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9)
2023(7099)
2022(5189)
2021(4610)
2020(3750)
2019(8248)
2018(8040)
2017(16064)
2016(8500)
2015(9662)
2014(9809)
2013(9338)
2012(8309)
2011(7280)
2010(7722)
2009(7808)
2008(6872)
2007(6402)
2006(6084)
2005(6074)
作者
(23601)
(19309)
(19009)
(18606)
(12174)
(9098)
(8877)
(7531)
(7239)
(6960)
(6665)
(6490)
(6152)
(6083)
(6072)
(6028)
(5693)
(5685)
(5426)
(5365)
(4982)
(4775)
(4587)
(4419)
(4402)
(4363)
(4262)
(4242)
(3934)
(3805)
学科
(33696)
经济(33650)
(25672)
(25502)
金融(25502)
管理(23374)
(23221)
银行(23216)
(22539)
中国(20759)
(20345)
企业(20345)
(12634)
(12132)
(11817)
中国金融(11014)
业经(10892)
地方(10497)
方法(8971)
农业(8910)
(8159)
财务(8121)
财务管理(8104)
(7910)
企业财务(7764)
数学(7476)
数学方法(7331)
产业(6585)
(6500)
体制(6418)
机构
学院(116820)
大学(115276)
(50994)
经济(49817)
研究(41374)
中国(40308)
管理(40255)
理学(32770)
理学院(32449)
管理学(31838)
管理学院(31639)
(27037)
(24382)
科学(22008)
中心(21420)
(20983)
财经(20478)
(19632)
(19221)
银行(18972)
(18389)
研究所(18373)
(18226)
(17871)
(17186)
经济学(16896)
金融(16829)
(16462)
人民(16297)
北京(16039)
基金
项目(68713)
研究(54464)
科学(53834)
基金(48554)
(40821)
国家(40416)
社会(35190)
科学基金(34626)
社会科(33399)
社会科学(33390)
(27651)
基金项目(24813)
教育(24164)
编号(22850)
(22191)
成果(19922)
资助(19718)
自然(19473)
自然科(19050)
自然科学(19048)
自然科学基金(18702)
课题(16453)
(16417)
重点(15900)
(14993)
(14643)
国家社会(14609)
(14563)
项目编号(14033)
发展(13961)
期刊
(62834)
经济(62834)
研究(41376)
(32244)
金融(32244)
中国(26582)
(21416)
(19463)
管理(16073)
学报(14780)
教育(13860)
科学(13799)
农业(11949)
大学(11923)
学学(11050)
财经(10624)
业经(10387)
经济研究(9619)
技术(9422)
(9115)
问题(8604)
国际(6884)
理论(6797)
(6757)
现代(6683)
世界(6107)
农村(6009)
(6009)
实践(5990)
(5990)
共检索到201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立南  
日本的金融空心化表现为,国内的金融活动已逐渐向境外转移。1.外国金融机构撤离日本市场并转移其金融业务。进入日本的外资银行及所设分行的数量正在下降,外国证券公司总数正在减少;同时,一些外国银行和证券公司,正在把它们的亚洲总部或某些业务部门,从东京转移到香港或新加坡,使东京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部分功能,开始被港、新取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春明  
何谓产业空心化,目前尚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所谓产业空心化,就是指国民经济的服务化或超工业化,因为“随着一个国家整个经济的服务化的发展,国内制造业逐渐丧失国际竞争力,进而物质生产的重要性不断地下降。”持这种观点的人有的甚至干脆指出:“产业空心化就是第一、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空心化”特指制造业的空心化,即“由于海外直接投资而使国内生产减少或消失,这样才出现产业空心化。”第三种观点则带有折衷色彩,认为产业“空化”包含两层涵义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层涵义或第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綦建红  陈东  
日本的对外投资与“产业空心化”危机綦建红,陈东所谓“产业空心化”,亦称经济空心化,它是指由资本等生产要素非合理流动所造成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使国内物质生产的地位和作用相对甚至绝对地削弱,国内物质产品供给能力落后于需求,国民经济趋向弱化的状态。其直接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李靖  
在我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温州却出现了致使地区经济增长乏力的产业空心化倾向,出路必然在于消解这种倾向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运行特征和国际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势头强劲的经济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升级换代和向中西部等地转移传统产业中的中低端组成部分。原"以低成本占有市场、一般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温州等地企业,在提升竞争优势的压力下,未能顺利解决升级换代问题,产业空心化的迹象趋于明显,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雪上加霜,落入困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华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农村空心化问题,经历了漫长的治理过程,基本经验是以法律为保障,依托政府的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初期,日本空心化治理的经济手段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引入工商企业到地方城市和农村,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近年逐步转向内生性发展,不断探索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中日农村空心化治理面临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然而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努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空心化治理道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在这场转型中,发展服务业和金融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所有这些转变,都不应损害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中国"世界工厂"地位面临产业空心化压力至少从春秋战国起,直至明末,中国一直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清朝时期中国丧失了这一地位。经过鸦片战争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奋斗,中国工业化成就堪称伟大,如今已经是世界公认的"世界工厂",其众多制成品产量、出口量均高居世界之冠,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再度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产出占全世界比重接近20%,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徐积鹏  张春玲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会长期存在,必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本文借助"推—拉"理论深入剖析农村空心化产生原因,辩证看待农村空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治农村空心化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徐积鹏  张春玲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会长期存在,必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本文借助"推—拉"理论深入剖析农村空心化产生原因,辩证看待农村空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治农村空心化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永飞  徐孝昶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心化"现象,对农村土地资源、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文化发展、公共服务供给、村容生态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是新时代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动态转变图景,只要改革得当、方式适宜、转变有序,它会是现代化进程下的农村"蜕变"。"农村社区"之"城"和"农村产业"之"产"的互融发展,即农村美丽社区化建设和农村产业化发展的结合是农村"空心化"的应对路径。农村美丽社区的建设会是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立君  薛福根  王宇  
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体的虚拟经济占比越来越大,而中国沿海部分发达地区的经济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现象,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遭遇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研究发现,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软化"的过程中,日本产业资本的"离本土化"和美国产业资本的"离制造化"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产业空心化现象。到底应如何认识这种现象或趋势呢?本文认为,产业空心化在形成机理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一般性特征,而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空心化拐点"和"空心化陷阱"的出现也具有相当的必然性;从美国两次通过"再工业化"治理产业空心化的经验看,要使产业结构有效绕过"空心化拐点"而不落于"空心化陷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昊求  
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在导致发达国家的诸多原因中,发达国家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们指出全球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失衡。导致产业空心化的直接原因在于OFDI,但在各国OFDI发展历程中,学者们肯定O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存在。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文章深入探讨产业结构升级与空心化之间的区别,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先构建产业空心化测度指标,进而对美国、日本产业空心化进行浅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华清  袁艳平  
农民组织化作为繁荣我国农村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虽然在其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不能忽视当前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的客观事实。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致使各种新旧矛盾日益凸显,对农民组织化发展的要求也显得更为紧迫。组织化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农村最现实的各种具体情况。为此,文章结合农村空心化这个最大的现实背景,探讨它对组织化发展进程所带来的各种阻碍,并最终落脚于在空心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快组织化发展这个重点问题的研究之上。这有利于避免组织化的盲目发展,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谈判力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伊庆山  施国庆  
农业型村庄人、财、物流向城市的趋势不逆转,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衰败将愈加严重。新型农村社区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增强了农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再次成为农民的安居之地。然而,商品化社区生活所推动的离农化和陌生化人际交往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着演变为"空心化社区"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让新型社区农民重新聚拢起来和互动起来,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农业型村庄土地优势发展农业现代化,结成外出农民和留村农民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其有能力和积极性开展社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娟  
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不仅造成城乡空间发展的断裂与不平衡,也使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新型农村的社区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广大农民对农村的社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但“空心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如建设规划不合理,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缺乏就业与农业生产管理功能,建设资金投入匮乏等,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构建农村社区治安服务平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新强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农村产业、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存在。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城镇化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农业承受能力之间的失衡关系。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缓解农村空心化所带来的农业经济发展压力,需要对农村空心化治理中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点实施高度审视,包括开发区域和开发内容,并提出从治理规划、农民参与、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生态文化五个方面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使之与农村空心化治理充分结合,以此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