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6)
- 2023(2379)
- 2022(1945)
- 2021(1741)
- 2020(1469)
- 2019(3287)
- 2018(3279)
- 2017(6663)
- 2016(3441)
- 2015(3794)
- 2014(3896)
- 2013(3974)
- 2012(3788)
- 2011(3225)
- 2010(3283)
- 2009(2940)
- 2008(2755)
- 2007(2686)
- 2006(2369)
- 2005(2184)
- 学科
- 济(19134)
- 经济(19129)
- 业(14319)
- 管理(11787)
- 企(10711)
- 企业(10711)
- 技术(10341)
- 方法(9362)
- 数学(8725)
- 数学方法(8696)
- 技术管理(5752)
- 农(4721)
- 中国(4032)
- 地方(3964)
- 农业(3963)
- 学(3860)
- 财(3323)
- 税(3303)
- 贸(3292)
- 贸易(3290)
- 税收(3238)
- 易(3233)
- 收(3222)
- 地方经济(3194)
- 业经(2878)
- 新技术(2526)
- 高新(2519)
- 高新技术(2519)
- 出(2515)
- 环境(2463)
- 机构
- 大学(53172)
- 学院(52773)
- 济(26803)
- 经济(26429)
- 研究(20843)
- 管理(20099)
- 理学(17321)
- 理学院(17180)
- 管理学(16980)
- 管理学院(16877)
- 中国(14334)
- 科学(12290)
- 所(11341)
- 京(11012)
- 研究所(10398)
- 农(10028)
- 财(9898)
- 经济学(8842)
- 中心(8824)
- 业大(8355)
- 江(8296)
- 经济学院(8171)
- 农业(8067)
- 财经(7989)
- 院(7693)
- 技术(7600)
- 经(7348)
- 北京(6841)
- 经济管理(6306)
- 省(6178)
- 基金
- 项目(35979)
- 科学(28254)
- 基金(26029)
- 研究(25762)
- 家(23535)
- 国家(23398)
- 科学基金(19369)
- 社会(17093)
- 社会科(16415)
- 社会科学(16413)
- 省(14208)
- 基金项目(13521)
- 自然(11876)
- 划(11761)
- 自然科(11629)
- 自然科学(11626)
- 教育(11440)
- 自然科学基金(11427)
- 资助(10806)
- 编号(9155)
- 发(8596)
- 重点(8594)
- 创(8433)
- 部(8398)
- 创新(8056)
- 国家社会(7739)
- 业(7200)
- 教育部(6953)
- 发展(6828)
- 成果(6788)
共检索到81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思行
真鲷(Pagrus major),隶属鲈形目,鲷科,是暖温性近海底层名贵食用鱼类,俗称加吉鱼(山东)、铜盆鱼(浙江)、过腊、加力鱼(福建)、嘉腊鱼(台湾)、立鱼(广东)。以肉嫩味美,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青睐;在日本,深受人民的喜爱,素有“海中之王”的美称。1988年日本鲷科鱼类的产量为6.9万吨,其中,真鲷为5.8万吨。在真鲷的产量中,捕捞产量占1.3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思行
牙鲆(Paralichthys olioateus)系高档鱼类,肉白,在鲆鲽类中味最佳,尤其是冬天肉味尤鲜美,深受日本人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日本自江户时期(17~19世纪)以来,牙鲆已成为主要的水产品,在全国沙质和泥底构成的海区用围网、刺网、帆船围网、延绳钓、竿钓和拖网等渔具捕捞。70年代至80年代初,牙鲆年产量在8000吨上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燕燕 朱小静 李来好 杨贤庆 陈胜军 林婉玲 魏涯
为了解养殖海水鲈鱼日本真鲈(LateoLabrax iaponcas)和淡水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料特性及加工可适性,测定了养殖日本真鲈和大口黑鲈的形态参数、基本成分、蛋白质组成、p H值、采肉率、熟肉率、系水力、滴水损失、鱼肉色泽和质构参数,并对养殖日本真鲈和大口黑鲈原料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真鲈和大口黑鲈的形体参数和色泽差异显著(p<0.05),两者的鱼头、鱼骨和内脏所占比例均较高;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p<0.05),大口黑鲈粗脂肪含量是日本真鲈的2.70倍;粗蛋白总含量差异不大,但各种蛋白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日本真鲈的总基质蛋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思行
目前世界对虾养殖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是日本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养殖对虾产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据统计,当前全球养殖对虾的年产量约40万吨,主要产虾地区为中国台湾省、印度、东南亚国家、厄瓜多尔及其毗邻的南美国家。苗种生产和配合饲料的发展和推广使对虾养殖形成“企业化”生产,并且随着投饵方法的改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思行
五条黄尾(鱼师)(Seriola quinqueradiata)是日本海水鱼养殖的重要对象,目前日本沿海约有3000个渔农户从事该鱼种的养殖,年产量为15~16万吨,也是日本海淡水鱼养殖中产量最高的品种。沿海渔民还用手钓、曳绳钓、剌网和定置网捕捞(鱼师)鱼,但年捕捞量仅3~5万吨。生长周期 (鱼师)鱼主要分布于沿海暖水区,以堪察加半岛南部,经日本和朝鲜水域至西伯利亚滨海省西部水域,资源较丰富。产卵场分布于能登半岛(北纬37°)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思行
大麻哈鱼肉味鲜美,很久以前就深受日本人的高度赞誉和喜爱。可供鲜食,亦可盐腌、熏制,别具风味。日本市场上经常可以买到以各式各样的方法制成的大麻哈鱼罐头。盐渍烤大麻哈鱼片和盐渍鱼卵是日本家庭中较普遍的佳肴之一。尤其在传统的年终送礼时节,咸大麻哈鱼干更是一种深受推崇的礼物。目前日本人均消费的大麻哈鱼,鲜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国成
鳜鱼养殖技术姚国成(广东省水产局广州510222)为了发展鳜鱼养殖,广东省水产局于1985年下达鳜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由佛山市水产局和南海市水产养殖场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组成课题组进行试验研究,从长江水系引进装捞的天然鳜鱼苗试养,筛选出优良品系,摸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贝类增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贝类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开发新的增养殖品种已成为紧迫的课题。鸟蛤是一种大型、深水埋栖的双壳贝类,它的足部肌肉发达,并能时常用足从海底飞跃跳起运动,故名鸟蛤,俗称“鸟贝”。鸟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很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已成为内销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水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丁理法 周友富 陈海伟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分布很广,在我国长江口以南海域均有栖息。具有活力强、耐干露的特点,适于鲜活上市,售价高,国内外市场畅销,是海水虾类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人工养殖日本对虾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采用低坝高网养殖日本对虾,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养殖塘内饵料比较丰富,水体交换方便,适宜日本对虾生长,能在较短的养殖周期内取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是滩涂养殖的一种新模式。1998年3月至10月我们在本市横山乡殿嘴头塘外的高中潮区滩涂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后波 潘金培
弧菌病(vibriosis)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养殖真鲷(Pagrus major)中经常发生的主要细菌性疾病,该病的暴发性流行给整个真鲷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明确其病原菌是最小弧菌(Vibrio mimicus)基础上,对该菌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已经证明真鲷弧菌病真正的致病因子是最小弧菌在致病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这种毒素是单一多肽,不具备典型的细菌毒素的A、B亚基结构,不耐热,具有溶血性、细胞毒性和动物致死性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该外毒素性质独特,是最小弧菌产生的一类新的毒力因子,作者将这种毒素命名为Vm - Pm毒素。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海波 史成银 谢国驷 刘冉阳 任宁欣
2017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某养殖场网箱养殖的斑石鲷(Oplegnathuspunctatus)幼鱼突然发病并大量急性死亡。疾病调查显示,养殖海域水温为26℃~28℃;病鱼为4~5月龄,全长为(16.3±1.6) cm,体重为(156.9±37.0) g;80万尾斑石鲷幼鱼2周内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经济损失惨重。临诊检查发现,病鱼体表无明显损伤,但活力差、呼吸急促。剖检可见病鱼脾肿大、质地脆、易碎,肾糜烂,肝有出血点。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病鱼脾、肾造血组织中可见许多直径约为20μm的肿大细胞,肿大细胞内含有大量直径约为145nm、呈六边形的病毒颗粒。用过滤除菌的病鱼脾组织匀浆液,腹腔注射感染健康斑石鲷,感染组14d内累积死亡率达95%。人工感染病鱼表现出与自然发病鱼类似的外观症状,且在脾、肾组织切片中也可观察到大量的肿大细胞及相似的病毒粒子。使用特异性PCR引物,从自然发病鱼和人工感染病鱼的肝、脾和肾组织中均检测到鱼类虹彩病毒的高强度感染。克隆、测序得到了1362 bp的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序列比对显示,该病毒的MCP序列与真鲷虹彩病毒(RSIV)RIE12-1的相应序列完全相同。构建的虹彩病毒系统发育树也显示,该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RSIV类群,是RSIV的一个分离株。本研究首次证实RSIV可以导致斑石鲷大规模死亡,研究结果为诊断和防治斑石鲷病毒病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