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5)
- 2023(8037)
- 2022(6339)
- 2021(6179)
- 2020(4714)
- 2019(10796)
- 2018(10771)
- 2017(17825)
- 2016(10966)
- 2015(12332)
- 2014(12055)
- 2013(10579)
- 2012(9751)
- 2011(8952)
- 2010(9394)
- 2009(8331)
- 2008(8336)
- 2007(7932)
- 2006(7125)
- 2005(6231)
- 学科
- 济(29331)
- 经济(29187)
- 管理(28208)
- 业(25379)
- 企(24125)
- 企业(24125)
- 教育(22736)
- 中国(16854)
- 理论(16728)
- 技术(13227)
- 教学(11476)
- 方法(11183)
- 业经(10252)
- 学(9988)
- 农(9458)
- 技术管理(8865)
- 财(8060)
- 和(7696)
- 学法(6783)
- 教学法(6783)
- 制(6662)
- 数学(6346)
- 研究(6219)
- 发(6204)
- 数学方法(6145)
- 学理(5865)
- 学理论(5865)
- 农业(5733)
- 发展(5455)
- 银(5367)
- 机构
- 大学(141795)
- 学院(137105)
- 研究(50389)
- 济(46438)
- 管理(45358)
- 经济(45062)
- 理学(38390)
- 理学院(37840)
- 管理学(37051)
- 管理学院(36735)
- 教育(32737)
- 京(31730)
- 中国(30602)
- 范(30527)
- 师范(30373)
- 科学(27738)
- 师范大学(24869)
- 所(23975)
- 江(23619)
- 财(23311)
- 研究所(21562)
- 中心(21195)
- 北京(21054)
- 技术(20772)
- 职业(20085)
- 州(18662)
- 院(18416)
- 财经(17850)
- 农(16192)
- 经(16151)
- 基金
- 项目(85372)
- 研究(75301)
- 科学(69022)
- 基金(55926)
- 家(46697)
- 国家(46030)
- 社会(45906)
- 教育(44784)
- 社会科(41976)
- 社会科学(41961)
- 科学基金(39461)
- 省(36398)
- 编号(34027)
- 划(31650)
- 成果(31323)
- 课题(28158)
- 基金项目(28051)
- 年(24167)
- 创(21373)
- 规划(21347)
- 自然(21195)
- 重点(21071)
- 资助(20973)
- 自然科(20729)
- 自然科学(20723)
- 部(20549)
- 项目编号(20522)
- 自然科学基金(20377)
- 性(19881)
- 创新(19569)
共检索到227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池野范男 蔡秋英
日本的社会科教育界在讨论社会科这一学科的构成时,总要论及社会科将公民资质教育置于何种位置,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等问题。在争论中出现的观点大致可分为广义社会科和狭义社会科两种。近年来,两种观点之间的中间地带受人瞩目,在这个中间地带出现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本文欲梳理这一动向,考察广义社会科和狭义社会科的中间地带所产生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社会科 社会认识教育 公民资质教育 日本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本文从比较教育的角度,对美、日两国社会科建立的初衷和目标指向及社会科的基本思想等问题作探讨,期望能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园明先生,日本大阪市立松虫中学社会科教师、画家。彼此有20多年的交往。从他的娓娓动听的课堂教学中,从他的栩栩如生的每年举办的油画展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新型的社会科教师的形象,一个不断进取的多才多艺的终身学习者。尽管他已经从教育岗位退下来了,尽管他每天都埋头于画室,但他心里依然牵挂着儿童的教育。这里归纳的是我同他围绕"健康教育"论题的一番对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逸恒 单文经
本文旨在就公民素质培齐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为核心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本文首先讨论社会科课程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各阶段的综合与分科的取向问题,继而分析知识丰富且具批判精神的、能体现关怀品格特性的、能采取负责任行动的公民素质作为社会科课程目标的意义及内涵。再而提出社会科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讨论与研究性学习等。最后本文指出:若欲确保以公民素质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成果,必须从提高师资素质、优化校园文化,以及建立公民社会等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公民素质 社会科课程与教学 澳门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沃尔特·C·帕克 俎媛媛
美国社会科在培养学生智力和社会能力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作为社会科教育的知名学者,沃尔特.帕克教授在考察社会科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科的涵义、地位及发展,探讨了社会科课程的内容及选择方式,并倡导在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的双重反思运动中,持续构建和完善社会科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科 公民教育 美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岚
公民资质传递的观点蕴涵着对"公民"概念的基本理解。分别强调社会科学的学习、决策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思考的养成等三种公民教育取向,在社会科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民资格已经演绎成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公民资格逐步从民族国家拓展到全球社会,从单一的宪政意义上的法律概念演变成为一个以法律、政治为核心的多维度概念;公民权责作为公民资格的核心逐步从单一强调公民责任发展成为强调公民权责的平衡。
关键词:
社会科课程 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取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雯霞
本文主要以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为研究方法,展现并分析以日本著名的社会科"初志会"所代表的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理论的小学社会科教学实践研究状况,旨在为我们的社会科教育实践者提供体验国外教师如何在尊重和保障儿童的个性认识、经验得以展开、提升及深化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展开教学的过程,并使其在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一种教学经验和教学尝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文燕 高振宇
社会科是新加坡政府推行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以新加坡自身所面临的危险及其未来发展作为基本话语,意在引导公民建立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公民的参与必须在政府允可的范围内进行,且此种参与并非出于健全发展公民个体的需要,而是协助政府制定更适切的政策,以更好地维持既有统治秩序。未来新加坡必须在国家和人民之间建立起共信机制,将对公民素养的培育切实融入到社会实践之中,使个人、社群及国家共同参与到公共利益的建设与维持之中,如此才可适应多元化国际竞争的需要。
关键词:
社会科 公民参与 国民教育 批判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霄兵
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內在要求,是我国广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应在现行的教育方针中增加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的表述,在修改教育法时增加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的规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合格公民 法治 教育目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绍丽
日本社会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方法管窥吴绍丽社会教育在日本被定义为“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从教育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广泛。它不仅担负着对成年人进行继学校教育之后的终身教育,而且还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培养。因而,日本政府在重视学校品德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中村哲 许芳
日本已将成为一个"文化创造型国家"确立为国家发展的方向。"传统与文化"教育被寄予了创建国际社会、日本社会、区域社会以及学校社会的重任。2008年修订的课程标准新增了有关传统与文化的课程内容。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传统与文化"相关内容通过展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传统与文化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这种内容组织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传统与文化"内容仅限于三年级有关区域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单元与六年级的历史单元中,而且缺乏从传统文化在今天和未来的价值、传统文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这两个视角来组织,这将是日本"传统与文化"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会科 教科书 日本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实实在在的载体,如何组织和构建课程内容,不单单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它实际上是课程价值观的反映。本文沿着社会科发展的轨迹,通过比较分析,探讨综合构建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法则,以期获得对我国小学综合课程建设的启迪。
关键词:
社会课程 内容构建 公民素养教育 综合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黑羽亮一 陈敏译
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日]黑羽亮一著陈敏译陈俊森校人们普遍认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效地普及了学校教育。日本经常用“教育立国”来表达政府的学校教育政策。虽然很早就有这种思想,但日本是在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世耕 胡子祥 林江东
日本战前已产生了"脑库"的雏型,代表性机构是"满铁调查部"和"大原社会问题调查部"战后,以研究经济复兴政策为中心,在大学和政府内开始建立软科学研究机构。五十年代,这些研究机构基本是非营利性的。六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营利性(股份公司形式)的研究所开始建立。1970年前后,各种形式的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成立,因此,日本把1970年称为"脑库元年"。1973年石油危机后,"脑库"增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郑南 丹边宣彦
21世纪以后,日本在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同时,老龄少子化等各种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困扰地域社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在地方分权这一背景下,日本地方城市丰田市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制定政策,通过实施项目制等来促进市民团体参与地域社会的建设,这揭示了一种扎根于地域社会的新公共性的可能性。在新公共性建设中,自发的以亲密圈的结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非对抗的新型草根市民团体也逐渐成为了主角,并与地方政府之间实现了良好互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丰田市的实践也证明了提倡协作互动的新公共性建设是对应后工业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