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342)
- 2022(1115)
- 2021(1116)
- 2020(947)
- 2019(2255)
- 2018(2179)
- 2017(4761)
- 2016(2382)
- 2015(2796)
- 2014(2890)
- 2013(2879)
- 2012(2696)
- 2011(2427)
- 2010(2436)
- 2009(2326)
- 2008(2512)
- 2007(2352)
- 2006(2250)
- 2005(2247)
- 2004(2197)
- 学科
- 银(15910)
- 银行(15765)
- 行(14574)
- 制(11996)
- 业务(9035)
- 度(8439)
- 制度(8437)
- 融(8121)
- 金融(8121)
- 银行制(7997)
- 济(5794)
- 经济(5788)
- 管理(4476)
- 业(3871)
- 体(3871)
- 体制(3785)
- 企(3320)
- 企业(3320)
- 方法(3176)
- 数学(2862)
- 数学方法(2846)
- 中国(2671)
- 财(1994)
- 中国金融(1581)
- 组织(1470)
- 业经(1353)
- 贸(1308)
- 贸易(1301)
- 易(1286)
- 务(1214)
- 机构
- 大学(30915)
- 学院(28813)
- 中国(17970)
- 银(17432)
- 银行(16671)
- 行(15391)
- 济(12888)
- 经济(12497)
- 研究(11040)
- 管理(10467)
- 财(8797)
- 融(8352)
- 金融(8254)
- 理学(7598)
- 理学院(7518)
- 管理学(7472)
- 管理学院(7404)
- 人民(7098)
- 京(7047)
- 中心(6789)
- 财经(6526)
- 国人(6270)
- 中国人(6252)
- 中国人民(6190)
- 农(5989)
- 经(5987)
- 所(5778)
- 江(5658)
- 分行(5608)
- 人民银行(5435)
共检索到63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孟龙 郝爱群
目前,日本的银行体系与美国和欧洲有些共同特点,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从银行的种类上看,又和英国很相似,至于在银行监督方面,日本则更具特色。一、财政部与中央银行的双重监督在日本,银行监督的职能分别由财政部与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来履行,作为行政机关,日本财政部主要依据银行法和其他法规行使其检查职权,日本《银行法》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鲜明
银监会的成立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一项新举措,但是,在银行业接连发生的大案要案说明,仅靠行政和司法监督管理还不能杜绝案件的发生。防范金融风险还必须增强透明度,加强社会对银行业的监督。
关键词:
银行 社会监督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强
基于银行监督机制的视角,本文对关系银行业务理论的主要学术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在深入分析了关系银行业务对银企借贷关系的维持,以及银行委托监督机制的微观行为机理的基础之上,对关系银行业务在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的银行监督正负效应进行了总结,并就银行监督和关系银行业务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银行监督 关系银行业务 预算软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洪正 周轶海
本文以银行内部监督为例,通过建立一个简单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深入研究了监管对内部治理机制的替代关系及其对银行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监管确实改变了银行内部监督机制,产生了监管替代。监管对内部监督进而对银行价值的影响较为复杂,不同监管措施的影响存在差异。事前严格的监管降低了内部监督强度,对银行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事中监管监督的影响取决于对内部监督的替代程度,当替代效应大时会降低银行价值,反之,当替代效应小时则会提高银行价值。监管替代的存在表明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有赖于恰当的监管政策。为减少监管过度替代带来的问题,我国现行由监管部门主导银行改革的监管政策需要作出调整。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内部监督 监管替代 银行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阮聪方
中外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比较阮聪方金融是一国国民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金融工作搞得好不好,金融秩序是否稳定有序,金融运行是否稳健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和金融愈发展,愈要加强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地通过立法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远均 姜力琳
随着网络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各国建立了或正在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有关网络银行监督的法律制度。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起步较晚,其有关网络银行监督的法律制度与国外相比有诸多的不同。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中外在网络银行监督的理念、监督原则、监督模式、监督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原因,以便为我国网络银行监督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网络银行 监督 法律 制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奚金松 耿礼灿
强化商业银行监督制约机制的设想奚金松耿礼灿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步伐的加快,一个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区域性和外资商业银行为补充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强化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曙霞
切实加强银行监督管理是1994年我国金融工作方针之一。随着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的建立,我国银行监督管理制度要朝着现代化、法制化、国际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构想建立一个组织严密、手段高效的银行监督管理系统:从组织看,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双元管理监督制;从手段看,是层次分明的三级管理监督制。具体阐述如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安红 许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逐步走向市场,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将逐渐消失,专业银行也逐步向商业银行转换。在这一新形势下,现行的银行结算工作也表现出它的不适应方面,主要表现为监督行为泛滥,在一定程度上还超越了银行的职能范围,银行成了执法、仲裁机构,这种传统的“监督型”结算与当前进一步放宽搞活、发展市场经济极不适应,其主要弊端: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谭志斌 程俊 饶艳
本文从创新监督机制出发,立足于对内控三道防线制度规定的梳理,充分借鉴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架构实例,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大监督机制,从整体思路、风险导向、职能定位、制度安排、监督模式、增值服务、基础保障等方面搭建大监督框架。
关键词:
风险导向 大监督 三道防线 联动协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映
8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增加,我国逐步引进了外资银行,其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总结实践经验和为了适应新的经济、金融形势,我们需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霞 裴淑红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制度环境对债权银行实施监督的途径和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的制度环境有助于银行通过事前监督来有效地约束经理人代理成本,但还不能在事中(后)监督方面发挥积极的影响。债权治理效应的强化应当以制度的完善为根本。
关键词:
代理成本 银行监督 制度环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尹键钧
西方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督系统尹键钧审慎监督是以法律和法规为基准,由中央银行(有的国家是财政部)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对银行(商业银行)所允许承担的风险进行的管制。一、审慎监督的手段对银行进行审慎监督的根本目的是控制银行风险。审慎监督的手段因银行风险种类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定方
<正>近年来,金融领域案件频发、反腐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商业银行监督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商业银行大监督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将重点研究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大监督体系,为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