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8)
- 2023(7888)
- 2022(6667)
- 2021(6222)
- 2020(5330)
- 2019(11838)
- 2018(11757)
- 2017(21588)
- 2016(12460)
- 2015(14575)
- 2014(14684)
- 2013(13859)
- 2012(12713)
- 2011(11732)
- 2010(12011)
- 2009(11101)
- 2008(10885)
- 2007(10088)
- 2006(8797)
- 2005(8127)
- 学科
- 济(47510)
- 经济(47437)
- 管理(35475)
- 业(31879)
- 企(27119)
- 企业(27119)
- 方法(14513)
- 中国(13781)
- 制(13733)
- 农(12547)
- 学(12416)
- 业经(12277)
- 财(12106)
- 体(11788)
- 数学(11778)
- 数学方法(11618)
- 教育(10791)
- 理论(10631)
- 产业(10024)
- 地方(9454)
- 技术(9209)
- 体制(8237)
- 农业(7879)
- 教学(7806)
- 银(7326)
- 银行(7299)
- 融(7131)
- 金融(7129)
- 行(7014)
- 务(6947)
- 机构
- 大学(177360)
- 学院(173339)
- 济(69835)
- 经济(68265)
- 研究(61976)
- 管理(60844)
- 理学(51514)
- 理学院(50877)
- 管理学(49978)
- 管理学院(49637)
- 中国(42641)
- 京(37187)
- 科学(35820)
- 财(33597)
- 所(30974)
- 农(28508)
- 江(28360)
- 研究所(27806)
- 中心(26656)
- 财经(25766)
- 范(25540)
- 师范(25278)
- 业大(24722)
- 北京(23664)
- 经(23206)
- 院(22822)
- 农业(22101)
- 经济学(21947)
- 州(21826)
- 技术(20461)
- 基金
- 项目(112275)
- 科学(87924)
- 研究(87463)
- 基金(77680)
- 家(66478)
- 国家(65906)
- 科学基金(55834)
- 社会(54405)
- 社会科(51448)
- 社会科学(51440)
- 省(46716)
- 教育(43214)
- 基金项目(40622)
- 划(38549)
- 编号(36247)
- 自然(33552)
- 自然科(32688)
- 自然科学(32678)
- 自然科学基金(32104)
- 成果(31728)
- 资助(31123)
- 课题(27615)
- 重点(26313)
- 制(26253)
- 部(25335)
- 发(25184)
- 创(24812)
- 大学(23384)
- 创新(22969)
- 性(22852)
共检索到276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庆轩
培植新产业是一国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保持旺盛活力的关键,科技研究成果的实用化和风险经营型人才的培养则是形成这种活力的源泉和保证。高等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经营型人才的摇篮。日本直面大变革时代,强化科技研究适应能力,建立大学新产业培育制度,促进技术转让和学生起(企)业家的形成,以产学官合作为基轴,促进风险经营型企业发展和地区开发。它虽然起步不久,且面临不少问题,但其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
新产业培育制度 产学官合作 TLO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常乔丽 胡德鑫
产学研融合作为增强国家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战略途径,被各国、各地区视为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以及带动科技人才培育的重要举措。日本自以制度化推进产学官合作以来,面对各发展阶段的国际竞争压力与自身发展阻碍,中央政府在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利益驱动下型塑着产学官合作制度的发展方向,并在多元主体的协作实施下推动产学官合作制度以渐进性变迁路径和强制性变迁模式持续演进。基于理性制度选择主义纵向解析日本产学官合作制度的演进逻辑发现,日本产学官合作制度始终遵循“知识增量—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制度理念,将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引导组织行为作为制度目标,并将提升关键主体的耦合程度视为制度重点。但同时,在制度设计层面存在相对忽视地方政府职能、在制度推进过程中中央政府过多干预以及在制度落实中多元主体跨界壁垒持续阻碍的问题。
关键词:
日本 产学官合作 制度变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多种迹象表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一批新业态,正在带动农业、提升工业、革新第三产业,覆盖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发动机"。在新常态下,必须摈弃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外延式增长道路,走上创新、集约、内涵式的增长道路,才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培育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新业态 新产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治理
大学文化对推动大学发展、引领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中层,它既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又对大学文化的建设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大学制度建设,才能够体现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关键词:
大学制度 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雕 胡幻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战略选择,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自江户时期就存在一定规模和固定形式的学徒制教育,二战后,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日本学徒制发展成为以"产学官"合作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合作院校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学校办企业能力明显增强。日本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探索,可以为当下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产学官 日本 现代学徒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君
西部地区企业网络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国家主要出于战略后方的考虑,通过指令性计划在西部地区建立了一些国防和重化工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集区①,但这些企业网络并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协同关系。因此培育发展新的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产业集群 培育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娟 葛雪倩
文章从制度供给和市场培育的角度,选取十个技术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2006-2011年不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技术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分别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海洋科研经费收入和科研人员比例对海洋资源开发业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与陆域经济紧密关联的船舶制造业影响相对较小;市场开放和外资引进对我国海水利用业和海洋油气业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各类海洋新兴产业与金融相关率的关联度都普遍不高;在市场培育方面,海洋电力业与需求收入弹性的关联度最高。文章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据此推导出相应的政策涵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市场培育 海洋新兴产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陆素菊
教师作为职教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对日本职业培训指导员培育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培育实践的分析得出,作为日本技术教育的重要基石,日本职业培训指导员培育的制度特点在于:紧贴国家产业发展需要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培育目标定位、基于法律依据的权威性和专业培育机构的正统性确保、职前培养与在职研修相互贯通的体系建构、重视专业实践能力兼顾基础性的课程开发、国家主导与部门合作相互制衡的制度与机制保障,这些都可以为我国职教教师培育的制度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博
文章基于"产学官合作"对日本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推进路径的分析,提出应借鉴日本经验,在组织机构建设、制度环境整备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挖掘企业职业教育及科技创新等多方面主体作用,推进深度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安排、科研建设、开放教育资源等方面回归高职教育本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通过探索多元合作模式,促进建立广域合作集群,以"产学官合作"促进我国实践型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日本 产学官合作 实践型 高职教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相天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了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顶层设计。1962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以《农地法》的法律形式而创设,经过后续不断修改完善和实践促进,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事组合法人、合名公司与合资公司、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多种形态,并且明晰了法人要件、事业要件、成员要件、业务执行役员要件,再配之财政、金融、中介服务措施,产生了良好的发展效益。中国根据"十三五"规划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安排,其与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具有一些内在的联系,需要有机借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的运行模式,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法律体系,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资格和条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扶持、保障与监督体系,来更好地培育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此解决当前中国农户兼业化、农业生产力较低等现实困境,推进"三农"问题在新形势下的破解与可持续演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嘉琪 叶文虎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应对"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生成路径、概念及特征、主体分类、培育意义、培育路径等进行分析。认为林农流转承包经营权是建立新型经营体系的基础,但必须尊重林农的权利;政府应充分发挥要素组织功能,主要是培育市场和提供社会化服务,减少经营主体交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钮晓洁 李锴璇
<正>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内生驱动,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当前经济增长上行压力趋紧的形势下,解决就业难和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性问题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现实要求,以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为特征的产学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应形势需要,为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基于此,由胡海青编著的《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的制度分析》(科学出版社2020年12月版)一书,着眼新时代发展中人才培养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从制度理论构建的视角出发,采用理论分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州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诚信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未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培育大学生诚信品质,除了依靠诚信教育和大学生个体自律外,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制度"刚性"作用和"他律"功能。制度是规范,是铁律,只有依靠"刚性"的制度约束,充分发挥制度在大学生诚信品质培育中的作用,才能规范大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殿安
低碳农业既需要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硬件支撑,同时也需要制度、理念、文化等软件支撑。本文借鉴经济发达国家低碳农业发展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低碳农业的制度与文化创新做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探讨,以其对低碳农业的发展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农业 制度支撑 文化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