型企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通过对科技型企业的股权激励效应进行研究,能够很好地促使我国在创新资金投入方面作出正确的决策。本文通过对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分析了国有控股组和非国有控股组的科技型企业在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之间的关系,并从实施股权激励配套机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股权激励的多层次流转交易体系、加大股权激励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对我国政府和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和创新资金投入决策有所裨益。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股权激励 创新资金投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婧
科技型企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通过对高新企业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能够很好地为我国的创新资金投入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文章通过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的关系研究,实证分析了国有控股组和非国有控股组高新企业的股权激励与创新资金投入的函数关系。这将对我国政府和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和创新资金投入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树堂 吕自圆
知识经济背景下,研发人员成为企业创新的核心人才之一,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增强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企业中的研发人员,如何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对其进行激励,尤其是研究不同激励制度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时的影响程度,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对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内容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影响程度假设,并以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股权激励制度和薪酬福利激励制度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明显,培训、发展和环境激励制度的影响次之,成就激励制度的影响最小,最终得出物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燕天
文章以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视角切入,分别以科技型和非科技型上市公司为对象,探究股权激励四维度(激励广度、激励深度、核心技术人员激励、高管人员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科技型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四维度均可显著促进财务绩效;除高管股权激励外,激励广度、激励深度和核心技术人员激励均借助创新投入的部分中介效应;在非科技型上市公司中,唯有股权激励范围的扩大可促进财务绩效增长,创新投入在股权激励四维度与财务绩效间未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玉梅
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创新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数据资源作为一种新的要素投入,因其流动性不受地理空间限制,正在成为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变革力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创新商业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炎章 金加铜
实施以“股权”为核心的长期激励机制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推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股票期权制 ,必须改善企业内、外部环境 ,并解决现有的诸多技术问题。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股票期权 激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道虹 刘锋 梅建明 王石宇
科技封锁限制了国内企业获取创新资源从而阻碍企业创新,但同时也激发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技术变革需求,其最终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仍需要更深入的论证和研判。本文使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技术封锁对国内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封锁激励了被封锁行业的企业创新,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资本化率和发明专利产出,这一激励效应主要集中在较大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虽受到显著正向激励,但专利产出并未因此显著提高。同时,科技封锁激励了初始研发规模较小的企业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资本化率,并激励初始研发规模较大的企业提高研发投入的产出转化和技术积累。机制分析表明,科技封锁主要通过提高创新意愿并减少研发操纵以激励企业做出积极的创新决策。市场竞争是科技封锁激励企业创新的前提,科技封锁推动形成了企业目标和政府目标的趋同环境,使得创新补助能够有效激发更强的创新潜能。本文为深入理解科技封锁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也为准确把握国内技术变革机遇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科技封锁 创新意愿 研发操纵 创新补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姝 杨彬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补贴是提升企业创新强度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主要形式有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选取2013-2017年在我国中小板上市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强度的影响效应,进一步考察了企业规模特征对两种政府补贴工具效应的影响,并引入企业生命周期模型,考察政府补贴在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动中的最佳投入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研发创新强度影响不显著,税收优惠能显著提升创新强度;企业规模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强度间存在显著调节作用,企业规模越大,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强度的激励效应越弱。通过采用纳入企业生命周期因素的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政府补贴对成长期和成熟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强度具有显著激励作用,对初创期和衰退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强度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研 郭迪 姜坤
基于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基金存在事前的选择效应和事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创新基金的筛选机制由集中到分权决策的变化提供了自然试验的机会,这一外生的筛选机制的变化对创新基金的效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创新基金的作用越显著,说明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的有效性。
关键词:
政府研发资助 全要素生产率 激励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春爱 郝馥莹 吕桁宇
以2015—2020年中国A股73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DEA模型测度企业创新投资效率,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管理者激励对企业创新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企业的纯技术效率表现较为优异,但综合创新投资效率总体不高,创新投资规模效应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薪酬激励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资效率,股权激励影响不显著;在职消费激励和职位晋升激励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投资效率。企业产权性质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激励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投资效率表现为薪酬激励的抑制作用,而对国有企业则表现为薪酬激励的抑制作用和职位晋升激励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对提升企业创新投资效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源 杜玮
研发激励的财税政策对于一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为揭示广东民营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与财税激励政策的关系,收集了88家沪深两市广东民营企业数据,构建了以研发投入强度为基础的变量指标,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与企业资产规模及企业创新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国家财税激励政策促进了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继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生存的原动力。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财税激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香菊 王洋
企业是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科技创新主体,有效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企业创新,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在创新要素、创新环节、创新主体、制度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税收激励范围有限、优惠力度不足且精准度欠缺等问题。完善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应减轻企业人才投入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完善企业员工股权激励和现金激励税收政策,出台促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产学研结合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等税收政策,为企业科技创新量质齐飞保驾护航。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立春
一、引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政府要创造诸如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鲍步云 刘朝臣
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为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而设计的,因而对激励员工创新精神的作用日渐衰弱。在企业日益强调创新精神的今天,需要进行激励的变革,即实现从工作激励到创新激励的转换。从人的行为理论出发,企业进行创新激励变革,包括组织环境激励、制度环境激励、员工群体激励和员工个体激励等四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