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1)
- 2023(9958)
- 2022(8886)
- 2021(8427)
- 2020(7130)
- 2019(16781)
- 2018(16816)
- 2017(32757)
- 2016(17945)
- 2015(20335)
- 2014(20462)
- 2013(20196)
- 2012(18536)
- 2011(16775)
- 2010(16529)
- 2009(14981)
- 2008(14520)
- 2007(12586)
- 2006(10952)
- 2005(9426)
- 学科
- 济(68168)
- 经济(68089)
- 管理(48894)
- 业(47228)
- 企(38737)
- 企业(38737)
- 方法(33255)
- 数学(28551)
- 数学方法(28188)
- 农(19804)
- 学(17095)
- 中国(16704)
- 财(15726)
- 业经(15555)
- 地方(14074)
- 农业(12928)
- 理论(12384)
- 贸(12018)
- 贸易(12013)
- 和(11965)
- 制(11664)
- 易(11462)
- 环境(10871)
- 技术(10774)
- 务(10266)
- 财务(10206)
- 财务管理(10189)
- 银(9974)
- 教育(9965)
- 银行(9933)
- 机构
- 大学(257107)
- 学院(253866)
- 管理(102581)
- 济(94703)
- 经济(92536)
- 理学(89635)
- 理学院(88603)
- 管理学(86951)
- 管理学院(86509)
- 研究(85594)
- 中国(61366)
- 科学(55805)
- 京(55457)
- 农(44453)
- 所(43670)
- 财(41634)
- 业大(41196)
- 研究所(40384)
- 中心(38423)
- 江(36178)
- 范(35269)
- 农业(35129)
- 师范(34948)
- 北京(34893)
- 财经(34333)
- 经(31215)
- 院(30744)
- 州(29880)
- 师范大学(28516)
- 经济学(27148)
- 基金
- 项目(180412)
- 科学(140732)
- 研究(131303)
- 基金(129784)
- 家(113653)
- 国家(112683)
- 科学基金(95825)
- 社会(79792)
- 社会科(75367)
- 社会科学(75344)
- 省(70694)
- 基金项目(70122)
- 自然(64098)
- 自然科(62571)
- 自然科学(62553)
- 自然科学基金(61413)
- 划(60222)
- 教育(60119)
- 编号(54329)
- 资助(53465)
- 成果(44269)
- 重点(40155)
- 部(39650)
- 发(38009)
- 创(37454)
- 课题(37069)
- 创新(34849)
- 科研(34735)
- 教育部(33523)
- 大学(33489)
共检索到359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穆月英 笠原浩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小林 新波
世界上生产蔬菜、水果最多的是亚洲,占世界总产量的43%;其中,中国是最大的蔬菜、水果生产国。居第二位的是欧共体,占有24%;其次为东欧(包括俄罗斯)、北美;而非洲仅占有3.3%。 影响蔬菜、水果生产的自然因素较为突出,如:气候条件、植物遗传方式、土质等。也有居民饮食习惯的影响,像中、南美洲以玉米、西红柿、南瓜、菜豆、辣椒为主要食品,这几种蔬菜的种植和产量也就较大。 另外,人口对可耕地的压力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崇光 宋长鸣
本文研究了新世纪以来我国蔬菜水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和调控政策。果蔬产品价格波动主要表现为季节性波动、循环性波动和不规则性波动,价格长期上涨趋势也是其明显特征。蔬菜价格波动的最主要驱动是季节性和气候因素,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超额供给是价格长期上涨趋势的重要原因。城乡人口结构变化所引致的需求上升和果蔬生产及流通成本的上升也推动了价格的上涨。缓解蔬菜水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主产地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设施蔬菜和大中城市城郊速生蔬菜,控制货币供应量发行速度。政府调控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重点关注和调控异常的果蔬产品价格波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商彦蕊 连进元 王卫 高新法
通过对石家庄市8个不同类型蔬菜生产专业村的调查研究,从微观农户角度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影响农户蔬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采用多元回归方法,选择经营方式、物质和技术管理投入、经营规模、市场与信息、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对蔬菜生产效益的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提出了保障蔬菜生产专业村发展、提高农户收益的建议。
关键词:
农户 蔬菜生产 WTO 石家庄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加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场与贸易研究室课题组
本研究主要从产业链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我国蔬菜流通状况,包括我国蔬菜流通主体的发育、蔬菜流通模式、蔬菜流通效率、蔬菜安全监管以及我国蔬菜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当前我国蔬菜流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蔬菜流通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流通 流通主体 流通模式 流通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琦 马旭华
从1992年4月1日起,江苏省镇江市蔬菜产销全面放开,一年半来情况究竟如何?镇江市政府财贸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有关人员进行了深入调查。事实表明:蔬菜产销全面放开,使蔬菜产销体制深化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边玉花 李文红
文章根据对退耕还林还草区的典型区域(张家口坝上、内蒙古乌兰擦布盟后山、锡林郭勒盟南部)进行的考察和初步研究,分析了在干旱的气候与沙漠化的自然条件下,蔬菜业大规模的发展导致地下水资源超规模的开采,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针对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加剧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了蔬菜业发展的适度规模的建议。
关键词:
蔬菜业 适度规模 荒漠化 水资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崇光 肖小勇 张有望
本文依据山东寿光至北京蔬菜流通的调查资料,比较分析了不同蔬菜流通模式下的蔬菜价格形成。本丈将寿光本地产蔬菜销往外地的流通模式归纳为3类,即大型批发市场流通模式、地头市场流通模式和"农超对接"流通模式;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在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功能方面,"农超对接"流通模式所代表的契约交易优于大型批发市场流通模式和地头市场流通模型所代表的市场内交易;从价格形成路径来看,市场竞争是蔬菜价格形成的关键;蔬菜供给成本是蔬菜价格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判断蔬菜价格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蔬菜 流通模式 价格形成 山东寿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林阳 王秀娟
2010年以来蔬菜价格大幅波动,对于群众基本生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与西安市部分蔬菜市场蔬菜流通各环节进行实地调研,比较分析了蔬菜各流通环节的成本构成及利润分配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 物流环节 成本构成 利润比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亚钊 王秀清
本文运用LA/AIDS模型,估算日本生鲜蔬菜进口市场的需求弹性,探讨中国生鲜蔬菜在日本市场上的贸易地位和竞争策略。结果表明,在日本蔬菜进口市场上,中国生鲜蔬菜对日本进口总支出缺乏弹性,自价格弹性由缺乏弹性逐渐变为富有弹性,与韩国和美国蔬菜呈互补关系,与墨西哥、新西兰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蔬菜呈替代关系,各地区出口量对中国出口价格变化的反应比中国生鲜蔬菜出口量对相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敏感。中国大幅度降价确实推动了出口量的增加,但并不是今后发展的最优策略,质量与安全水平的提升是维持或提高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生鲜蔬菜 日本市场 需求弹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翠萍 肖海峰 杨青松
由于中间商在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蔬菜流通模式中放大了流通成本,番茄从生产端到零售终端,流通过程发生累计成本占零售价格的65.8%,流通成本费用占流通总成本的67%,扣除流通成本费用,流通中间商分享流通纯利润是生产者种植利润的1.9倍,其中批发商利润是生产者种植利润的38.4%,占流通纯利润的20%,超市供应商利润是生产者利润的64.9%,占流通纯利润的34%,超市(第三方配送)盈利是生产者利润的87.6%,占流通纯利润的45.9%。本文认为流通成本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挤兑,是体制成本、效率损失、组织化水平不高、信息不能"闭合"传递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生产资料的高涨助推了矛盾的凸显。
关键词:
批发市场 流通模式 中间商 流通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