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9)
- 2023(10308)
- 2022(8678)
- 2021(7492)
- 2020(5938)
- 2019(13603)
- 2018(13463)
- 2017(25650)
- 2016(14016)
- 2015(15564)
- 2014(15935)
- 2013(15975)
- 2012(15174)
- 2011(14055)
- 2010(14260)
- 2009(13098)
- 2008(13125)
- 2007(11929)
- 2006(10856)
- 2005(10469)
- 学科
- 济(63699)
- 经济(63604)
- 管理(46317)
- 业(40226)
- 企(32696)
- 企业(32696)
- 中国(21083)
- 地方(19163)
- 农(17734)
- 方法(17598)
- 制(16767)
- 业经(16603)
- 财(16392)
- 环境(16359)
- 数学(14149)
- 数学方法(13986)
- 融(13202)
- 金融(13200)
- 学(13184)
- 银(13082)
- 银行(13065)
- 行(12698)
- 农业(11895)
- 发(11716)
- 体(11419)
- 贸(10629)
- 地方经济(10621)
- 贸易(10616)
- 划(10478)
- 和(10276)
- 机构
- 学院(205803)
- 大学(205455)
- 济(88486)
- 经济(86550)
- 研究(77208)
- 管理(75583)
- 理学(63060)
- 理学院(62317)
- 管理学(61452)
- 管理学院(61060)
- 中国(59582)
- 京(45060)
- 财(44347)
- 科学(43993)
- 所(39487)
- 研究所(34959)
- 中心(34189)
- 江(33694)
- 财经(33121)
- 农(32677)
- 经(29815)
- 北京(29241)
- 范(28456)
- 师范(28187)
- 院(28067)
- 经济学(27052)
- 业大(27020)
- 州(26556)
- 农业(24886)
- 省(24490)
- 基金
- 项目(128128)
- 科学(101488)
- 研究(97657)
- 基金(91803)
- 家(78936)
- 国家(78227)
- 科学基金(67032)
- 社会(62935)
- 社会科(59733)
- 社会科学(59723)
- 省(51079)
- 基金项目(47962)
- 教育(44008)
- 划(42609)
- 自然(40724)
- 自然科(39680)
- 自然科学(39673)
- 编号(39358)
- 自然科学基金(38951)
- 资助(36562)
- 发(33692)
- 成果(33125)
- 重点(29454)
- 制(29259)
- 课题(28736)
- 部(28579)
- 发展(27407)
- 创(27037)
- 展(26941)
- 国家社会(25827)
共检索到340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任维彤
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制度。日本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具有优势,却至今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制度。本文简要地总结了日本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发展历程,认为导致政府部门态度由积极转为谨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产业部门的反对意见,二是现有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尚不完善,三是国内实施的气候变暖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民间部门担心碳排放交易制度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业、国际公平性等带来不利的影响。未来,日本可能会在逐步消除这些顾虑之后,选择建立符合国情的国内碳排放交易制度。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任维彤
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制度。日本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具有优势,却至今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制度。本文简要地总结了日本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发展历程,认为导致政府部门态度由积极转为谨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产业部门的反对意见,二是现有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尚不完善,三是国内实施的气候变暖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民间部门担心碳排放交易制度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业、国际公平性等带来不利的影响。未来,日本可能会在逐步消除这些顾虑之后,选择建立符合国情的国内碳排放交易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晓铭 庄贵阳
论文回顾、梳理近年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评估及机制研究,主要围绕研究方法、政策效应和影响路径进行文献分析述评。随着碳排放交易政策评估方法和数据的不断丰富,研究从先验的模拟分析过渡至后验的实证研究。大量成果集中在技术创新效应、减排效应、经济效应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等方面,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同时,碳交易政策效应还受到机制设计、“信号—预期”机制、成本效应以及效应间强弱关系的影响。综上,论文提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评估的研究视角从宏观逐渐演进到微观企业层面,碳市场的有效性是政策效应产生与作用的基础等研判,为及时调整机制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晓铭 庄贵阳
论文回顾、梳理近年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评估及机制研究,主要围绕研究方法、政策效应和影响路径进行文献分析述评。随着碳排放交易政策评估方法和数据的不断丰富,研究从先验的模拟分析过渡至后验的实证研究。大量成果集中在技术创新效应、减排效应、经济效应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等方面,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同时,碳交易政策效应还受到机制设计、“信号—预期”机制、成本效应以及效应间强弱关系的影响。综上,论文提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评估的研究视角从宏观逐渐演进到微观企业层面,碳市场的有效性是政策效应产生与作用的基础等研判,为及时调整机制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智霞
《京都议定书》的问世使碳排放权在低碳经济时代成为一种稀缺商品,而该"商品"的定价问题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关注点。文章对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内容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定义、碳排放权定价理论以及国外和国内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其中,国外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两方面;国内的研究除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外,还对碳排放权的定价基础—碳货币和中国碳排放权的定价策略展开过讨论。文章拟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以期为未来碳交易定价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交易 低碳经济 碳货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为落实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在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通过碳排放交易制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碳排放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晴 石龙宇 唐立娜 戴东宝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要策略。本文总结了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目标和基本理念,综述了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低碳能源、财政、技术、交通、绿色消费、信息公开、国际合作、宣传教育等政策措施,指出日本低碳经济政策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羊志洪 鞠美庭 周怡圃 王琦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创设的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的三大灵活机制之一,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在我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对我国参与国际碳市场和构建国内碳市场带来了风险与障碍。针对于此,本文对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类型、数量、注册、签发等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我国虽然项目众多,但发展极不平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保障机制缺失,项目减排潜力发挥不充分,缺乏对转让技术的科学评估等。然后,通过介绍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在2012年"后京都时期"的发展趋势,揭示了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所承担的项目投资减少、成本增加等市场风险以及"碳泄漏"等环境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丹辉 李伟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实践催生了低碳经济的理念和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将推动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的重大转变,促进相关领域国际协调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目前,低碳经济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动因入手,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现有文献为基础,着重分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机制以及低碳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未来低碳经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洪波 赵福军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经济学)暨"中国低碳发展的融资机制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4月2日至3日在安徽黄山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佳宁
碳排放权交易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创新和金融创新工具。对国内外碳排放权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碳排放权市场配额分配、法规创设、监督与处罚等核心机制设计问题,并以期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性思路。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机制设计 配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诗鸿 秦路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中国是清洁发展机制(CDM)注册项目与签发核证减排量(CERs)的大国,从按减排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从减排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内蒙古、江苏省、云南省,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2)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进入第三阶段(2013~2020年),将对交易机制进行大幅度改革,从目前来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碳排放权价格的下降或者剧烈波动;(3)从欧洲能源交易所2008年3月25日至2012年1月31日的交易数据发现,期货市场对于非均衡状态的敏感性不如现货市场,调整速度滞后于现货市场;(4)从世界来看,发达国家已经纷纷展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夏凡 王欢 王之扬
实现减碳、低碳、零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下简称“碳市场”)与碳税成为当前各国借助市场机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碳税,我国碳市场较早开始建设,但就国内实际情况来看,仅靠单一的碳减排机制难以实现气候雄心。因此,本文首先对碳市场和碳税的理论机制、实施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政策各具优势,且两者互补性和合作性大于竞争性;其次结合碳定价的国际实践进一步研究,发现碳市场和碳税政策混合使用是更高减排效率、更低减排成本、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减排模式;最后基于覆盖范围联动、价格机制联动、监管机制联动,并借鉴国际碳市场和碳税协调联动经验,提出我国碳市场和碳税协调发展的设计思路和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曾刚 万志宏
排放权交易是碳金融体系的核心。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碳减排手段,排放权交易的实施肇端于1996年的《京都议定书》。最近几年来,随着各国政府的介入,特别是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的建立,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规模有了迅速的提高。而且,依托着排放权的基础产品(CERs),金融机构开创新出了众多的衍生产品,为提高碳金融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排放权交易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制度体系,其运行涉及到排放权的设定、排放权的分配以及排放权的存储与管理等一系列的环节。本文试图对排放权交易体制所涉及的主要环节,进行一个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金融市场 排放权交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旖璇
为应对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恶化问题,在碳交易市场上对碳排放物进行买卖成为了热点关注对象。碳排放权交易中处于基础地位且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对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当前研究碳排放权交易以初始配额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但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机制和影响力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进行,从而为保护环境、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对碳排放权交易初始配额基于不同主体、基于分配方式和基于福利效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简单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展望。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初始配额分配 福利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