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7)
- 2023(13752)
- 2022(11774)
- 2021(10691)
- 2020(8903)
- 2019(20510)
- 2018(20477)
- 2017(38760)
- 2016(21268)
- 2015(24350)
- 2014(25068)
- 2013(24814)
- 2012(23694)
- 2011(21678)
- 2010(22264)
- 2009(20691)
- 2008(20959)
- 2007(19476)
- 2006(17293)
- 2005(16151)
- 学科
- 济(93881)
- 经济(93758)
- 管理(66132)
- 业(63601)
- 企(51002)
- 企业(51002)
- 方法(35132)
- 数学(29972)
- 数学方法(29678)
- 中国(28014)
- 农(27755)
- 财(25038)
- 地方(24151)
- 制(22481)
- 业经(22156)
- 技术(18995)
- 农业(18600)
- 学(18495)
- 贸(17415)
- 贸易(17401)
- 银(17247)
- 银行(17206)
- 易(16809)
- 行(16514)
- 融(16443)
- 金融(16439)
- 环境(14980)
- 务(14750)
- 体(14740)
- 财务(14696)
- 机构
- 学院(318507)
- 大学(316192)
- 济(131435)
- 经济(128372)
- 管理(116087)
- 研究(112813)
- 理学(97194)
- 理学院(96036)
- 管理学(94441)
- 管理学院(93817)
- 中国(86685)
- 京(68979)
- 科学(68214)
- 财(64008)
- 所(59403)
- 农(56413)
- 江(53028)
- 研究所(52895)
- 中心(51790)
- 财经(48588)
- 业大(46241)
- 北京(44401)
- 农业(43899)
- 经(43590)
- 范(43114)
- 师范(42664)
- 州(41991)
- 院(40240)
- 经济学(40053)
- 省(37905)
- 基金
- 项目(196959)
- 科学(152765)
- 研究(147845)
- 基金(137884)
- 家(119431)
- 国家(118324)
- 科学基金(99775)
- 社会(91530)
- 社会科(86642)
- 社会科学(86617)
- 省(79861)
- 基金项目(72529)
- 教育(68476)
- 划(66008)
- 编号(61970)
- 自然(61852)
- 自然科(60319)
- 自然科学(60302)
- 自然科学基金(59204)
- 资助(56500)
- 成果(51910)
- 发(47454)
- 重点(45007)
- 课题(44372)
- 部(43466)
- 创(41593)
- 制(39416)
- 创新(39041)
- 发展(38130)
- 性(37868)
- 期刊
- 济(160161)
- 经济(160161)
- 研究(100131)
- 中国(74577)
- 农(53409)
- 财(52197)
- 学报(48707)
- 管理(44746)
- 科学(44631)
- 教育(41187)
- 大学(36760)
- 农业(35775)
- 学学(34196)
- 融(33584)
- 金融(33584)
- 技术(31864)
- 业经(26861)
- 财经(24536)
- 经济研究(24461)
- 经(21112)
- 问题(20748)
- 业(19252)
- 技术经济(17470)
- 贸(16625)
- 图书(16339)
- 版(15368)
- 坛(15336)
- 论坛(15336)
- 科技(15285)
- 理论(15162)
共检索到509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田丰伦
汽车产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应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技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大领域。根据现地考察,剖析日本汽车业界共同开发体制的特点:如内部统一和谐的S·E·D系统、生产与技术开发的同步工种、主机厂与零部件厂之间的同步开发等,可以揭示出其开发机制形成的“人本主义”的开发哲学理念及其制度文化,对开发程序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还可以详尽地了解最具日本开发特色的主查制度。
关键词:
日本 汽车产业 技术开发 现状 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慈道裕治 曹瑞林
日本的政治、经济经历了战后半个世纪的发展 ,已经进入了结构的调整时期。在必须进行的这场重大的结构变革中 ,教育和研究开发及技术开发便成了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日本 技术开发 技术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川宇
本文探讨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本集聚的含义及四种模式,提出了三条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促进人力资本集聚的路径:改变观念、提供环境、构建机制。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人力资本集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钱文斌
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三个阶段。基础研究的成果能够扩大科学领域并为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高技术就是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学成果基础上的技术领域。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促进了高技术大规模投入生产的过程,加快了从科研到生产的转化。科研到生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卢小宾
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开发动力机制是由内部动力要素和外部动力要素构成的,其特征为整体性、相干性和主观能动性,其模型为M=∑RE-C,其完善对策为:保证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开发投入的增加;降低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开发风险;加大图书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的联合开发;重塑图书馆内部信息服务技术开发机制。图1。参考文献6。
关键词:
图书馆信息服务 技术开发 动力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慈道裕治,曹瑞林
战后 5 0年 ,日本在技术开发方面 ,在成熟市场中进行了技术创新 ,实现了向节省能源、资源和适应环境的体系转变。在技术战略上 ,目前是螺旋型技术开发和并列式技术开发并存 ,在未来的技术革新中 ,应促进技术融合 ,重视制造技术革新 ,并通过政府、企业、大学三者之间的合作来推行研究开发的组织化。
关键词:
日本 技术开发 特点 基础 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建章
日本政府于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1973年又进行了修订。这项法规规定:凡职工人数在300人以下、资本在1亿日元以下的工业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因此,在日本有99.4%的工业企业被划定为中小企业,有81.4写的职工在中小企业供职。如此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才良
对于独立研究院所的改革,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的改革,似乎尚未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关注。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是我国一支十分重要的科技力量,据有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兵 周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奉小斌 陈丽琼
本文遵循"表现形式——形成机理——解决机制——组织结果"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有关探索与开发间张力的问题。首先,文章从探索性活动与开发性活动之间的张力在组织各个领域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入手,阐述了探索与开发间张力的形成机理,然后从专业性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双元组织、实现搜寻平衡和创建互补性整合机制等方面阐述了解决企业探索与开发之间张力的机制,最后提出了未来相关研究的动态性、跨层次性和情境性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光元
随着科技兴医意识不断强化,医院技术开发不断进步发展。为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应用行政职能,通过高层决策,宏观控制,对医院技术开发进行正确导向,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任务。本文拟联系当地实际,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项怡之
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开发区居住人口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外来人口已成为开发区后期居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开发区的住房类型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政策和住房户型原因是影响住宅分化的重要因素;开发区在收入和社会阶层方面存在居住分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和低社会阶层两级分化的空间隔离;作为新兴的郊区社区,开发区居民维权意识强烈,但社区联系较弱;上班通勤距离仍是影响居民居住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是极重要的因素。最后,从居民、开发商、地方政府、企业、母城及周边区域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开发区居住空间的形成机制。当前,国内开发区大多面临从"产业功能地域"向综合型的"城市化功能地域"转型,但开发区既是"产业集聚区"又被作为"卧城"的复杂状况,也带来其居住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复杂性。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城市居住空间理论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项怡之
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开发区居住人口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外来人口已成为开发区后期居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开发区的住房类型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政策和住房户型原因是影响住宅分化的重要因素;开发区在收入和社会阶层方面存在居住分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和低社会阶层两级分化的空间隔离;作为新兴的郊区社区,开发区居民维权意识强烈,但社区联系较弱;上班通勤距离仍是影响居民居住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是极重要的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